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16  攝氏17 

台北市延平南路  陰天

    今天重森ㄚ被利用午休時間,拿皮鞋到延平南路送修,順便對清帝國統治時期,這條撫臺街做懷舊巡禮,撫臺街是清帝國時期台灣巡府衙門,經承恩門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官道。承恩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與延平南路的交叉路口,於清朝光緒5(西元1879)所建,為台灣地區第一級古蹟。承恩門為台北古城城門其中之一,又稱北門。一百三十多年來,其他城門經歲月流逝,已逐漸失去以往舊有原貌,至今僅剩承恩門(北門)尚保有初建築時的樣貌。承恩門於早期,是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孔道,其建築材質極為厚實且具有防禦之功能(不過以重森ㄚ被的看法,台北城完成於1884年,頂多是清帝國宣示主權的意義,當時的時空環境根本沒有一點戰用堡壘的功能),至今更是台北地區最為珍貴的國定古蹟之一。

 

    承恩門雄鎮台北府城之北,由於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清代自朝廷派駐臺灣的清朝官員、使臣,皆由承恩門入台北城;別於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之俗有所不同。與韓國首爾西北郊的迎恩門類似。

 

    北門與其他三座城門(1905拆除的西門1966改建前的東門南門)一樣,都是屬於封閉的碉堡式城門,與小南不同。城門台座的石材採用的是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經交錯堆砌而成。城樓外壁則以紅砌成,將城樓內部空間完全包圍,並且和屋頂、台座連為一體,以加強結構;北面外壁接近圓拱門洞上方處有橫額,中間題有「承恩門」三字,加上落款「光緒壬午年」與「良月吉日建」。屋頂為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有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較一般城門稍小,這兩個特徵都與東門類似。城樓內部空間另外有一道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雙重護衛城樓中央的活動空間。

 

    189567日,已經於台灣北部登陸的日軍應仕紳代表辜顯榮(當時羅漢腳的辜顯榮無家累負擔自告奮勇當大稻埕仕商代表)等人請求,在這天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的近衛師團兵不血刃地從北門進城,開啟日治時期的序幕,也造就鹿港辜家的顯赫。

 

    在官員長期主導與地方仕紳的贊助下,台北府城於1884年正式落成於艋舺(今 萬華)與大稻兩地中間的地帶。北門即為五座城門之一,也可以說是台北府城的正門。外廓北面門洞上方處有題著「巖疆鎖鑰」四字的橫額(該橫額後來隨著日本人拆除外廓,而流落成為總督官邸(今 台北賓館)涼亭的礎石。戰後移至新公園(今 二二八和平公園)的「碑林」陳列,直到19982月才重新移回北門前方空地)。

 

    日本人執行「市區改正」計畫,至1904已拆除台北府城大半城牆。1905拆除西門後,原本欲進一步拆除包括北門在內的剩下四座城門,後來在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及其他學者的請命之下,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運。之後又於1935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而在北門附近,當時日本總督府也新建了兩棟公共建築—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1919落成,今 台灣鐵路管理局舊舍)與台北郵便局(1930落成,今 台北郵局)。淡水線鐵路亦曾有一個以北門為名的車站,設於城門北邊一段距離處(19151923)。

    這是位於承恩門外西北方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重森ㄚ被年輕時,因工作需要近出台灣鐵路管理局多次,深深被建築物所感動,相信現在在國人重視古蹟維護下,原汁原味的整修重現,會讓台灣人期待的!

    位於台北城內承恩門東南方的台北郵便局(1930落成,今 台北郵局),同樣的正在整修,很慶幸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值得驕傲的建築都能被重視保存。

    西元1895年的台北北門(承恩門) 圖中之牌樓可通往機器局與接官亭。

    承恩門經過無數歷史歲月,其外觀看來有著特有的樸素典雅。靜靜佇立於熙攘人往的車輛中,更帶著些許寧靜的滄桑感。那古典風味濃厚的古蹟建築,總是能令每位經過於此的過客們停下腳步觀望著。若是哪天您來到台北市中正區,不妨順便到此參訪一番吧。

 

