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5日 攝氏27℃
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商圈 晴時多雲
由於九份依舊保留著日治時代的舊式建築,其主要的景觀聚集在基山街,是九份最熱鬧的街道,各式小吃芋仔蕃薯、九份第一家茶坊及九份文史工作室都設置於此,還有觀景台可以看九份的海景;豎崎路是特殊的丰字道路,為九份的直向道路,絕無僅有的階梯路上有很多觀景茶館;輕便路上則有許多九份民宿,還有九份金礦城懷舊壁畫。
繁榮熱鬧的九份老街,有的人會認為,這樣的九份太雜太亂的,失去了九份的原味,有的人也認為,這樣的九份才是熱鬧,才能帶動經濟觀光。無論你認為如何....現在這就是九份的樣貌,即使變了樣,即使不復以往,九份,仍是九份,仍是移不走的一個地名。她無法為自己改變什麼,只能等著人們附諸於她身上的各式價值是好、是壞,她概括全受。
在九份老街裡商店林立、假日遊客湧進造成雍塞不便。關於九份,被批鬥的已經太多了,但來到這裡的我,還是遊玩的十分愉快,或許選擇非假日,或許和旅伴的玩興一致,或許或許…旅程中,總是有很多原因造就了愉快或不愉快,端看當時每個人的心情囉!
五番坑口開鑿於昭和2年(1927年),當時由坑口運出的礦土是利用高空輸送管接到山下搗礦場(原頌德活動中心旁)搗碎,坑口前也有輕便鐵路通過,原為日人經營,光復後則由九大公司承包。民國60年(1971年)礦山全面停採,為保護居民及遊客的安全,已封閉全部礦坑。其前方有一塊遊憩的小型社區公園平台可供觀賞八斗子海景。
照片中右下方即為輕便路,(輕便車)也就是由人力所推動的台車,是當時九份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往東可以穿過雞籠山隧道,到達金瓜石;向西,則可抵達瑞芳,太平洋戰爭結束後,各項建設日益發達汽車路日漸取代輕便路成為主要的對外聯絡道路,所以昔日的輕便路也只有在回憶中才可以看到當時熱鬧的景象。
九份在淘金第2次黃金時期後,豎崎路為主的人力運輸方式已不敷使用,所以輕便路在1931年開通,當時原是鐵道,輕便車通行於鐵道上,由人力推動,可載人也可載物。
往西可到瑞芳,往東穿過雞龍山隧道到金瓜石,原九份聚落內的貨物補給賴以庚仔寮港(現瑞濱漁港),輕便路通軌後便轉移至瑞芳。輕便車小鐵路於 1954 年拆除時,緊鄰戲台口的車站自然消失,由此至頌德碑段,不但路途平坦且視野開闊,為極佳的觀景點。
輕便路的地理位置與汽車路及基山街平行,西邊與汽車路交會,往東前進到大竿林地區與基山街會合後,一直往東前進,在霞海城隍廟與汽車路再度交會。輕便路是九份「丰」字形道路中,橫向位居中間的重要道路之一。
九份開始出現第2次「大著金」熱潮時,過去傳統以豎崎路及保甲路為主的人力運輸方式已不敷使用,所以顏國年成立「瑞芳輕鐵株式會社」,鋪設「瑞芳輕鐵金瓜石線」,全長3.7英哩(約6公里),在昭和6年(1931年)11月完工通車。輕便鐵路只釘枕木與輕鐵軌,沒有舖設石子,而且只有單線,除了停車站外,中途未設會車道。這條由輕鐵軌所鋪設的鐵路,軌道上面是可載人也可載貨物的「輕便車」,由人力推動通行於鐵道上,就是目前「輕便路」的前身。所以「輕便路」以前的舊稱為「輕便車仔路」,意思就是「輕便車通行的道路」。
輕便路極盛時期,熱鬧程度不亞於基山街,但兩者仍有差異:輕便路主要是以「交通」而熱鬧興盛,基山街卻是以「商業」而熱鬧興盛。戲台口週邊,輕便鐵道通車後,車站就設於旁邊,集交通、商業、娛樂於一身,更加熱鬧。
臺灣光復後,九份地區的交通建設,由新開拓的汽車路逐漸取代輕便路成為主要對外聯絡道路,於是這條「瑞芳輕鐵金瓜石線」在民國43年〈1954年〉拆除,總計使用了23年。留下的空地,舖設柏油之後命名為「輕便路」。路寬可供車輛通行,部份路段可雙向會車,但不再是交通要道。這邊多數是住家與民宿,商家與觀光人潮沒有基山街多,但可以看到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建築。由於基山街一店難求,所以一些特色店面逐漸朝著輕便路發展。PRO達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