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3日 攝氏25℃
義大利威尼斯 晴轉雷雨
走出威尼斯道奇宮(Palazzo Ducale) 天氣變得很快,來到貢多拉(Gondola)碼頭,天空烏雲密布,已經要變天,當地導遊憑著經驗當機立斷,要本團趕快上貢多拉(Gondola)搖櫓船,不要想血拚的事情,否則坐貢多拉(Gondola)會全身淋濕,也無法體會那種FU,事後證明導遊的英明。
貢多拉(意大利語:Gondola),又譯剛朵拉,是意大利威尼斯特有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划船,船身全漆黑色,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划動。幾世紀以來,貢多拉是威尼斯境內主要的交通工具。現今的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濟的水上巴士(意大利語:Vaporetti)穿行於市內的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貢多拉已多作旅遊業用途。
素有「水城」之稱的威尼斯共有117條水道、118個小島和401座橋梁,是世界上唯一不通汽車的城市,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貢多拉是長約12米、寬約1.7米的黑色平底船,裝飾華美,兩頭高翹呈現月牙形,鉤嘴形的船頭可以方便地探索橋洞的高度。貢多拉的整個船頭呈「S」形,船頭包着鋼皮,船尖上帶有6個鋼齒的銅飾,象徵威尼斯總督的帽子和威尼斯市中心的6個行政區,另一邊的7條橫杠則代表與聖馬可廣場遙遙相對的、呈月牙形的朱德卡島。每條貢多拉由一名船夫駕駛,船夫站在船尾靠行駛方向的左側一邊,面向船頭,用單隻船槳在船的右側水中推水。船身採用的是不對稱設計,停泊和航行時船身略微向右傾斜,航行時可以抵消站在左側船夫的體重和船槳的划動,使得貢多拉能夠筆直前進,避免原地轉圈。
貢多拉是威尼斯特有的,如今仍能夠在威尼斯的船廠看到威尼斯人在打造這種小船。貢多拉完全由手工製作,製造一艘貢多拉需要花費8種不同木材的共280多塊木頭。
為了保持良好的外表狀態,貢多拉還必須時常維修。如今威尼斯獨有的貢多拉製造業,是威尼斯曾經繁榮發達的造船業的縮影。
威尼斯的諸多教堂與博物館,除了建築本身就是藝術精品。住家靠窗與陽台的地方多擺設花朵,與水渠相應,格外美麗。建築物牆壁多為淺咖啡、淡黃、淡紅色系列,配上紅瓦等,格外顯得突出與美麗。威尼斯帶給世人的魅力是以水都、建築、藝術、宗教、橋樑、交通船舶、寫意的生活為主,彩色的威尼斯,也是美麗的威尼斯。
貢多拉有十分悠久的歷史,11世紀是貢多拉最盛行的時期,當時的數量超過了一萬隻,但如今的威尼斯僅剩下了幾百隻貢多拉。貢多拉的外觀設計原本是各式各樣的,16世紀時的貢多拉外表異常艷麗,貴族們經常乘坐裝飾着緞子和絲綢、雕刻精美的貢多拉炫耀自己的財富。為了遏制這種奢靡的風氣,威尼斯政府在1562年頒布了一條法令,規定所有的貢多拉必須漆成黑色,並且統一了它的特定樣式。這一傳統一直被保持了下來,如今的貢多拉也是統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場合才會被裝飾成花船。每年9月的第一個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運河上會舉行歷史悠久的貢多拉傳統划船比賽,即雷戈塔·斯多利卡(Regata Storica)划船比賽。威尼斯賽舟節據史料記載起源於1315年。
貢多拉船夫的傳統服飾是一頂繫絲帶的草帽,條紋上衣和黑褲;船夫悠閒自在的撐著貢多拉穿梭在水道中,似乎不用花費很大的力氣,有一點點浪漫,有一點點詩意;船的頭尾尖尖的翹起,這是貢多拉的最大特色,船身不對稱的造形可平衡划槳的力量,貢多拉的船首偏左,左邊比右邊寬24公分,若非如此,划槳時船身便會打轉。
重森ㄚ被行船至里奧托橋(Ponte di Rialto),里奧托橋(Ponte di Rialto)是這條大運河上最熱鬧最大的一座橋,可惜背光,無法拍照清楚,這附近也是威尼斯重要的商業中心,許多的公司行號和金融機構都設立在此。
里奧托橋的名字是由 rivo alto 這兩個原文字演變來的,原意是- 高出地面的岸, 這一帶曾經是最早有威尼斯人居住的地方,所以這裡有最早的市場和商店。
這場雨可是掃興,不過旅遊在外,氣候變幻萬千,重森ㄚ被也見怪不怪~
遊客為了躲雨,全部從聖馬可廣場跑到騎樓,整個騎樓都塞滿觀光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