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2日 攝氏17℃
桃園縣復興鄉澤仁村 陰天
參觀角板尋梅-角板山系列完,重森ㄚ被將還沒走完的部分繼續完成。
來到角板山賓館,在戒嚴統治時期從228事件到白色恐怖蔣介石統治台灣,無論你喜不喜歡,這一段歷史是存在的…,相信在台灣成長受教育的人都知道這段歷史,重森ㄚ被不在這邊贅述。
「佐久間紀念碑」於1931年〈昭和6〉9月19日揭幕,本建築式樣格局、元素、與語彙,係西方歷史式樣建築風格,與現代西洋建築過渡期年代。,卻只剩殘跡。佐久間左馬太是第五任台灣總督,在位9年,是日治時代任期最久的台灣總督。
佐久間總督任內採強硬軍事手段,進行理蕃事業,討伐不肯歸順的山地部落,激起原住民層出 不窮的反抗事件。歷經數年征討,終於以優勢的武力迫使原住民部落紛紛歸順。而其中最慘烈的戰役, 就是著名的「太魯閣戰役」。佐久間總督親身參與這場戰役,還墜馬受了傷。
依「佐久間總督追懷紀念碑」樣式格局判斷,本建築應受歐陸古典系列影響之建築。依歐陸古典系統影響之建築,在造型上相對較為嚴肅,透過厚重石材及正統的西方古典語彙之模仿與應用,華麗的建築傳達強烈的威權特質與氣勢。
戰後,「佐久間總督追懷紀念碑」被拆除,僅存留基座石材。原址改建為「復興亭」, 亭匾有「蔣中正」題字。佐久間左馬太迫害台灣原住民,戰後,紀念碑遭到拆除,並不令人意外。 而事過境遷,半個世紀之後,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紀念碑拆與不拆,則或許可以有不同的 思考角度。倘若這座紀念碑仍然保存至今,成為歷史古蹟,用以見證歷史;則遊客來角板山旅遊時, 在飽覽山水美景之餘,亦可藉由古蹟認識過往的史事,或許更具教育意義。
以重森ㄚ被的看法,覺得「佐久間總督追懷紀念碑」應當給於重建,如同蔣介石總統賓館一般,這些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只有台灣人勇敢的面對歷史,才能很有自信的面對這塊土地,消費意識形態以維護既得利益,是醜陋是卑鄙,對國家的未來是傷害的。
角板山台地,位於大漢溪上游。這裡的河流彎曲處,形成河階台地。台地層層,被山巒包圍, 層巒疊嶂,景色秀麗。先總統蔣介石以其地似故鄉浙江省奉化縣的溪口鎮,而將角板山山下的河階台地 命名為「溪口台地」,因為深愛此地此景,所以在角板山建立了兩處行館。
公園旁有一條石階步道可通溪口吊橋。一路而下,幾乎都是石階路,約十五分鐘,抵達溪口吊橋。 吊橋橫越溪谷,橋板寬不及一公尺,僅容兩人擦身而過而已,橋長則可觀,是我走過最長的吊橋。 我邊走邊數步伐,約二百七十步,推測橋的長度約一百六十公尺。
當蔣介石總統站在這裹遙望溪口台地,想的是家鄉的溪口,可惜這片他下半輩子生活的土地,不能把他鄉當故鄉,遺憾錯過許多的當下!
角板山行館除了提供蔣介石夫婦居住的房舍建築及為了緊急避難、戰時指揮等原因,開鑿作為緊急避難、指揮的「神祕隧道」。本體長100公尺、寬4公尺、高3公尺,當年做為緊急避難及最高戰備指揮中心之用。隧道內規劃了休憩間、通訊設備等設施,其中,休憩間還鋪設了地毯與畫上世界地圖;但因空間潮濕等問題,相關設施已不復見,只剩一間洗手間與長長的隧道供遊客參觀,不過從隧道的設計,以及厚厚的隧道鋼制鐵門,依稀嗅得當年緊張的氣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