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25日          攝氏26    

新北市新店區新店路69號      晴天

P01.jpg

  重森ㄚ被利用今天陽光普照的好天氣,從新店捷運站出口沿著新店老街(新店路),兩旁的賣菜攤販和古老商店,雖然不若早期多不過還是有懷舊遺風。

P02.jpg

  過碧潭吊橋頭不遠,左側一家古早麵攤還不錯吃,重森ㄚ被還特地空著肚子來這裡用早午餐,有機會大家可以試試看!

P03.jpg

  用完早午餐重森ㄚ被走道新店老街的盡頭,跨過堤防便是新店渡渡口。

P04.jpg

  新店溪的渡船歷史開始於清光緒 7年(西元1881年),當初碧潭吊橋尚未興建,早年新店渡是進入灣潭、直潭、塗潭、屈尺以及安坑等山區的交通樞紐。

P05.jpg

  40年代,新店溪中上游計有挖仔渡、新店渡、直潭渡、小粗坑渡、灣潭渡、塗潭渡、礦窯渡、小坑渡、廣興渡等九個渡口,溝通兩岸的交通與人民生活,後因交通建設的陸續完成,民眾轉而依賴更便利的運輸方式,渡口逐一凋零,如今新店渡為新店溪流域僅存的人力擺渡渡口,深具地方文化特色。

P06.jpg

  一趟百年輕舟橫渡,古老的渡船,辛勞的擺渡人,綠波盪漾在滿山青翠之間,何等逍遙自在。

P07.jpg

  有些年長的朋友受早年課綱影響,可能只知道中國的長江跟黃河是浩瀚江河,因而不削去了解或漠視淡水河系灌溉整個台北盆地,是養育他們的母親之河,殊為可惜!

P08.jpg

  新店溪由南勢溪及北勢溪匯集而成。流淌至景美附近,又加入古稱景尾溪的景美溪,最終在萬華與江子翠之間與大漢溪相會,化身為淡水河。這條蜿蜒漫長的溪流,橫亙在肥沃的土地上,灌溉了新店、景美及臺北市東半部的農田,也與居民共同創造出獨特的交通與生活模式。

P09.jpg

  新店溪附近的居民往往依賴船筏通行溪流兩岸,或順流而下、航行至集散貨物的大稻埕。新店溪設置渡口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81年,不過居民真正開始以船筏渡河的時間,或許要再早一個世紀。那時,漢人逐漸將墾殖的目光投向臺北東南緣淺山地區。

P10.jpg

  當時的渡口分為「義渡」與「民渡」,主要取決於過路費的有無。1887年巡撫劉銘傳本欲將民渡均改為義渡,但受限於困窘的財政,未能達成目標。到了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則將「渡權」收歸街庄役場,有的渡口由街庄役場自行聘雇船夫經營,有的則以每年公開招標的方式,將經營權委託給民間的擺渡業者,街庄役場僅收取權利金,而這也成為街庄役場的重要收入。

P11.jpg

  1932年的《臺灣新民報》便有一則報導,厲聲質疑每年坐收1,650圓巨額權利金的新店庄役場,為了擺渡帶來的收益,而不願為當地安坑的居民架設橫跨新店溪、通往臺北市區的吊橋。

P12.jpg

  後來有人統計新店庄12處渡口的權利金,雖然每個渡口繳的錢有高低之別,但加總起來十分可觀,高達4,979圓。以當時中產階級約40150圓的月收入看來,這金額能養活近百個家庭。

P13.jpg

  高額的權利金也代表擺渡的收益並不差。1930年代,安坑的居民約有6千人,往來新店溪兩岸都得仰賴擺渡,擺渡生意自然好。不過,這也不是一項輕鬆、毫無風險的工作;1927年就曾有一名40歲的船夫林秀,不小心跌落溪中,被大水沖走。

P14.jpg

  然而,船雖是安坑居民習以為常的交通工具,但在他們眼中,付費的渡船始終比不上免費的橋梁。尤其洪水來時,渡船無法行駛,交通斷絕,極為不便。所幸,他們架橋的心願終於在1937年實現。

P15.jpg

  這座由地方人士極力促成的吊橋名為「碧橋」(即今日的碧潭吊橋),由任職於臺北州內務部土木課的技手江石定所設計,是全臺第一座由臺灣人設計的吊橋。而且人車皆可通行,大幅改善了安坑的交通條件。

P16.jpg

  從今日僅存的新店渡看來,道路、橋梁建設確實取代了渡船,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不過,當1937年碧橋建成後,庄役場的權利金或許少收了一點,卻沒有資料顯示大半的渡口立即消失,廢渡的情況主要出現在戰後。這可能是因為一座吊橋並不能改善整個地區的交通,灣潭、粗坑、直潭等地的居民依舊藉由擺渡往來。

P17.jpg

  新店渡這個現今全臺僅存的擺渡渡口,可說是地方政府為推展觀光、保存擺渡文化,刻意留下來的渡口。雖然政府在灣潭的渡口附近規劃了一條文學步道,但相較被絡繹不絕的遊客圍繞的碧潭吊橋與橋下的鴨子船,新店渡仍顯得有些寂寥。

P18.jpg

  在許多人眼中看起來不夠有觀光潛力的新店渡,實際上不只保存了擺渡文化,也維繫起當地人最熟悉的交通模式。如果說,橋搭起的是不同地區之間來往,那麼,擺渡串起的就是以擺渡為中心的社會網絡。在這個網絡中,主角不是遊客,而是一些習慣坐船往返新店溪兩岸的老居民。

P19.jpg

 

P20.jpg

 

P21.jpg

 

P22.jpg

 

P23.jpg

 

P24.jpg

 

P25.jpg

 

P26.jpg

 

P27.jpg

 

P28.jpg

 

P29.jpg

 

P30.jpg

 

P31.jpg

延伸閱讀: 全臺僅存的人力擺渡口—新店渡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森ㄚ被 的頭像
    重森ㄚ被

    游重森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