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 攝氏34℃
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 晴天
重森ㄚ被今天一大早搭高鐵趕到高雄左營站,與國藝之友們會合,轉搭接駁的遊覽車前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副總監為我們導覽四個室內表演廳院,台前台後為我們詳盡解說。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英語: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位於臺灣高雄市鳳山區,是全球最大單一屋頂綜合劇院,擁有亞洲最大管風琴,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文化硬體建設,也是南臺灣唯一一座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由文化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負責籌備規劃興建,完工後納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負責營運。
主體建築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設計,包含四個室內表演廳院,分別為2236席座位的歌劇院、1981席座位的音樂廳、1210席座位的戲劇院與434席座位的表演廳,南側設有戶外劇場與都會公園中央草坪連結,可容納3萬人欣賞戶外演出活動。
音樂廳設置擁有9085支發音管的管風琴,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管風琴,由德國克萊斯公司打造。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被英國衛報讚譽為「有著史詩般場景的地表最強藝文中心」。
衛武營原為中華民國陸軍設在南臺灣的新兵訓練中心之一,自1979年裁定不再作為軍事用途後,營區單位開始相繼遷出。
2003年,正式變更為公園用地,並以都會公園、藝術中心與特定商業區三體共構的方式重新開發,藝術中心則成為新十大建設的一環。整個園區66.6公頃的土地中,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涵蓋其中的10公頃,10公頃作為特定商業區,其餘區域則建設為衛武營都會公園。
2005年11月24日,行政院核定籌建計畫,預計興建期程至2009年。
2006年3月15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設置要點』,成立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任務編組)。
2007年3月,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的設計得到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首獎。
2007年4月4日,行政院同意展延興建期程至2012年12月。
2007年9月1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正式掛牌運作,依8月30日發布之「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暫行組織規程」成立,為文建會所屬機構。
2010年4月7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正式動工。
2012年2月1日,行政院同意展延期程,預定2014年12月完工啟用。
2012年5月,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上級機關「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籌備處成為文化部所屬四級機構。
2013年5月22日,立法委員提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要求北、中、南各一座場館。
2014年1月13日,行政院同意展延期程,預定2015年5月底竣工,10月底開始營運;1月29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制定公布;4月2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成立,4月7日第一屆第一次董事會議通過由簡文彬擔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首任藝術總監。
2015年1月1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立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準藝術總監簡文彬擔任召集人;5月4日,行政院同意展延期程,計畫2016年4月底試營運,但並未如期完工。
2017年1月1日,景觀園區部分開放;1月24日,行政院同意展延期程,籌建計畫預計2019年6月底結案;10月31日,工程報竣。
2017年12月6日,獲得2017 Idea-Tops Award(艾特獎)數位建築獎。
2018年4月13日,於英國倫敦舉辦啟用前媒體及文化界見面會,由準藝術總監簡文彬及建築師法蘭馨·侯班向歐洲藝文界及建築界人士宣告衛武營即將揭幕。
2018年9月10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正式由文化部移交予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解散;文化部所屬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於當日正式裁撤,並提前於8月31日舉行卸牌典禮,象徵成立11年的籌備階段性任務完成,功成身退;原籌備處園區辦公室成立文化部文化設施工程管理組。
2018年10月10日,於音樂廳、戲劇院及表演廳等3廳院舉辦《衛武營入厝》敦親睦鄰演出。
2018年10月13日,正式開幕啟用。
2018年12月3日,獲得2018 New York Design Awards(紐約設計獎)。引文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