    忠孝西路高架道路於1976開工,在學者極力爭取下,市政府才同意修改興建方案,高架道路改以彎道繞過北門所在位置。高架道路完工後的十幾年間,北門被高架道路主線和延平南路匝道緊密包夾。所幸整體原貌終未受太大破壞,延平南路匝道亦因使用率偏低而於1995拆除,解除了北門被包夾的命運,但主線對於北門仍然繼續造成北面視覺上的遮蔽至今。不過也讓這條舊時的撫臺街,更帶著些許寧靜的滄桑感。

 

    在撫臺街隔壁,有一家豬腳飯的,1953年創立算算有59個年頭,老闆歷經三代,周日休假,上班時間中午是人山人海,座無虛席,重森ㄚ被只得利用星期六中午帶一家人來到此地吃飯。

 


 


 


 

    重森ㄚ被從承恩門走進台北城內這條撫臺街,不久在右前方便見到撫臺街洋樓,190033年〉定案的臺北市區計畫,將撫臺街列入街廓計畫,撫臺街洋樓推算應為撫臺街拓建後不久興建,於1910明治43年〉完工,位址在北門城內,屬舊撫臺街大和町〈現延平南路一帶〉。洋樓所在地為大和町四丁目八番地,建物部份據查原為合資會社高石組所使用,1930年代後轉為酒類商佐土原吉雄先生的店舖,土地標示為大倉組株式會社〈從事土木建築營造業〉所有。

    而有撫台街之名的出現,乃因於台灣割讓給日本前,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期間,曾在現今延平南路與武昌街口,設巡撫衙門,故延平南路舊稱為撫台街,所以位在延平南路上的這棟洋樓就被後世冠上此名。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該地址在228大屠殺前為二二八大屠殺死者宋斐如經營的人民導報報社所在之處,於194638日,警備總部以「挑撥政府與民眾間感情」、「煽動暴動」等罪名查封了人民導報,然後才被行政長官公署劫收,再交由國防部軍務局管理。撫台街洋樓失去日治時代洋行」的貿易性質,轉為警備總部的諮詢案情室,不久,警總將其遷往他處,改成警備總部軍法室人員的宿舍,配給六戶居住,一層三戶。解嚴後,警備總部解散,撫台街洋樓成為單純安置國防部退休軍眷的寓所,但這十幾年來,定居於此的八戶人家,一一搬走,也曾開設中醫師診所,這裡後來成了雜草叢生的廢棄地。而1997底正式定為市定古蹟,但2002,它卻因一把無名火幾乎燒盡,只剩一樓的石頭建築。

    2004,台北市文化局積極要求國防部編列預算修復,讓古蹟早日受到保護,雖然國防部一開始也允諾復建,但卻遲遲未有下文,自此,撫台街洋樓的修復議題逐漸被淡忘,直到2009初,文化局邀請藝文工作者、撫台街洋樓附近的地方人士,一同研究它「古蹟再利用」的方式,最後由台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認養,於2009419日重新開放。

    撫臺街洋樓是現今台北城內僅存之日治初期獨棟式的洋式店鋪,為石木混合構造,規模雖不大,但彌足珍貴。由於左右並沒有相鄰連接的建築物,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連棟式街屋建築。其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即是在立面上的陡斜屋頂、屋頂突出之老虎窗型式與石造拱廊柱。

    一樓為石造,外有精美的石拱騎樓。拱廊為四柱三間,拱圈是梯形唭哩岸石塊組合成,騎樓天花板有木材拼組成的圖案。一樓室內天花板原為印花鐵皮天花,但因多年前曾遭祝融現已找不到該種薄鐵皮材質,所以改用檜木,屋內角落目前以鋼構補強。二樓與屋架均為木造式,屋頂屋面覆以銅片瓦,屋頂仿蒙薩雙脊屋頂形式〈因法國建築師蒙薩得名〉,屋面第一坡面較陡,第二坡面較緩接近平頂,第三坡度才是平頂。正面屋頂開有三個老虎窗,中間者最大,老虎窗具有通風功能,內部二樓屋頂複折式桁架造型美觀。

    總的而言。撫臺街洋樓整體裝飾簡潔而不複雜,雖質樸細部卻不失細緻,深受歐陸古典風格之影響,呈現簡潔與美。建築物一樓以樸質厚重石材疊砌築造,形成造型典雅之騎樓拱廊。二樓及屋架均為木造,覆以蒙薩屋頂Mansard roof)或稱複折式屋頂,面鋪石棉瓦片,斜度很陡,並有突出的老虎窗組構而成。外觀歐風十足,屬仿文藝復興式樣的店鋪建築。這種風格形式於日治初期常見於官署、公共建設,傳達強烈威權風格。

