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9日                              攝氏22℃   

中國山西省晋中市平遥縣縣政府街     陰天     

    早上在平遙會館-山西駱陀用過餐後,經過平遙古城聽雨樓-山西駱陀,右轉到平遙古縣衙參觀。


 

平遙城為縣治所在地,設官蒞事,必有常所。 縣衙署位於衙門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東西寬131米,南北長203米,佔地2.66萬平方米。 建築群主從有序,佈局對稱,前朝后寢, 左文右武 。 明成化十年《山西通志》稱:“平遙縣治在城內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國朝洪武三年主簿孫在明重建。”據清光緒八年《平遙縣志》記載,縣治於明萬曆十九年、二十五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間,均有過大規模的增建改築;清順治十二年及光緒五年補修添建。 衙門外,左翼有觀風樓,右翼有樂樓,前有照壁.衙門內,沿中軸線自南而北有儀門3間、牌坊1座、大堂5間、宅門3間、二堂5間(明代匾額名"忠愛堂")、內宅5間、大仙樓3間。 儀門外之東西廂窯(房)各7間為賦役房。 大堂前東西廂各11間,為吏、戶、禮、兵、刑、工房。 大堂兩旁設贊政廳、 鑾駕庫各3間。 宅內各層均有東西廂房。 衙署東部有彰癉亭,自南而北又有釧樓、土地祠、 寅賓館 、 酇侯祠、糧廳和花園。 西部有申明亭,往北有重獄、女獄、輕獄、洪善驛、督捕廳和“馬號”。  

 

   縣衙的第二道門叫“儀門”,顧名思義即“禮儀之門”,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是一座強化封建禮制的建築物。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按照封建社會儒教倫理,必須上下有別,貴賤有等,禮制是絲毫馬虎不得的。 在衙署中出入門庭也必須遵循“禮制”,儀門通常是關閉不開的,只有在知縣上任,恭迎上賓,或者有重大慶典活動時才可以打開,以示隆重。 儀門兩側有東西兩個角門,按封建禮制,東為上首,故東角門稱為“人門”,也叫“喜門”,是供知縣平常出入的,而西角門則稱為“鬼門”,也叫“絕門”,通常也是關閉不開的,只有在提審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開,且死囚必須走鬼門。 


儀門是縣衙署中最為高大雄偉的一座門,立於兩層三級台階之上,青牆灰瓦,烏梁朱門,上有黃銅大釘,足以顯示其威嚴莊重之儀。 由於官府均為紅漆大門,於是朱門便成為官府的代名詞,成為封建上流社會的象徵,儀門門外有聯曰: 
門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內三尺法烈日嚴霜 此聯通過對比反襯出衙門內外氛圍的天壤之別。  “四時春”“和風甘雨”意味著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 若沒有“案內三尺法”、“烈日嚴霜”、"除暴安良"又怎會有百姓的安居樂業? 儀門內側也懸一聯曰: 
百載煙雲歸咫尺一暑風雨話滄桑 此聯以煙雲、風雨比喻世道變遷,官海沉浮,告訴我們通過對縣衙的研究,可以小見大,透視到我國整個封建社會的社會風貌。  


  大堂上書“親民堂”坐北朝南,高聳威嚴,在建築上是縣衙署中最為宏偉的,在職能上也是最為重​​要的,全縣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這裡審理,大堂為五楹廳堂,中間為三楹公堂,公堂楹柱上懸有一聯曰: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一縣之長,官雖不大,但畢竟是一方百姓所仰仗的父母官。 因此,知縣的優劣直接影響黎民百姓存亡,關係國家興衰。 所以,明清兩代統治者十分重視縣官的任命選擇,官員的任用,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 首先,是“別流品”,即官員必須出身清白,凡娼、優、隸、子孫均不准入仕;其次,是“觀聲音”,即品貌端正,言談流利,身體健康。 此外,還有“核事故”“論資考”“定期限”“密迴避”“驗文憑”等。 每一條都嚴之又嚴,從中不難看出封建統治者制法的嚴密性。    


 大堂內,正中屏風上繪有山水朝陽圖,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這與宮閣上方所懸匾額“明鏡高懸”可謂異曲同工,意即告訴百姓本知縣辦案公正、廉明。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 這正是身為一任知縣所應有的品格和氣度。  

