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        攝氏33

台北市大同區台北大橋       晴天

  本來昨天sea food們找重森ㄚ被來大稻埕拍煙火,短短5分鐘的煙火,外加擠滿的人潮,CP值不高故而作罷!

P01.jpg

 

  今天雖然沒有煙火,卻是悠哉悠哉,外加間歇性停雨,重森ㄚ被就從民權西路迪化街口迪化街散策-台北駱駝 ,一路走到大稻埕碼頭,最後再走上台北大橋漫步隨拍。

P02.jpg

 

  重森ㄚ被從台北大橋上,朝著大稻埕碼頭台北河岸音樂季方向,拍下淡水河夜景。

P03.jpg

 

  記得重森ㄚ被走上台北大橋,已經是5、60年前的事情,那個時代每年農曆425日,三重市一年一度的大拜拜,盛況空前,台北大橋交通管制,只准行人徒步。

P04.jpg

 

  當時重森ㄚ被還是孩提時代,先父帶著我走過台北大橋,被那美麗壯觀的花樑鋼橋所震撼,當時台灣的時空環境將花樑鋼橋拆掉,現在只能留在記憶裡,相信現在的台灣人來看到拆毀消失的歷史,會覺得很扼腕!

P05.jpg

 

  對台北大橋的另一個記憶應當是初三的時候,我們的英文老師宋進英先生,他也是延平中學的副校長,戰前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帶著一副圓形黑框的眼鏡,每天騎著腳踏車從大直住所到建國南路學校來。

P06.jpg

 

  宋副校長跟著我們說,他學生時代在淡水河寫生,那個時候台北大橋還沒蓋,還是很美麗自然的景況,天啊!重森ㄚ被只能憑空想像那個時代,因為他老人家跟先祖父同一個年代的人。

P07.jpg

 

  他教我們英文,記得有一篇課文,開頭就是A policeman on duty…,日治時代的英文都是標準的英國腔教學,重森ㄚ被為他老人家的重音,想到都快噴飯。

P08.jpg

 

  他是大正人(大正年代初生的小孩),那個時期的台灣是歷史上最安定,快速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的年代,已經全面實施國民教育,小孩有受到多元化教育的機會(尤其是家境較好的家庭)

P09.jpg

 

  跟戰後戒嚴時代的聯考制度所養成的教育截然不同,他們從小的學校教育,從勞作、美術、柔道、圍棋、農作、音樂、劍道、野球…都有接觸,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充滿自信坦率實事求是。

P10.jpg

 

  有時候還有門戶之見,記得有一次上課跟我們說,當時的台北市長是高玉樹,他是早稻田大學畢業,程度比他們東京大學差,只是他敢冒險提著腦袋選市長…

P11.jpg

 

  明明是來台北橋上看淡水河夜景,重森ㄚ被談到樓歪掉…,現在引文維基百科,細數台北橋歷史。

P12.jpg

 

  臺北大橋的前身可追溯至清領時期,於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正式動工。1889年(光緒十五年)8月,由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完工,連結了三重埔(今三重區)與臺北大稻埕埠頭。依據日人伊能嘉矩的記載,原本設計為鐵橋,礙於經費不足只好改為木橋。橋上鋪設鐵路軌道,兩側有人行道可通車馬。北岸特設鐵製旋開橋,可隨時懸放便於船隻通行。 由於木橋樁柱經常受到水浸,所以需要定期維修。

P13.jpg

 

  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稱該橋為淡水橋,並於1896年進行修繕。1897年(日明治三十年)8月初,颱風侵襲臺北導致淡水橋斷裂。臺灣總督府決定修改鐵路路線改由橫跨新店溪,經萬華、板橋與樹林再跨大漢溪南下。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舊鐵道拆除,新鐵道與淡水河鐵橋興建完成,正式結束三重埔的鐵路歷史。淡水橋在當時是大龍峒和大稻埕一帶的重要轉口港,並帶動周邊欠發達地區的繁榮。

P14.jpg

 

  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稱該橋為淡水橋,並於1896年進行修繕。1897年(日明治三十年)8月初,颱風侵襲臺北導致淡水橋斷裂。臺灣總督府決定修改鐵路路線改由橫跨新店溪,經萬華、板橋與樹林再跨大漢溪南下。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舊鐵道拆除,新鐵道與淡水河鐵橋興建完成,正式結束三重埔的鐵路歷史。淡水橋在當時是大龍峒和大稻埕一帶的重要轉口港,並帶動周邊欠發達地區的繁榮。

P15.jpg

 

  1920年9月4日,淡水河暴漲造成橋樑受損。1921年(大正十年)2月,總督府決定放棄再興建木橋,並著手重建適合現代車輛通行的鐵桁架橋。竣工後,於台灣時間1925618日上午十時舉行通車典禮,仍保留舊名臺北橋。台北橋也成為台北八景之一的「鐵橋夕照」所在地。

P16.jpg

 

  1960年,台北橋鏽蝕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決議拆除舊橋,重建一座新橋,並於1966年720日動工。

P17.jpg

 

P18.jpg

 

P19.jpg

 

P20.jpg

 

P2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森ㄚ被 的頭像
    重森ㄚ被

    游重森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