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日 攝氏18℃
Reichstagsgebäude Berlin,Germany 晴天
重森ㄚ被離開柏林圍牆-德國駱駝,往柏林國會大廈參觀,路過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德語: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亦稱為浩劫紀念碑。它位於柏林,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羅·哈普達設計,紀念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它佔地19,000平方米(4.7英畝),安放了2711塊混凝土板,在一個斜坡上以網格圖形排列。混凝土板長2.38米,寬0.95米,高度從0.2米到4.8米不等。根據艾森曼計畫,混凝土板被設計產生有一種導致心神不安纏擾不清的氣氛,而且整個雕塑打算代表一個原有秩序因人為因素而遠離人類。初期為紀念碑正式英國旅客印製的2005份小冊子卻說設計代表一種對紀念碑傳統觀念的激烈手法,因為艾森曼沒有使用任何象徵主義。在附加的地下「資訊處」(德語:Ort der Information)列出從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 Sanctuary)得到的所有已知受害猶太人的名字。
紀念碑於2003年4月1日動工興建,在2004年12月15日完成。在2005年5月10日開幕。同年5月12日,開始對外開放。它位於布蘭登堡門之南,鄰近腓特烈城。紀念碑的地點曾是希特勒德國政府大臣官邸。建築費接近2500萬歐元。~部分引文維基百科
德國國會大廈(德語: Reichstagsgebäude),簡稱國會大廈;官方名稱為“帝國國會大廈大會場”,(德語: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aude)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中心區蒂爾加藤區的一座建築。 其先乃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 從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邦大會在這裡選舉德國聯邦總統。 從1999年開始它是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
德國國會大廈位於柏林市中心,體現了古典式、 哥特式 、 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種建築風格,是德國統一的象徵。 由於當時威廉二世的反對,建築上的銘文“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才被鑲上的。 德國國會大廈現不僅是聯邦議會的所在地,其屋頂的穹形圓頂也是最受歡迎的遊覽聖地。 它不斷更新的歷史映射著自十九世紀以來德國歷史的各個側面。 德國統一後,歷時十二年的重建計劃已經改變了德國首都的面貌。 這裡一度是歐洲分裂的象徵,現則是大陸東西兩側的效仿聚會之地。 在這個歷史悠久卻又現代化的城市裡,玻璃與鋼鐵摻雜在十九與二十世紀的建築風格中。
柏林的德國國會大廈建於1884年,由德國建築師保羅·瓦洛特設計,採用古典主義風格,最初為德意志帝國的議會。
1918年11月9日,議員菲利普·沙伊德曼通過國會大廈的窗口宣告共和國的成立。 1933年2月27日大廈失火,部分建築被毀,失火原因不明。 “ 國會縱火案 ”成為納粹統治者迫害政界反對派人士的藉口。 二戰中,大廈遭到嚴重毀壞。
1945年4月30日, 蘇聯紅軍把紅旗插上國會大廈的屋頂,宣布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1961至1971年間,大廈按保羅·鮑姆加藤的設計方案重建。 重建的國會大廈對建築進行了簡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廈圓頂部分。 這座曾位於柏林牆邊界上的大廈內曾辦有“德國歷史問答”展覽。 該展覽遷至德國大教堂中。
兩德統一之後, 德國聯邦議會決定重新遷入國會大廈。 1990年10月3日德國人民在國會大廈前慶祝了國家的重新統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屆全德聯邦議會確定柏林為統一德國的首都,國會大廈則被定為德國聯邦議院所在地。
1994年至1999年,諾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廈最初的規模為藍本設計,對國會大廈進行了重新修建,建成為一座現代化的議會辦公大樓,新建的穹形圓頂供人遊覽。
1994年修復工程開始之前,國會大廈曾成為全歐洲最引人注目的藝術品。 德國聯邦議院於1998年底遷入國會大廈,1999年在此選舉下一任聯邦總統。 現曾讓人爭議一時的穹形圓頂已成為柏林城的新標誌。 ~部分引文百度百科
新建築之節能設計已成為世界建築節能營建之趨勢,並在許多國家立法及訂定節能指標嚴格執行。然而在既存的舊建築中,其耗能之狀況更是驚人,且其數量龐大,因此若能控制或減低舊建築的耗能,才是更重要的工作。德國已在都市更新、古蹟修復及鄉村宅第等各方面積極做出了許多具體之成果。西德1989年統一之後 ,德國東部各大城幾乎都再更新,但其重建及更新速度之快,令人深感德國國力之強盛,絕非浪得虛名。德國在都市更新腳步上的大步邁進及配合世界暖化所做的建設努力,更令人瞠目結舌,反觀國內卻在政治紛擾、建設停滯的情況下,新建築節能及舊建築更新的工作卻在原地踏步,令人憂心台灣建築與世界潮流的脫軌。
德國柏林國會大廈節能設計三部曲
(1)自然採光
重建國會大廈的過程中,大量採用玻璃與天井來取得日光,目的是在白天能不在室內開燈,以最少的能源來達到最大的效用。其設計以玻璃穹頂在建築中央做為採光、供暖與取能策略的主要元素。圓頂的核心位置懸吊圓錐狀之玻璃反光體,從圓頂上方,一直往下延伸到國會會議廳,它有如倒立的燈塔,其運用360片稜形鏡面反射室外明亮的晝光至議場,成為國會會議廳白天主要的照明來源。為避免陽光直射所造成的眩光及熱,除了充分使用具抗紫外線與隔熱效果的複層玻璃外,其又設置360度移動式遮陽板,可自動追隨太陽行進路線而移動,在冬天時陽光角度較低,遮陽板可移至旁邊,讓柔和陽光映照在議場內,這自然採光及活動遮陽的手法勾勒出建築所欲表達的具象及抽象主題:光亮、透明、乾淨、多層次、精準、穿透及政治家與民眾互動性與政治受監督的象徵意義。
(2)自然通風
議場內的通風系統與遮陽設備藉由屋頂上一百組太陽能光電板運轉所獲得的40千瓦的電力運轉來充分使用。室內外空氣可以藉由自動控制的窗戶適時開啟來保持室內外自然對流通風的狀態。而圓錐體可將聚集上層的熱空氣在抽出室外前,透過熱交換機來回收熱源,且引入新鮮空氣,再透過議場地板散逸入室內,成為低速的自然通風。這樣設計不僅提供使用者最大的舒適度,也降低通風設備的能源需求與噪音。
(3)自然地能
德國冬天氣溫平均1.5至12度,夏天也只有18到20度左右,建築消耗的能源,可高達50%以上,因此建築節能設計非常重要,特別是建築的絕緣保溫及設置低耗能的冷暖空調系統。長期以來,德國就不斷在找尋低耗能建築的可能方式,國會大廈利用其所產生的剩餘熱能轉存入建築底下300公尺的地下溫水層儲存,可供未來寒冬時汲取抽出,以提供熱水及暖氣;相同的,寒冬低溫的冰水,則儲存在地下60公尺的地下水層,夏天時汲取以製造冷氣。此種利用自然地能資源循環之應用手法,不但不浪費珍貴天然資源,且對地表環境沒有造成絲毫之影響,更能在所有季節營造舒適環境與節省能源。 ~部分引文台大綠房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