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4日                              攝氏33℃

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寒溪巷 16 號       晴天

     穿過寒溪國小-宜蘭駱       https://csyoutw2001.pixnet.net/blog/post/464172296  校園操場,來到校園一角的遊戲場。 

 

    看見一條石階健康步道,通往小學的後山腰的寒溪神社, 這是我探訪寒溪部落的主要目的地。


    寒溪曾是宜蘭頗具規模的泰雅部落,關於部落的發展史,重森ㄚ被並未作足功課,但是談及到台灣的原住民就讓人聯想到日治時代的理番政策,尤其是自從昭和5年(1930)10月27日爆發震驚海內外的霧社事件,逼破日人正視原住民的管理和教化,並快速展開在本島各大部落繳械、建校、設置神社的風潮,在昭和8年(1933)8月11日鎮座的寒溪神社即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寒溪神社像多數海外神社一樣已遭到人為破壞,無獨有偶的也像多數神社遺跡一般,保存了完整的參道以及部分的石燈籠,長期以來寒溪神社似乎不只因歷史舞台的轉移而褪色,神社和部落的關聯也從「教化」變成「觀光」,很慶幸寒溪神社迄今仍保有一份寧靜,重森ㄚ被拾階而上,開始找尋遺跡下細流的懷舊密語。 


   拾階而上,才約五分鐘,就看見右側草叢佇立著片片板岩堆砌的駁坎, 是寒溪神社的山坡護牆。步道的左側的路旁有一長方形的石槽, 是昔日神社入口的手水缽,以供參拜者洗手與漱口之用。信眾在此潔淨,然後進入神社,以表敬意。 


   (古圖)「カンケイ祠」寒溪祠本殿、拜殿舊照。 


   從步道轉入右側的小徑,進入神社遺址。寒溪神社的格局大致維持完整,依山坡築成上中下三層平台, 中軸線的寬闊石階通道為神社參道,信眾由下拾階而上,來到拜殿,然後向最上層的神社本殿膜拜。 參道路旁及廣場有略為破損或殘破不全的御神燈(石燈籠),而雜草蔓生,環境髒亂,顯得荒涼。 從現場看來,神社曾經整理,並鋪設一些新的步道,有栽種杜鵑花及櫻花,曾經幽雅, 或許後來遊客不多,又缺乏維護,變得像廢墟般,就更難吸引遊客的造訪了。  

 

寒溪神社最具歷史特色的遺跡,是神社的拜殿遺址旁的廣場立有一塊「銃獵之廢」石碑及「誓詞碑」。 


   日本人以武力促使台灣原住民部落歸順後,即強迫收繳部落的槍枝,以防範原住民再以武力抗爭, 同時也可防止部落之間的戰爭。 


   寒溪神社,正式的名稱是「寒溪祠」,是屬於位階較低的地方性神社,祭祀日本天照大神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寒溪祠是當時日本推動「皇民化運動」時期,「一庄一街一神社」政策下的產物, 台灣各地的街庄與原住民部落都紛紛建立這種地方小型神社,而台灣本土的宗教信仰則開始受到打壓。 


   今寒溪祠本殿已毀,但是台階、石燈及平台在鄉公所及當地居民細心整理後,大致恢復原神社面貌,而雖因時代變遷,神社之作用已非如往昔,但卻成為族人懷思之所。前些日子鄉公所又重新整理,可以顯見當時的神社風貌,可惜近年來遊客不多,又任其荒廢,重森ㄚ被來此正值仲夏,芳煙蔓草甚至高過人身。


   這場隆重熱烈展開的建造神社的運動,短短十餘年之後,就隨著日本戰敗投降,而消聲匿跡。 台灣各地的日本神社,或被舊物利用,改造成忠烈祠;或者拆除改建,移作它用;或任其荒廢於原址,淪為廢墟。 寒溪神社也沒有能逃過這樣的命運。 


   寒溪神社現今遺存的石燈籠樣式少見,特別是寶珠的造型。此外,燈座除了寶珠、燈袋、竿的部份為石作,其餘為水泥鑄成。 


   日本神社消失於台灣,直接的原因當然是來自戰後遭到國民政府的清算破壞。 戰後的台灣,又經歷時代的動盪,歷史變得詭吊, 一些台灣人在心情上反而懷念起日本人的統治時代。 


   然而即使情緒如此, 重森ㄚ被所認識的一些基層生活的台灣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祀奉日本的天照大神, 心中信仰的仍然是台灣傳統的神祇,如媽祖、佛祖、觀音菩薩、天公、王爺、開漳聖王、三官大帝、三山國王、土地公、地基主,或者是信仰其他的宗教。 


   堅定的宗教信仰,能承受苦痛,以抵抗來自政治的迫害,雖然會因被打壓而沉寂一時, 但總能默默流傳,以等待用時間去改變獨裁者的統治。 今日的台灣社會,人民已享有宗教信仰的完全自由,即使有民眾興建日本神社,願意祀奉天照大帝, 也不會受到政府或別人的干預,然而沒有人會這麼做。 


   日本神社是外來的宗教,並不是其不得人心的原因。 天主教及基督教的信仰,也是外來的而且是最晚進入台灣的山地部落, 如今則成為台灣原住民最虔誠的宗教信仰。 


   失敗的豈只是日本神社而已?天后媽祖、關聖帝君、開漳聖王、三山國王、清水祖師爺等神功顯赫的漢人神祇,直到今天, 都還難以立足於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其歷史原因,與日本神社的情形有前後相似之處,試問以原住民的立場,漢人移墾台灣,對原民住民而言比日本的統治,更....
















  「銃獵の廢」碑,設置於昭和8年(1933)11月,立碑之意圖正是欲禁止部落使用獵槍,可能反應當代日本政府在寒溪亦完成獵槍收繳,這是日治晚期很重點的理番政策之一,亦說明設置寒溪神社的撫番意味濃厚。


   掩埋在荒煙漫草中,孤寂聳立的寒溪神社石砌參道,讓我想到了多少的古城遺跡,於是時間不再是我以為的分分秒秒、日日月月,當空間趕不上時間,索性止步成就了歷史的降落場,包容迷失的人們空降、走回我們一度背道而馳的過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