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3日                    攝氏35℃ 

高雄市鳳山區曹公路25號之3      晴天

   從鳳山城隍廟&鳳儀書院-高雄駱駝離開後,重森ㄚ被靠著手機,找到來曹公廟&平成砲台的路,雖然路程不遠,但是手機又不靈光,搞得單行道都不清楚,還好在靠人腦GPS輔助。


   曹公廟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緊臨鳳山區公所的主要道路曹公路,全長約600公尺,路名的由來是為紀念大清帝國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知縣─曹謹,後代子孫為感念他對地方百姓的付出,特別建『曹公祠』祭祀,1992年(民國81年)間改祀曹公像並正式改稱為『曹公廟』,曹公國小也是因紀念曹謹而命名的。 


   曹謹在西元1837年被派往台灣擔任鳳山縣的知縣,到任之初就遇到鳳山縣乾旱,之後曹謹就導引高屏溪,讓溪水從上游高處往下流,灌溉後變成一年兩熟的肥沃農田,吸引許多移民在現在的大寮,大樹、鳥松、鳳山、林園、小港、前鎮、左營、楠梓、三民等地開墾,因而使鳳山縣成為清朝時期台灣的魚米之鄉,讓鳳山縣內農田得以種植作物;幾年之後曹公圳水源已不夠灌溉,曹謹又集資開築一圳,叫做『曹公新圳』,而先前開墾的就稱為『曹公舊圳』,從日據時代及光復以後,曹公圳仍然是高雄農田水利會的主要灌渠,造就今日高雄市繁榮的基礎。 


   曹公廟的正殿中掛著清朝咸豐10年由全縣市民所立的『正德厚生』古匾,庭院左側有碑林,曹公廟門前有一排石碑,石碑上保有曹謹的親筆字跡,十分具有歷史意義;進入曹公廟門後為天井,天井加上透明的屋篷使得廟內即使不開燈光線仍然很充足,在天井下還有一道門牆,有畫風不俗的裝飾畫,造型顯得十分特別但古樸,曹公廟的紅側門則配上紅磚砌的台階,古色古香的風味。




   位於曹公廟後方的平成砲台,也是歷遊鳳山必訪之地,平成砲台與訓風炮台-高雄駱駝、澄瀾砲台等三座炮台,一同見證了台灣防敵的英勇事蹟,歷史風味可謂濃厚。另外,鳳山城隍廟&鳳儀書院-高雄駱駝也是欣賞鳳山歷史薰香的景點,對歷史研究有興趣的民眾,也可到上述幾個景點參觀。逛累了,鳳山區的名產-赤山粿,可是在當地的米食市場佔了大部分,可說是最能代表鳳山的小吃,還有歷經15年歲月的鱔魚麵,都可以前往嚐鮮。






   曹公圳開圳將於明年滿一百七十年,比愛河的歷史還早,現況從高屏溪九曲堂引水入源頭,沿線水道穿越高雄縣市,連接高雄市三條主要河川:後勁溪、愛河和前鎮河以及高雄縣的鳳山溪。

 沿途密佈半人工的大型埤塘,包括內惟埤、金獅湖、九番埤、檨仔林埤、本館埤、寶珠溝埤、阿彌陀埤、田寮埤、菜公埤、草衙埤、潑皮湖、草潭埤、觀音湖埤和面積最大的蓮池潭,現半數以上遭到填平,倖存埤塘也多縮小面積。


   早期民間私人沿圳道自闢的埤塘更多,皆因為農漁民轉業,荒廢淤積,或因都市單向開發的緣故一一消失。


   曹公圳的由來是清朝道光年間所見,曹謹出任鳳山縣令時,見水路不佳,以致於逢旱災,農作欠收,地方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善良百姓淪為盜匪。遂遊說地方仕紳捐地出錢,召集年輕壯士掘地建埤,引水開渠,全長130多公里,四年共計修築九十條圳道,頓時改善大高雄地區農民生計。台北塯公圳仿造鑿築。


