2011年4月16  攝氏15

中國上海    陰天

 

   上海城隍廟,俗稱「老城隍廟」,是中國上海著名景點,道教正一道在上海的最主要的道觀

 

   老城隍廟位於黃浦區南部,臨近豫園明朝永樂年間由原金山神廟改建而成。城隍廟內供奉有三位城隍,分別是霍光秦裕伯陳化成清朝道光年間,老城隍廟達到全盛,佔地面積達到約50畝。民國時期,廟宇屢遭火災,民國15年(1926)重建了大殿。文化大革命期間,老城隍廟受到衝擊,廟宇被挪作他用。1994,老城隍廟被修復,重新成為道觀。目前,老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等殿堂,總面積約一千餘平方米。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邑城路、方濱中路西邊、東至安仁街,臨近上海市最為繁華的豫園商場,原為金山廟,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又稱老城隍廟,是上海地區著名的重要道觀之一,城隍廟周邊商賈雲集,是上海古樸熱鬧的地區,尤其是土產及小東西,吸引不少到上海旅遊購物的遊客前往。

 

    現今的上海城隍廟面積約1000餘平方米,包括霍光殿、財神殿、元辰殿、慈航殿、娘娘殿、城隍殿等六個殿堂,城隍廟大殿正門的上方,懸有「城隍廟」匾額,兩旁黑底金字的對聯為「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殿內供奉著金山神主-霍光大將軍的塑像,左右兩邊分別為文、武判官;立柱上懸有兩副對聯,分別為「威靈顯赫護國安邦扶社稷,聖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讚揚城隍爺的功績,及「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姦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上懸匾額「牧化黎民」以告誡世人。
    城隍廟內的財神殿供奉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及財神,是民眾前來祈求功名學業、保平安及財運的;元辰殿又稱甲子殿,是信眾求平安、吉祥如意的地方;慈航殿內供奉慈航大式及天后娘娘,許多百姓前往上海城隍廟除了祭祀城隍爺及保平安之外,可順道觀看各殿兩旁的對聯加以深思冥想,解開心頭之枷鎖。

 

   上海城隍廟,原為金山廟,是祀奉漢代大將軍霍光的,所以又名霍光行祠。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由當時的知縣改建為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是秦裕伯。秦裕伯,字景容,元末明初人。明太祖敕封為上海城隍。金山廟改建為城隍廟後,仍然兼祀霍光,俗稱「前殿為霍,後殿為秦」。其時,廟的規模尚小。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重修廟宇,殿前建亭,將誥文勒石。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建山門,並建造牌坊一座,上題「海隅保障」四字。清順治四年(1647年),鑄銅鼎一座,置於頭門天井之中,上鐫「松江府上海縣城隍廟通天永寶彝」字樣,並刻有80字的短頌。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當地鄉紳在廟東構建東園,鑿地造亭,堆疊山石,栽種花草。乾隆中葉,潘充庵的豫園漸就荒圮,潘氏後裔式微,急於求售。群眾以賤價購得,歸入城隍廟作為西園,分地修葺,闢為各行業公所。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道會司葛文英募建城隍廟後樓。嘉慶三年(1798年),城隍廟大殿重修,設道會司和二十四司於兩廡。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軍攻陷吳淞,511日佔領上海,以城隍廟為駐屯地。佔據五天,破壞一空。咸豐三年(1853年),小刀會劉麗川等佔領上海,以城隍廟為其總部,駐紮18個月。咸豐十年(1860年),城隍廟又為英法軍隊營房,他們摧毀假山,填塞池塘,城隍廟被破壞得面目全非。同治年間,城隍廟經過兩次大修,逐漸恢復原貌。光緒十九年(1893年),知縣王承暄募捐頭門、二門、轅門大殿以及戲樓鼓亭等。在此期間,城隍廟遊人日多,商貿日盛。民國時期,城隍廟兩次失火。19264月開始重建,次年11月竣工,建成全部鋼筋水泥的仿古大殿,輝煌壯麗。

 

    據記載,城隍廟全盛時期,擁有大殿、中殿、寢宮、星宿殿、閻王殿、財神殿、文昌殿、許真君殿和玉清宮等許多殿堂。

   上海城隍廟曆來由正一道士住持管理。明清兩代,廟內道士的主要宗教節日是「三巡會」、農曆二月二十一日的城隍誕辰和三月二十八日的城隍夫人誕辰。

上海城隍廟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許多久居海外的老上海人踏上故土,都有一個重遊城隍廟的強烈願望,以尋覓孩提時的記憶:比肩接踵的士女、鱗次櫛比的商鋪、彎彎曲曲的小橋、悠悠揚揚的小曲、花色繁多的點心以及香煙繚繞的殿堂。

 

      地陪大致上介紹完城隍廟商圈後,讓大家自由活動,既然來到上海城隍廟只逛商圈,不到廟裡參觀好像本末倒置,索性就掏ㄌ摳摳買票進ㄌ城隍廟,逛商圈留在後頭,算是對城隍爺ㄉ敬意吧。(其實逛商圈買東西我最沒興趣,頂多瞭解一下商圈ㄉ格局。嗯!算是考察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