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7日 攝氏25℃
台北市家中好岝 陰天
可能現在的台灣人,每天吃又香又Q的蓬萊米視為理所當然。殊不知在不算遠的100年前,臺灣人吃的是在來米。在來米的黏度低,吃起來味道不香、口感不佳,一年一穫,產量不豐。
我們常說「頭頂臺灣天、腳踏臺灣地、吃臺灣米、喝臺灣水」大家知道嗎? 我們平常吃的台灣蓬萊米,是誰研發出來的嗎?答案是「磯永吉」教授。他是一個非常typical明治人(明治年代出生的人),做事嚴謹認真,對下輩雖然很嚴,卻也有寬大的地方。
被稱為臺灣蓬萊米之父的磯永吉教授,在臺灣居住47年期間,為臺灣農業研究和稻米品種改良貢獻卓越。磯永吉先生雖然跟八田與一先生一樣,都是日本籍;但他們都是真正愛臺灣的正港臺灣人。
1886年11月23日,磯永吉先生出生於廣島縣深安郡。
明治44年7月於東北帝國大學農學科(公元1918年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畢業。
翌年來台,任職於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擔任技手工作。
1914年(大正3年)升任技師,並於大正8年前往歐米各國留學,學習農產品改良技術。
大正14年年底,又到中國南部、香港、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爪哇等地考察農業。回台後曾擔任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臺北帝國大學助教授。
昭和3年以研究員身分再度前往歐米各國留學,並取得農業博士學位。
昭和5年升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1921年2.台北廳農務主任平澤龜一郎及技師鈴田巖、磯永吉在竹子湖試種,〝中村種〞。其後,原種田稻種的育成與栽培技術的改進,大都由當時服務於台北帝大(台大)農藝系的磯永吉博士負責,所以台大校園農藝系內有一塊蓬萊米試種區,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前面也有一塊地是屬於事務所做為實驗之用,蓬萊米在台灣試種成功,磯永吉博士功不可沒。1926年5月5日試種成功的梗型水稻,參加日本人在台北鐵路旅館召開的日本米谷會第19次大會,獲得台灣國稻米改良競賽第一名。當時磯永吉博士提出以「蓬萊米、新高米、新台米」來稱呼台灣種植的日本引進稻所生產的米,當時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以台灣為蓬萊仙島而命名為「蓬萊米」,從此以後,在台灣種植的梗稻就被通稱為「蓬萊稻」。而磯永吉博士也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
有(磯小屋)暱稱的舊種子研究室(育種準備室)所在地
由右至左前三人分別是:磯永吉教授(白衣)、大島金太郎(立者,臺北帝國大學教授兼理農學部長,另兼任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長)、末永仁(台中65號育成者),左側兩人則為磯永吉教授的學生。
日本治台以後的台灣稻米改良的歷史。根據記載,古早時期原住民從菲律賓群島、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引進了大量的「陸稻」(編按:即旱稻, 較一般水稻更具抗旱能力)種植,已有300年的歷史。台灣在1895年中日戰爭(編按:指甲午戰爭)失敗後割讓給日本。日人來台時之稻米都是「秈米(在來 米)」,品種繁雜、品質粗劣,多混雜「紅米」、「黑米」及「稗子」等而且產量很低。
為解決此問題,日人首先把台灣的在來稻進行就地純化品種的工作,作為稻育種的第一個步驟。把原來的1,000多個品種,限定只能種植400種,最後選出 266個在來稻,做為台灣米改良的基本品種。1912至1925年,日人致力於稻米的改良,以輸出台灣米到日本國內為目標,因為稻米的品質已大為改善,而 產量也提高很多,向日本輸出的稻米數量也逐年增加。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他們進行「日本型稻」的引種改良試驗。
在磯永吉博士主導下,在1924年進行日本稻「龜治」與「神力」間之雜交,經過一系列的選拔工作,在1936年選出產量高而食味良好,而能在台灣1年栽 培兩次的品種「台中65號」 (據查「臺中65號」育成後,再取代「嘉義晚2號」被推廣,稻熱病被害情形才顯著減輕,奠定臺灣梗稻栽培之基礎。在屏東平原一帶,因「高雄10號」的耐病 性極佳,乃與「台中65號」同時推廣。)等適應性廣的稻種,推廣給台灣農民種植,因此台灣的日本型稻米不但可供台灣島內食用,而且輸出到日本的米量也大為 增加。
在1900年的台灣稻米每公 頃的產量為943公斤,到了1926年提高為1,565公斤/公頃,到了1938年變成2,242公斤/公頃,總產量為1,402,414公噸的最高紀 錄。從日人剛來台之1900年到1938年之38年期間,台灣的稻米生產增加了5倍左右。戰後由於台灣研究人員繼續稻種改良結果,在1976年的稻米產能 提高到271萬公噸,創歷史最高的紀錄。
磯永吉博士在他的回憶錄說,他任農試所育種系主任時,曾針對水稻的改良是否以日本稻為優先或以台灣稻為優先一事,有兩派人員對立爭論不休,他最後裁決以前者為優先,做了方向性的決定。事後想來他的決定是對的,否則的話台灣不會有蓬萊米的產生。
他認為蓬萊米育成及推廣成功要歸功於:(1)他的研究團隊的敬業精神,(2)育種理論的基礎正確,(3)台灣農民的全力配合,(4)加上日本國內消費者 及台灣島內消費者的認同及捧場,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推廣台灣全島種植,沒有這些人全力合作的話,上述的佳績無法達成。
他又回憶說,1926年大日本米穀會第十九屆大會在台北鐵路飯店召開。他在會議中提出,一直稱為「內地米」的日本種應該給它一個適當的名字。他建議從 (1)蓬萊米、(2)新高米及(3)新台米3種中選一個名字。主持會議的伊澤多喜男總督說,台灣有蓬萊仙島之稱,所以決定以「蓬萊米」命名在台灣所育成的 日本型稻,這是蓬萊米的由來。
圖為台灣鐵道飯店,美輪美奐,可惜太平洋戰爭被美軍炸毀,現址成為新光三越站前店
從此蓬萊米變成世界聞名的名詞。新品種蓬萊米除了更可口,獲得消費者的偏愛外,其生產力又比原來的在來米能多收成20%,米價又高出在來米5%~10%。由這些業績來看,磯永吉博士被稱為「蓬萊米之父」是實至名歸。-引文自謝順景博士。
看到已經泛黃的手稿,彷彿可見,有「蓬萊米之父」美稱的日籍農業家磯永吉(Eikichi Iso,1886~1972),當年為了研究稻米育種所付出的努力,這批由台灣大學圖書館所珍藏的手稿,包含詳細的調查紀錄及農業文獻,是目前關於亞洲農業科技史研究最珍貴的史料之一。
請觀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DnjogvRaRg&feature=player_embedded#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磯永吉是少數獲准繼續留台的日本人,擔任台灣省農林廳技術顧問,1957年6月28日才以83歲的高齡退休,返回日本故鄉。他對台灣農業的貢獻良多,其最重要的是成功改良了台灣稻米,培育出新品種稻米「蓬萊米」,新品種更適應台灣風土,使台灣米產量遽增,成為真正的魚米之鄉,因此他被稱做「蓬萊米之父」。他退休返日後,台灣政府為酬謝他對台灣農業無可替代的貢獻,特別贈與三餐足用的蓬萊米,年年不休,一直到他辭世之日為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