 

屏前高出地面約一尺的地方稱作“台”,台上四根柱子圍成的空間稱作“官閣”,是知縣審案時所在的地方,由於官閣四面通風,冬天斷案時,通常在台上的案下放一火爐,以供知縣取暖,所以官閣又稱為“暖閣”。 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寶 、 令籤筒 、 驚堂木等升堂用品。 案的旁邊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狀。 官閣頂蓬上繪有三十六仙鶴朝日圖,象徵皇權一統,四海歸一。 

 

大堂內東西兩側分別是錢糧庫和武備庫,明清時期,戶房收集的田賦丁銀除上交外,地方還要留存一部分,供地方日常開支及災荒年間賑災濟荒,這些開支銀兩及帳冊均存放在錢糧庫,由縣丞負責,其職能相當於今天的財務室,西側的武備庫,是明清時存放升堂時所用的刑具和部分兵器。 以及縣衙所有兵器刑具清單的地方,平常典吏負責管理。  
















 

穿過宅門,有一道屏門,由四扇轉扇門組成。 跟儀門一樣,只有在重大慶典活動時才開,平時用於擋隔人們視線,屏門上原先繪有秦叔寶,尉遲恭二門神像以鎮宅避邪。 

 

 穿過屏門便是二堂,二堂外懸一聯。 曰: 
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 
其意不言自明,但值得注意的是下聯的“愧”字少一點,而“民”字多一點,意即對百姓要少一點“愧”,巧妙的寓意是中國文字所特有的,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人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一個特點--含蓄。 

二堂是知縣的日常辦公室,知縣每天除上午升大堂​​理事外,多在二堂辦公,處理日常公務,個別召見下級,小範圍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多數的民事案件也常在這裡審理。 這是因為民事案件的審理不需要大堂的森嚴氣氛。  

 

二堂正中屏風上繪有“松鶴延年圖”,這與大堂的“山水朝陽圖”相比,無疑多了幾分生活氣息,案上的令簽也與大堂不同,只有黑色而沒有紅色,表明在二堂一般不判處死刑,屏風上方懸有匾額“思補堂”,原稱“退思堂”,均為退思補過之意。 知縣坐在堂上,抬頭便可見對面屏門上所懸“天理、國法、人情”六個大字,這六個字提醒知縣斷案時要權衡三者,做到合法,合理又合情。

 

  明清時期,民刑案件的審理是分開的,刑事案件在大堂審理,民事案件則在二堂。 在二堂斷案時,知縣通常是給原、被告講一些三綱五常之類的內容,用這些封建倫理道德來教育他們,從而達到化解糾紛的目的,一般很少動用刑罰,除非當事人執迷不悟,頑固不化,單靠說教不能解決問題才用刑。  
































































 

這座古縣衙,位於平遙城內西南部之政府街(舊稱衙門街),坐北朝南,南北中軸線200餘米,佔地面積26000餘平方米。 始建年代無考,據舊縣志載,明清時期都曾有過大規模的增建與改築,始成後來的規模。 衙門外東有風水樓,南有照壁,衙門內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為大門、 儀門 、 牌坊 、六部房、大堂、宅門、二堂、內宅等建築。 中軸線的東西兩側尚有土地祠、戲台、糧廳、督捕廳、牢獄等建築,主從有序,符合封建時代官府衙門前朝后寢的格局特點。 

 

其中大堂也叫公堂、正堂,這裡是知縣舉行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以及迎送上級官員的地方,它是整個縣衙中主要建築物,矗立在高於地面2尺餘的台基地上,顯得雄偉壯觀,二堂在明代叫退思堂,也叫思補堂。 這裡主要是處理一般民事的地方,也是知縣辦公中間臨時小憩或幕僚商議政事的地方,因此,叫作退思堂。 內堂亦稱內宅,知縣不但在此宿居、讀書、辦公,而且有些涉密案件或不宜公開案件也在此審理。 

 

這座古縣衙的主要建築均有楹聯 ,如大堂楹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二堂楹聯“與百姓有緣才到此地”;“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森ㄚ被 的頭像
    重森ㄚ被

    游重森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