   當時曹公新圳堪稱台島內最大的水利工程。灌溉遍及現在的高雄市鼓山區、三民區、左營區及楠梓區。日治時代以高雄作為南進基地,擴大建設規模,對於曹公圳路和埤塘設施也投入相當多資本進行整建。


    台灣原有的四大水圳系統,都已因農業沒落及都市化而消失或瀕於消失,如台北的塯公圳、彰化八堡圳、 高雄曹公圳,究其原因,為農田水圳系統由明清公用/私有/但日治時代成立水利組合成為公法人,但光復後的半公 / 半私—法人化,未被納入公務系統,加上原有系統在做土地開發時成為規劃為污水管線的最簡便設計.加上政府開發案的任意徵收水利用地,以致台灣的水圳系統無法成為台灣地景 /水文城市的基礎,等台灣城市進入20世紀末,反思城市規劃時,成為永恒的遺憾。

    曹公圳在高雄縣市,目前在高雄縣部份因濕盟2001年的曹公圳水文保護運動,大體仍保持明渠設計,然而高雄市部份,由於未注意到高鐵聯外道路以曹公圳水路為道路,而使曾子路到台一線間的曹公圳被加蓋而僅留一小小的半明渠遺留在道路中。


   曹公圳灌溉系統,不同於其他農業圳道,本身沒有大型水庫建設,而是採取人工蓄水池方式來儲蓄水源提供農業使用,其水道串連密佈的埤塘,分佈高雄縣市的丘陵地上,成為早期高雄縣市的地景風貌。

    主要用途為農業灌溉用水系統,雖然非屬政府所限定之自然河川,但是經年累月形成獨立的水文生態系統,在地景上構成重要的水文風貌,是下游高雄市河川重要水源。

 曹公圳水道就如同項鍊,串起大高雄地區如同珍珠般美麗寶貴的濕地湖泊,形成一串跨越城市的美麗的珍珠項鍊。


   平成砲台位於高雄市鳳山區曹公路上,曹公廟的正後方,目前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平成砲台後方朝城內有紅磚階梯可通往砲台平台,正面嵌有花崗石所刻之橫額,曰『平成』落款為『道光戊戌年清和月穀旦,知鳳山縣事曹謹建,監生順,鋪戶林萬記、鄭榮茂監造』,為平成砲台歷史的記載;平成砲台在當時是負責防衛整個鳳山縣城的西北方,外有護城河,砲口朝西,可防止敵人直接入侵;平成砲台構呈四方型,由咾咕石與石灰砌疊而成的外牆,堅固非常。 


   大清帝國康熙帝開始統治台灣,在左營興隆莊設鳳山縣城,由於乾隆51年發生林爽文事件,攻破鳳山縣城,官民死傷甚多;至乾隆53年事平後,官民協議在鳳山下陂頭街建新鳳山城,道光18年知縣曹謹因此整修新城,並在四隅築砲台6座,其中東北、西南隅各一、東南和西北隅各二,主要是因地制宜和基於戰略上的考量,形勢也都相當顯要;砲台目前僅存『平成砲台』、『訓風砲台』、『澄瀾砲台』三座砲台遺跡,又以平成砲台為三座砲台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


   但是歷經百年後,雖然平成砲台已經無真正的防衛功能,而現代化的社會也已無需要,但是平成砲台整體存在,只是無炮彈的影蹤,幸虧有政府以及民眾一份對於古蹟保護的凝聚力,因此平成砲台由1999年(民國88年4月)修復完成,成為民眾見證歷史的好去處。 


    除了平成砲台,目前僅存的『訓風炮台』、『澄瀾砲台』也都位於鳳山區內,交通網絡相當方便,也可以一次看盡當年大清帝國如何防範林爽文事件再次發生,而興築鳳山新城和平成砲台;欣賞完了歷史文物,能讓人抒解壓力的景點也是非去不可,例如逛逛當地的打鐵街,了解先民是如何靠著打鐵來養家活口;家具街,鳳山的招牌街坊之一,裡面規劃了現代化商場也是盛名的旅遊景點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