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10     攝氏32

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  晴天  

   離開慈濟精舍-匆匆一撇   重森ㄚ被一行,為了待會兒還要趕去花蓮吉安的慶修院,接著下午6點前再趕到花蓮火車站搭回台北的太魯閣號,還是趕趕趕,熱誠的長官又帶我們來到太魯閣國家公園。

 

   長官停好車,要聯繫國家公園做簡報,重森ㄚ被懇辭從簡,實在時間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奢侈的,只得感謝太魯閣公家公園為我們準備的牛皮紙袋資料(照片中手提)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於19861128日正式成立,位於太魯閻口的北側,管理處內設有遊客中心,有會議室、多媒體簡報室、餐廳、旅遊資訊館、生態展示館及泰雅文物展示館等,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相關資訊及自然人文。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最早的國家公園之一,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227日,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成立。。19861112日公告計畫,198611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台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另外,園內的高山地帶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太魯閣或大魯閣(Taroko)一詞原為三個太魯閣族(原歸類為泰雅族之一支賽德克亞族)部落名的合稱,分別為太魯閣(德路固)部落(Truku)、道澤部落(Teuda)和德奇塔部落(Tkdaya),後來皆認同Truku Truwan為三個部落的共同居住地、祖居地,遂自稱為「太魯閣族人」Seejiq Truku,其原音為德路固Truku,爾後在日治時期時轉為太魯閣「Taroko」,兩者皆同音。

   記得重森ㄚ被上次來這裡的時候是在1969年,時間過得好快都已經43年,一切都改變好大,記得當時來到太魯閣,還沒有太魯閣國家國管理處照片中這塊台地,19371227日,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成立,隨著太平洋戰爭結束而不存在,19861128日才再成立太魯閣國家公園。

   寧安橋長達八十二公尺,是當時台灣最長的單孔橋。周圍山林環繞,景觀美不勝收,附近 有一座不動明王廟。不動明王廟的來源眾說紛紜,有的說早在日本時代就已經存在,也有 人說是原住民山胞害怕地震,所以蓋了不動明王廟來鎮山,另一種說法是中橫開建時,天王橋 遲遲無法完工,直到不動明王託夢將廟蓋在橋下,天王橋才完工。姑且不論傳說如何,將廟建 在橋下,在台灣是少見的做法,經過不動明王廟時,可以特別留意這個不一樣的廟宇。

   此趟還好有美麗女長官開著車,匆匆來到寧安橋下的不動名明王廟,據說不動明王是佛祖的化身,在日本時代就存在的廟宇,因為身藏在 橋底下,沒有經由長官介紹還不會知道這各地方原來是太魯閣裡面最具神奇的一個景點。

   此地為台灣的十大靈場之ㄧ,許多求道人士常到此修行,此地的不動明王更是靈驗無比,每每到此都會遇到許多人在求籤問普。

   廟旁更有比市面上任何礦泉水還優的生命之泉,終年溫度都低於6度,有什麼比神泉更吸引人,大家隨手便裝了一瓶及飲。

   到處都是怵目驚心的土石流,自然的力量是可怕的,如何與大自然相處,保衛台灣的國土...

   長春祠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之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距離太魯閣口2.3公里處,係為了奉祀當年闢建台八線中橫公路的施工過程中,不幸因公殉職的212位榮民靈位。由於中橫公路工程艱鉅,時有傷亡,當時的台灣省公路局為了告慰英靈,於是在1958年,擇定公路對岸的湧泉水瀑上方築祠。

   長春祠的建築採中國古典唐代亭台樓閣風格,並依照附近地勢嵌入山壁之間,精巧而莊嚴。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飛瀑直瀉而下,終年不歇,形成「長春飛瀑」,為中橫公路的一處盛景。周圍具環形步道,可飽覽峽谷及曲流風光。祠後有一石梯,高380階,可通往觀音洞,而祠下方的飛瀑,是由於河水不斷的撞擊、掏挖坡腳,使邊坡呈平行的方式後退。

   長春祠步道從中橫公路舊道長春橋頭循階而下,沿著山壁鑿出的小徑至長春祠。步道延伸到長春祠正後方,垂直的山壁開鑿出「之」字形陡急而上的階梯,此段步道被稱為「天梯」。循天梯直上,先到達觀音洞、再經太魯閣樓和鐘樓。鐘樓是步道的最高點,登上鐘樓,居高臨下,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公路、車輛。從祠前眺望,立霧溪在此上下游作了3個超過90度的彎曲折轉,在地理學上稱為「曲流」,而長春祠就建在曲流的攻擊坡頂點上,因此剛好成為觀賞曲流地形的最佳地點。

   由於此地屬大理岩與石英片岩交錯出現的地質,不斷受到應力作用而形成破碎岩層,極易崩塌。1987年溪溝峭壁發生嚴重崩坍,落石擊毀祠旁涼亭,1997年後才再度整建通置及亭閣,恢復入祠參觀。

   同樣的長春橋,一別就是43年,改變很大,四處看到的都是426,台灣要調適的好像還很多

 《臺灣總督府第四十二統計書》,出版於 1940 年。從這張地圖(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85048774851​239&set=a.100480156641435.​789.100000383537498)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時臺灣已經存在好幾條橫貫公路了。最北邊的一條由角板山通往宜蘭,正是當今 7 號公路 (北橫) 的路線;第二條由谷關通往宜蘭,正是當今 7 甲公路的路線;第三條由霧社越過合歡山通往太魯閣,是當 14 甲加上 8 號公路東段的路線;最南邊的一條由六龜越過關山 (山岳) 通往關山 (聚落),不正是當今 20 號公路 (南橫) 的路線嗎?那麼,榮民辛苦開鑿的公路在哪裡?

   首先,由梨山到大禹嶺這一段公路,應為戰後開闢無疑。再者,比較下面兩張圖片,我們不難看出戰後的隧道淨空比戰前還高。換言之,在戰前既有的路段上,榮民確實提高了路線標準。我們不應漠視榮民的努力,但也不該把開闢橫貫公路的功績全部攬在他們身上。

   回到國家公園的話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府擱置對於國立公園的經營。遺憾的是,臺灣的國立公園並沒有隨著戰爭結束而重新開張,就此消失四十多年。直到 1980 年代,臺灣再度把這幾處消失的國家公園喚醒。然而,這四十年正好是臺灣生態被快速破壞的時候。歷史沒有如果,但不禁令人遐想:假如國家公園沒有消失四十年,觀音山就不會變成亂葬岡、梨山也不會被開墾地滿目瘡痍了。(文章引用: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5211059) Chiaman Lee

   下面這張圖片擷取自紀錄片《南進臺灣》,可看到「國立公園候補地大タロコ」的界碑。「國立公園後補太魯閣」是1935(昭和10)1937-10-26核定為止,後補時間約3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森ㄚ被 的頭像
    重森ㄚ被

    游重森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