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 攝氏21℃
Lübeck,Germany 陰雨
重森ㄚ被在陰雨中,沿著呂貝克運河-德國駱駝走去。
經過豪斯登Holstentor大門,然後左轉,繼續往著舊城區而行。
呂貝克舊城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舊城東部和北部區域,第二部分是舊城的西南區域,第三部分是聖瑪麗教堂及市政廳。
舊城區的東部和北部現已被劃為保護區,保持著中世紀的完整格局。這一區建築的最大特點是將10世紀城市特有的宗教性和世俗性和諧地融為一體。城市上空輪廓由7座高聳的教堂塔樓構成,突出體現了該城特有的風格。它同時又是一座活的建築博物館: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剋剋式、非經典式,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各種建築風格都有。其中哥特式的聖瑪麗教堂、羅馬式的大教堂等眾多教堂尖頂簇擁在舊城區上空,彷彿是一片教堂的森林。1942年,聖瑪麗教堂和聖彼得教堂的尖塔曾在空襲中被毀,1956-1962年間重修。不足的是續建的建築在結構、造型比例和組合形式上與相鄰的原有建築風格相異,未能與舊城傳統形式相統一;但由於續建範圍小,故未對整個城市景觀造成損害。
舊城北區是中世紀城鎮特色的典型代表,而這些特色主要通過當地獨特的磚造房子和建築階梯形的山花顯示出來。中世紀由於對空間需求的增長,建築結構上出現了內院和背街,臨街的房子將內院與大街隔離開來,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內向性格,同時也造就了舊城的獨特風貌。城東區保存一些手工藝人的樸素住宅,這些住宅大都設有內院,有一定的虛實開闔變化。城內的貴族宅邸則更為講究,它們結構堅固,設施完備,空間富於變化裝飾精巧細緻,藝術價值很高。其中頗具特色的有:變化豐富的大廳、古色古香的壁爐、彩繪的木製天花、房間嵌板細工和拉毛粉飾吊頂,還有花園的側廳。現在這些建築都加以保護,精心修補。舊城的西南區是幽靜而略顯拘謹的城區,也有一些浪漫的田園風格,呂貝克人將這裡稱為「畫家角」。~部分引文互動百科
在舊城中心的制高點,坐落著聖瑪麗教堂和市政廳,這二者相毗鄰,成為呂貝克最重要的建築物,並因其藝術的高貴價值而在歐洲享有盛名。這兩座建築當時曾在整個北歐有廣泛影響,以致波羅的海沿岸的大量建築都紛紛模仿。其中聖瑪麗教堂被作為哥特式磚構大教堂的典型;而市政廳則被當作該地區市政廳建築的樣板,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它的一半是哥特式的,而另一半是麗娜莎挪式。在後來的幾個世紀,市政廳一直是遠近城市爭相效仿的典範。舊城西側坐落著荷爾斯坦因大門,這個13世紀建成的古城門一直是呂貝克城的象徵。它建於1466-1477年,為晚期哥特式風格。登上城門,可以眺望整個呂貝克舊城。城堡現已成為博物館,陳列著古代的作戰地圖、兵器和戰船模型。二次大戰中,呂貝克的許多古建築遭到戰火毀壞,但荷爾斯坦因門僥倖保存下來。
聖瑪利亞教堂(St.Marien)
擁有一座1472年製造的天文鐘,而從聖彼得利教堂(St.Petri-Kirche)的鐘樓可以眺望老城和港口。在新集市廣場(NeuerMarkt)上矗立著老市政廳,而羅斯托克大學的主樓(Universittshauptgebude)就位於步行區。
老市政廳
市政廳建在中心街區,建於13~15世紀。正面是文藝復興式,裝飾著彩色瓷磚,顯得極為巍峨壯麗;聖瑪利亞教堂位於市政廳的北側,兩座尖塔高聳入雲,形成它獨特的風格。建於13世紀的聖靈醫院,是德國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僧侶宿舍,現被用作敬老院;建於14世紀的聖詹姆士教堂,保存著16世紀的祭壇和後期哥特式風格;建於公元1447年(另一資料:建於公元1464年)的霍爾斯騰特爾城門現為歷史博物館,其巨大的雙圓塔看起來莊重而古樸,是呂貝克的象徵(見附圖)。呂貝克古都的風貌在這些建築上得以盡顯。時至今日,它仍然散發著誘人的光彩。老市政廳(HistorischesRathaus)在中世紀時是一座百貨商店,商人們在那裡出售他們的貨物。二樓頂層的巴洛克風格的宴會大廳(Festsaal)則用於音樂會演出。近八百年來,這座市政廳一直是政府辦公的地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