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29  攝氏30

台北市廣州街101   陰天

   昨天午餐時間跑去微熱山丘-台北土鳳梨   ,人家說選日不如撞日,今天換跑來剝皮寮續攤,還真是所謂隨緣,重森ㄚ被不曉得人生劇本有沒有寫這一段,不過還是來啦!

 

 

 

 

 

 

 

 

 

   剝皮寮是台灣台北市的地名,位於老松國小校園南側,範圍為今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

 

   「剝皮寮」之名始於戰後時期,且「剝皮寮」的地名由來有爭議,其來源有二說,根據《台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池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意即剝獸皮而得名。但是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台灣清治時期,而台灣日治時期實行「市區改正」將原本窄小彎曲的道路拓寬、拉直,自清朝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除了有歷史背景之外,該街道亦為唐景崧力主台灣民主國,發起台灣仕紳遊行的起點。

 

   因為該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從日治時代後期乃至於1945年之後,都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意外被完整保留。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20038月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對於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用。2004年,該街東段部分整修成歷史街道區;緊鄰該國小的西段部分,則於2009年完成修復。

 

 

 

   2009年8月剝皮寮老街歷經六年的整修,終於落成,正式開放供遊客參觀。這條橫跨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的老街,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成為一條足以代表艋舺市街歷史特色的老街。

 

   剝皮寮的歷史相當悠久,清代艋舺營就駐紮於此區。老街離龍山寺不遠, 是昔日艋舺通往古亭、文山的古道。台北盆地東南一帶生產的物產運往艋舺須路經此地, 而造就此地的繁榮。

 

   清代嘉慶時代,此地地名為「福皮藔」,道光中期至清末,老街被稱為「福地藔街」, 日治時代則稱「北皮藔街」,「剝皮寮」一詞是太平洋戰爭後才出現的俗稱,而沿用至今。為何稱為「剝皮寮」呢?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是因清代淡水河上游砍伐的樹木,以及由福建福州進口的杉材運抵艋舺後, 在此地進行剝皮,所以被稱為「剝皮寮」。也有人認為,「剝皮」是剝獸皮,是因昔日在此地有宰殺動物製造皮革的產業。

 

   學者考究「剝皮」地名,則認為「剝皮」與「北皮」台語同音,應是由前者衍生而來的。至於起源為何, 已難考證,而沒有定論。

 

 「福皮藔」的地名,初見於嘉慶4年(1799)的店屋買賣契約,足以見證剝皮寮老街的悠久歷史。

 

   老松國小創立於明治29年(1896),原為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民國44年(1955)年2月,正面校舍(北棟)添建為三層鋼筋水泥大樓。校舍走廊為半圓拱式,為早期小學校舍的典型形制。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九日,指定正面校舍(北棟)為市定學校類第三級古蹟。

 

   剝皮寮老街能夠保存完整,並非當年政府有意保存,是歷史的幸運使然。 日治後期,剝皮寮已被劃為老松國小學校的預定地,太平洋戰爭後, 這一都市計劃仍被沿用,因此老街的房屋不再改建。

 

   民國77年(1988),政府進行剝皮寮土地徵收,1999年,政府進行淨空剝皮寮, 屋主搬離舊居。

 

   艋舺地方文史人士則積極呼籲政府保存剝皮寮老街,勿拆除舊屋,闢為校地。 台北市政府終於順應時代潮流及民意,推動剝皮寮古街歷史風貌維護計劃,展開老街保存修復工程, 並在此地設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剝皮寮老街得以獲得保存,之所以說是幸運使然,是因為它歸功於政府行政的行動緩慢。 倘若當年政府行政效率快速,1970年代就徵收土地,發放補償金,進行拆除,改建為老松國小校舍, 則剝皮寮老街早就煙消雲散了。

 

   因為政府宣告的早,老屋舊貌得以保留,而因為政府行動的慢,所以老屋沒被拆除。時間一拖久,拖到了民主時代, 人民的主張及意見不容忽視,終於使政府改變原有規劃。

 

   剝皮寮老街終於獲得保存,而老松國小旁也有了一座「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可供學童參觀學習。 「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艋舺古市也終於保有了這麼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歷史老街, 可以榮耀及紀念她曾有過的繁華歲月。

   剝皮寮老街,就位於今日萬華老松國小的南側,地址為康定路173巷,老街北側的街屋與老松國小校園僅一牆之隔,南側的街屋則緊臨廣州街。

 

 

 

18965月:「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創立,校址於艋舺學海書院內。

 19071月:改稱「艋舺公學校」。校址移至今地址。(蓮花池畔)。

 19224月:改稱「老松公學校」。

194511月:改稱「台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

19669月: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班級數和學生數全球最高紀錄。

19688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台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

19965月:建校一百週年校慶。

 20065月:建校一百一十年校慶。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哈哈!重森ㄚ被跟從前的小學生握手,他會說重森低低你長得比我高喔!

   久違啦!大同電風扇-正港的台灣貨,後面是老松公學校的解說圖。

   校長兼摃鐘,重森ㄚ被右手拿的是日本時代,公學校上下課用的搖鈴。後面海報說明老松公學校神社(奉安殿)與兩座銅像,奉安殿內供奉天皇及皇后的御真影、教育敕語捲軸,在朝會、儀典時取出由校長奉讀。隨著太平洋戰爭結束,一切銷聲匿跡。

 

 

 

   日治時期,由於老街狹窄,路面寬僅三公尺,漸不敷時代需求。日本人實施市區改正, 在老街南側新闢了現在的廣州街,歷史悠久的老街退而成為新街後巷。

   老街店面轉向廣州街,使剝皮寮老街原本是兩兩相對的店面,變成是前後相對, 形成「半邊街」的景觀。而臨廣州街的部份房子則將內部空間分隔為前後二個店面,中間以天井相通,形成「兩店面」的建築外觀。

 

 

 

    電影《艋舺》取景的「剝皮寮」老街位於康定路173巷。由於電影賣座,許多影迷,尤以青少年來此朝聖,遊客暴增成為台北市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由於新街取代了舊街,因此面向廣州街上的房子也多為新樓房,而老街的房子因處於後巷, 繁華不再,較少改建,因此保存了較多清代民宅的建築元素。這些都是剝皮寮老街的街景特色。

 

 

 

 

 

   因應新路的落成,剝皮寮老街南側的房子紛紛將房屋立面改向廣州街。因此在現在的廣州街上,可看到一整排日治時期流行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膨皮麵上面鋪著幾片膨皮,令重森ㄚ被想起小時候物質缺乏的時代,阿母都買膨皮回來滷白菜,覺得好奢侈豪華,懷念喔!

 

    曼波魚皮好吃,令重森ㄚ被想起三國一-曼波魚創意料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