    再走沒幾步路就看見一間老皮鞋店,今天重森ㄚ被利用午休時間,本來此行主要目的就是拿皮鞋到這家皮鞋店送修。

   這家老皮鞋店毫不起眼,像幾十年前的古早店,一般人走過可能都不會注意它的存在,尤其你到過法國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看過高檔名牌皮鞋,更不可能有誘因讓你走進這家皮鞋店,不過自從重森ㄚ被沒摳摳以後,發覺裡面的皮鞋有耐心的話,還可以挑的你滿意的,價錢方面妳也不必擔心要割腰子去賣來買皮鞋。

    重森ㄚ被跟我的皮鞋和老闆合照。

    這兩家清真牛肉麵還真妙比鄰而居,都號稱60年老店也都掛著各大媒體的介紹,記得好像都是加湯加麵不要錢。

    午餐兩家都是人滿為患,只不過同行相忌,重森ㄚ被好像沒有在社會新聞看過兩家兵戎相見ㄏㄏ。

    哇!1943年那不是昭和十八年嗎?我媽媽好像剛上小學都還沒轉大人,也還不認識我爸爸,當然重森ㄚ被也還沒誕生,不然你們以為ㄚ被有多老。

    許多老台北人都知道這家日本料理店,好像也固定有些念舊的老饕。

 

    走到這裡可以看到撫臺街盡頭的台北公會堂,左邊是赫赫有名的東一排骨。

    走進東一排骨,第一個感覺是這兒好像是舊時代的歌舞廳或紅包場之類的,有著略嫌陰暗的燈光、華麗的亮片、水晶球、水晶燈、雕飾與裝潢、裝飾華美的鋼琴、魚缸、吧台等......更有成排年紀約在四、五十歲之間的服務員們等在門口等顧客上門時領位、招待與送餐,感覺真的很像八零年代的歌舞廳吧?

    記得幾十年前台灣還沒流行家庭為主的排骨飯雞腿麵時,這裡已經領先這種吃法,一份排骨飯要價 130元新台幣,重森ㄚ被好久沒來,都覺得有點小貴,不過記得,當服務聲阿姨把隨餐附贈的排骨濃湯端上來的時候,130 元的排骨飯就感覺沒有很貴了...因為那碗排骨湯超級無敵好喝的!

    台北公會堂建築僅次於當時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而排名第四的都會公會堂。 由台灣總督府技師井手薰、八阪志賀助、神谷犀次郎等共同設計監造,是一座面寬60公尺半, 進深113公尺,樓高23.77公尺的建築,樓分四樓,最大跨距25公尺,建築面積4091平方公尺, 由東側集會堂與西側餐廳兩部分組成。 

    集會堂內分上下兩層,下層可容1301席觀眾,上層755席,合計2056席。 餐廳高三層,由大餐廳、普通餐廳、娛樂室、理髮廳、貴賓室、廚房構成。 正面的大樓梯,掛著<水牛群像>,室內面積1402平方公尺,可容坐席1100人或立位2000 ,由16根柱環圍成廊道空間。

    原址為清代最高行政單位「布政使司衙門」(原建築現存於植物園中),是全台最高行政機關。 日軍攻台時,台灣民主國在此成立,十餘天後因不敵日軍優勢武力而告瓦解。 日本治台初期,也在此設立總督府(又稱為「總督府舊廳舍)統治台灣。 可見這個地方在台灣歷史上,曾經是最高統治中心,一直到台灣總督府興建完成為止。

    193110月,日人為紀念日皇裕仁登基及因應一九三年代台灣的社會有較多的變化, 民間文化活動較蓬勃,因此台北乃有公會堂之建,日人於是在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及籌防局正面入口的廣場, 也就是大和町一丁目三番地的位置上,選定為公會堂的基址。

    19328月,日人執行拆除清代留下來的布政使司衙門,19321123日破土,19321215日興工。 

    1935613日上樑後,正值日人紀念施政40週年,在城內舉行台灣博覽會,未完工的公會堂被當作 臨時展示場,工程因而延誤,19361215日才完成,施工期間長達4年。

    續接撫臺街-古蹟巡禮(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