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7日 攝氏21℃
宜蘭縣宜蘭市進士路36-10號 晴天
離開舊宜蘭監獄署-蘭城新月漫步(8) ,沿著神農路往南行,一路直行,接進士路(跟神農路是同一條路)後,過嵐峰路之後,前行不遠, 望見左側路邊一條鄉間小路口有「往陳姓家廟鑑湖堂」的標誌。陳氏鑑湖堂位於進士路36-10號。但天色已晚行色匆匆,重森ㄚ被錯過迴轉機會,先來到下一個路口,進去田間小路參觀進士1號機堡遺跡。
遠遠就望見一座弧狀的掩體碉堡,這是二次大戰時日軍留下來的戰機掩體, 稱為「機堡」。 機堡以鋼筋水泥砌成,弧形的屋頂,覆土植草以做偽裝,停放俗稱「紅蜻蜓」的日軍戰鬥機。
看過太平洋戰爭電影的人都見過日本軍機,機翼的兩側塗上日本國徽紅太陽,戰機飛在天空, 宛如一隻紅蜻蜓。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戰局日蹙,於是紅蜻蜓開始執行自殺攻擊任務。
當時宜蘭附近的軍機場也成為神風特攻隊的基地之一。1945年6月7日,台灣最後一架擔任自殺攻擊任務的紅蜻蜓戰機, 由宜蘭機場起飛,一去不回的墜落於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二個月後,太平洋戰爭結束。
當年日軍大量趕建的機堡,如今僅存少數而已。這座被命名為「進士1號」的機堡,目前已被宜蘭縣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 經過整修,設置「樂齡學習中心」,做為社區文教活動的場地。
參觀完進士1號機堡遺跡,重森ㄚ被因為擔心天黑因素,直接將ㄚ被的(大)轎車直接開進鑑湖堂,事實上不建議大家這麼做,因為很少有人開車像ㄚ被的技術那麼好(很臭屁^^),應當將車子停在進士路36號附近大馬路旁,從鄉間小路走進去,約一、兩分鐘就可抵達。
陳氏家族的先祖來自福建漳州漳浦縣,早期曾在台灣苗栗拓墾。清朝咸豐年間(1850-1861), 陳宣梓、陳宣石堂兄弟來到此地開墾,落地生根,興建宅第,取名「鑑湖堂」。「鑑湖」為故鄉地名。
經過數代努力,陳家成為當地大族,全盛時期擁有的土地超過300甲。 陳宣梓、陳宣石堂兄弟的宅第則以祠堂坐落處區分為「前頭厝」、「後頭厝」,陳宣石各房居前頭厝,後頭厝則為陳宣梓家族的宅第。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政府在宜蘭近郊建有軍機場,遭到美軍轟炸,鑑湖堂亦遭波及而嚴重受損, 戰後重建的鑑湖堂,僅為原來的大宅正廳而已,做為家廟祭祀之用。原有的大宅古厝則僅存右外護龍的部份遺跡。 此外,就是散落於庭園的一些建築殘塊及古墓碑石而已。
僅存的殘垣上,有槍櫃遺跡,也有特殊的狗洞遺跡。銃孔內寬外窄,以便用來架槍射擊,狗洞則於入夜後, 放出家犬在外圍巡邏。家廟的右側不遠處,有一棟較完整的三合院古厝,是陳家第八房的宅第。可惜天黑重森ㄚ被所拍照片效果不佳~
此外,在祠堂山門的右側的一棟仿古貌重修的建築,則是「珍古德根與芽亞太教育中心」,將鑑湖堂附近的水田闢為水生植物生態園區。珍古德(Jane Goodall)就是以保護黑猩猩而著名的國際保育學者。「國際珍古德協會」在亞太地區的「根與芽中心」就設立於陳家的這棟宅第裡。 因此,來這裡不僅只是參觀陳氏家廟而已。
走出鑑湖堂,沿著小路前行,就可看見附近水田闢建而成的水生植物園區,種植許多從台灣各地濕地搶救回來的台灣原生種植物。 而前方不遠處的水田路旁畔,有一座類似寺廟的建築,就是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登瀛書院」。
登瀛書院是陳氏家族所創建的塾院。咸豐年間,陳宣梓在此開墾時,即創建私塾,聘請儒師,以教育子弟。 最初僅為土牆茅簷。同治2年(1863),改為磚瓦的房舍,而有「瓦學」之稱。
登瀛書院,分文武兩科,陳家子弟依性情才能,或習文,或習武,因此家族文、武人才輩出。 宜蘭的首位進士就是出自本地。不過並非陳家子孫,而是祖先同樣來自福建漳州漳浦的楊士芳, 其故居在進士路46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