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 攝氏34℃
連江縣莒光鄉福正聚落 晴天
重森ㄚ被離開猛澳港-東莒駱駝,繼續騎著機車往著福正聚落前進。
來到福正聚落前,在筆直的公路高處,望著一覽無遺的視野,遠方的高處就是舉世聞名的東莒燈塔(待續)。
左前下方近頭就是重森ㄚ被要去拜訪的福正聚落,還有福正聚落前的美麗金黃沙灘,這種遺世孤立的情境,令人終生難忘!
簡單樸實閩東風情 見證聚落遷徙
來到東莒島必訪景點-福正聚落,樸素景色令人印象深刻,在東莒當地有句俗諺:「夏福正,冬大浦」,由於大浦村位於南端,冬季時恰可抵禦東北風,而夏日吹西南風,東莒島北端的福正村最適人居,讓早期的東莒島民,就如同諺語所說,隨季節往返兩村港澳捕魚。
福正聚落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在漁獲量遞減,隨著居民移居和駐軍減少後,往日的榮景不再,獨留一幢幢殘缺的石屋與後方東莒島燈塔相伴,還有仍默默守護村莊的白馬尊王廟;村落的閩東建築形式多為簡單的二落水、亂石砌,與芹壁相比,又是另一種氛圍,聚落內僅約十戶人家居住,寧靜純樸,別有一番風味。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聚落保存,福正村從杳無人煙,逐漸恢復活絡,成為當地珍貴的文化遺產,人去樓空的景象或許引人惆悵,但它所散發的幽靜之美,卻是馬祖傳統聚落所獨具的人文氣息。
右前下方傳來陣陣的槍聲,待重森ㄚ被機車騎近一探究竟,原來是軍方在做打靶訓練,在這寧靜的福正聚落旁,又夾雜著戰地前線肅殺的氛圍,頓時間讓重森ㄚ被有穿過時空的錯亂感!
福正聚落前的美麗金黃沙灘
順著福正聚落裡的小徑走向海邊,會發現一抹潔白正在海陸交界處,隨著海風浪潮流轉靜臥,那正是被村落圍繞的福正沙灘。這裡海水清澈見底,遊客除了能欣賞蔚藍海景,也是藍眼淚季節時,東莒島上的追淚點之一,運氣好時,夜晚能看見藍色光帶隨著海浪波動,熠熠生輝。
福正沙灘是馬祖少見的沙岸地質景觀,細軟潔白的沙粒,正是人們體驗踏浪採蛤的最佳所在,夏天到東莒,可以忘情的倘佯在沙灘上,少有人干擾的天然游泳池,是消暑及放鬆心情的好去處,任憑浪花拍打在腳上,再搭配一旁絕佳的聚落風情,無疑是人生一大享受。
我家的冰箱在海邊-海中尋寶
福正沙灘同時也是東莒三寶之一-花蛤的產地,也有豐富的蚵、佛手、蠑螺等,潮間帶生態相當豐富,走在礫石岩塊之中,石塊堆隱身著各種螺貝朋友,沒有污染的海邊,處處都是新鮮食材,甚至有著「東莒的冰箱」美稱。引文馬祖國家風景區
參考資料: 猛澳港-東莒駱駝 https://csyoutw2001.pixnet.net/blog/post/515923009-%E7%8C%9B%E6%BE%B3%E6%B8%AF-%E6%9D%B1%E8%8E%92%E9%A7%B1%E9%A7%9D
福正白馬尊王廟曠古風貌
走進福正聚落,有的是純樸幽靜之美,屋瓦磚牆在歲月雕琢下展現滄桑,遠遠望去,白馬尊王廟鮮豔的焰形封火山牆格外突出,據傳廟宇建於清朝道光年間,2000年時因建築構造陳舊,拆除重建,主祀神明白馬尊王及夫人、陪祀神臨水夫人及馬元帥,鎮守著村落。引文馬祖國家風景區
封火山牆
閩東風火牆(閩東語:huōi-chiòng / 火墻),是馬鞍牆的一種,又稱「風火山牆」(馬祖人多作「封火山牆」),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山牆的一種形式,閩東派建築的馬鞍牆不同於徽派建築的馬頭牆,具有強烈的閩東特色,集中見於福建東部的福州和寧德地區,作用在於分割空間圍合庭院、防範火患及祈福鎮邪,其功用與其他形制的封火牆相類似,但在形態上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閩東傳統民居的山牆,即閩東風火牆是以馬鞍形曲線構成,稱為馬鞍牆,亦有採用弓形、平行階梯形,這與江南傳統建築中以直線型的直角階梯式馬頭牆為主的特徵迥然相異。
馬祖承襲福州文化,當地封火山牆較多見於廟宇使用,以及新造閩東式建築,其造形似相連的「人人」形,頭尾向上揚或向前後延伸,有的更具有誇張向天直射之尖角,或中間尖角採圓弧形。如馬祖人的新故鄉桃園市八德區在該區介壽路二段973巷15號建的馬祖文化會館,即是封火山牆的造型。引文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