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攝氏25℃
新北市五股區西雲路179巷3號 多雲偶陣雨
西雲禪寺位在觀音山南麓半山腰上,建於清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昔名「大士觀」,俗稱外岩(巖)的西雲寺,是五股地區除了凌雲寺與凌雲禪寺之外,另一著名佛教聖地。根據大正十八年(1929年)《宗教臺帳》記載,西雲禪寺主祀觀音佛祖,從祀釋迦佛、善財童子、龍女,配祀韋馱、關帝、十八尊者等,主要祭典除固有之下元節外,另有清明節、中元節及重陽節三次法會,目前已列為新北市官定第三級古蹟。西雲禪寺因為座落於八里坌觀音山獅頭巖山腰,所以又稱為西雲巖寺,歷經多次的重修整建,而成為一座極具客家三合院落形式風格的廟宇。整體建築顯得相當簡潔素樸,不見太多的繁複裝飾,至於正殿上方隱藏在天花板內的大木結構,採用的方法,正是客家建築常見的雙脊棅。
從 1654 年的荷蘭人古地圖中,在淡水河出海口西側繪有一山,名曰淡水山,而觀音山在漢人的眼中稱為八里坌山,主要是當地有個部落叫八里坌社。台語稱『八里』為『八里坌』,至今在當地村民還是沿用此一名稱。八里坌社部落後來遭苗栗後壟社道卡斯族攻擊,被迫遷至淡水河對岸關渡山麓,這也就是對岸會留有小八里坌山的由來。清雍正年間曾一度改稱為興直山,興直為原住民語音,原義不詳,此一地名在清代至日治時期為五股、新莊、三重一帶之行政區名稱,管轄範圍包含淡水河西岸平原,並西以林口臺地為界,不過地方史籍中仍是以八里坌山為正式地名。
西雲禪寺開山第一代祖師省源大和尚,從福建鼓山湧泉寺渡海來台,當他從滬尾(淡水)登岸後,便看到對岸一座山如觀音菩薩端座,而十八座小山峰神似十八羅漢向菩薩朝望,觀音山因此得名。《台灣府志》:「觀音山,起伏盤曲,中一峰屹立,如菩薩端坐,眾小峰峙於側,分支環抱,其美景不可名狀。」 不過山形若由淡水紅毛城附近遠望之,彷彿一尊臥躺菩薩,占山為其頭部,觀音山主峰為腹部,往海邊延伸的稜線為大腿及小腿,又從淡水竹圍方向望之,占山部份連峰剛好可構成一幅側面人像,觀音山這個名字總是有許多閒人八卦的題材。
胡焯猷,原是福建汀州府永定縣貢生,於康熙末年渡海來台,落腳於新莊。五股西雲寺就是在乾隆十七年 (1752年) 由胡焯猷捐地興建,地點在今觀音山麓,供奉觀音菩蕯,又因其山形貌似觀音,人們就逐漸習稱為觀音山了。凌雲禪寺開山堂-靈泉禪寺 與西雲禪寺,均為乾隆年間興建的古寺,山上的凌雲寺稱為內岩,而外岩則是山麓的西雲寺,在日治時期五股西雲禪寺、基隆靈泉禪寺靈泉禪寺-基隆月眉山 、苗栗法雲寺、台南開元寺並稱為台灣四大禪寺。
日本治台後,便將石佛靈場引入台灣,而這其中又區分為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及四國八十八所弘法大師靈場。台北的觀音山、北投大慈寺、基隆靈泉禪寺、宜蘭的南方澳,及新竹十八尖山,都列屬於西國三十三所靈場,三十三所靈場就是指三十三所觀音寺廟楞嚴閣、開山院、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 ,從外岩至內岩一路安置,供禮佛一路參拜。那麼重森ㄚ被到底找到哪幾個呢?下一篇ㄚ被會重新整理一次。
石佛古道便是指這條從外岩至內岩的參拜路線,目前古道初估應有七公里長,古道有大半已經被雲凌路所取代,而原本位於此區的石佛,便移往西雲寺及凌雲寺兩區安置。目前古道比較完整的路段當屬於凌雲禪寺區域,從公車站旁的石階步道一路到凌雲禪寺古殿,沿路還有供奉石佛。一般登山者或遊客均走石道後段,即省略西雲禪寺的古道前段。下一篇重森ㄚ被會再整理一遍,ㄚ被過去所看過的石佛。
西雲寺,又稱西雲巖寺、大士觀,座落於觀音山獅頭巖山腰,位置在今臺北縣五股鄉成洲村西雲路一百七十九巷三號。寺內主祀觀世音菩薩,因為觀音山上凌雲禪寺也供奉觀世音菩薩,所以一般稱凌雲寺為「內巖」,西雲寺為「外巖」。
順著西雲路ㄧ百七十九巷往上走,沿路有為數不少的墳墓,因為風水好、視野佳,所以有很多的達官貴人、黨國元老選擇這裡作為他們最後安息之處。數座日治時期的觀音石像,也代表著一段日本佛教信仰進入台灣的歷史見證。西雲寺前有三座石碑記載著西雲寺重修的紀錄,而寺後方有靈泉一處,相傳泉水可以治眼疾,是不是真的有此療效,不得而知,但泉水一直以來都供寺方所用是無庸置疑的。
西雲寺俗稱(外岩)又稱龜山岩,於清代乾隆17年(西元1752年)二甲進士林作哲與貢生胡焯猷獻地創建,當時並稱台灣四大佛教聖地,為五股鄉唯一的三級古蹟,該寺開山祖師省源大和尚,為福建鼓山源泉寺之高僧,因受觀音大士托夢,渡海來台,開闢道場,宏揚佛法。
西雲寺三次的重建碑牌 西雲寺建於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歷史超過二百五十年,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西雲寺,廟身簡樸,單殿式帶左右護龍的三合院格局, 與大溪齋明寺相似。左右廂房外牆則採斗砌磚牆,大塊的紅磚,在陽光下顯得醒目,散發著古雅的魅力。 拾階而上,來到入口,左側有三座古碑及文物解說牌,簡介這座古寺的各期整修歷史。
台灣的廟宇,約每隔四、五十年進行整修一次。西雲寺分別在嘉慶十六年(1811年)、咸豐二年(1852年)、 光緒九年(1883年)歷經大修,整修完成時並立碑以為紀念,正是我眼前所見的這三塊石碑。
讀解說文時,不免有所疑惑。光緒九年至今已超過120年,其間豈無整修記錄呢? 走進西雲寺,殿內石柱刻寫的年代均為「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解答了重森ㄚ被的疑惑。
1904年,這座廟應該曾進行過第四次的大修。為何年代愈近,記憶反而被遺漏(抹煞)?再看進西雲寺前的石燈也被塗改,跟很多古寺一樣我們這個社會,對過去的歷史不勇敢的面對,選擇性去遺忘… 西雲寺的第五次整修,是在被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後,於民國八十四年(1995)間所完成的修護工程。
五股西雲寺也是台灣三級古蹟,附近的廟宇有凌雲禪寺。日治時代大正十五年(1926年),日本佛教界由各地佛寺募捐數尊石雕觀音像來台,在內巖(凌雲寺)與外巖之間的道路上設置「台北西國三十三所靈場」,即今「禮佛古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