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攝氏32℃
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148號 晴天
重森ㄚ被在奇業檜木館-花蓮風味餐 用完午餐,很幸運地由在地美麗的長官充當導遊兼司機,為著趕下午6點的太魯閣號回台北,短短180分鐘我們趕花蓮市北部的柴魚博物館、慈濟精舍、太魯閣三個景點,以便騰挪出時間到花蓮市南方的吉安鄉慶修院參觀。
我們從花蓮市區進入,由台九線 ( 211.3 公里處) 『花蓮教育大學』前一路口(華西路)進入,進入華西路後就一路直線沿著左邊的機場圍牆直行,到路底後沿著路標(193縣道)左轉,下行約300公尺,一商店轉彎處左轉約100公尺即可達 。
來到七星潭,開車還未進入海岸邊前,會看到七星柴魚博物館的醒目標牌,原來這座博物館提供免費參觀,除了可以探索柴魚文化外,還有DIY體驗,販售魚類製品、紀念商品等,而館外棚區則有熱食餐飲,令人垂涎。
「鰹魚為花蓮水產大宗,每逢孟夏,其魚大至,一網可收二萬餘斤之魚」,「花蓮文獻」中是如此記載著太平洋戰爭後的漁業盛況。柴魚博物館的創辦人余宗柏,二十多年前帶著一身的漁產製作技藝,與好友從三棧來到了漁業盛豐的花蓮七星潭,靠著專精的柴魚製作經驗,開始了他們的事業與生活,在當地成立了柴魚工場。 一腳踏進充滿暖意的柴魚工場,迎面而來的是陣陣煙霧、燻魚香氣,終年因燻煙而呈現焦黑的斑駁、低矮建築體。忙進忙出的工人、魚車,是多年來柴魚工場的風景寫照。當年日本人也慕名來此選貨出口,極盛一時!
民國七十年代後期,余宗柏先生因專心食品的研發與管理,漸漸的淡出工場,民國九十一年七月,柴魚工場也在好友正式宣佈退休下走入歷史,從此「七星柴魚工場」這名詞,成為七星潭居民茶餘飯後的回味話題了。
余老先生為了讓歷史得到見證,讓當地居民有個聚會、回憶場所,也為了讓更多年輕朋友了解台灣這與海共生的海洋民族性,2003年夏開創了七星柴魚博物館,也為花蓮地區增添新的文化風采。
花蓮新城鄉—七星潭,是全縣唯一縣級風景區,分別接連太魯閣、東海岸與花東縱谷等國家風景區,近年來更在花蓮縣政府的規劃建設下,成為熱門的觀光休憩景點。七星潭位於花蓮縣新城鄉東邊,是受大陸板塊與歐亞板塊造山運動擠壓的縫合線,所形成的一處美麗的月牙形海灣。七星潭原指現空軍基地、花蓮機場及花蓮教育大學一帶,因斷層而造成許多大小不等的湖泊,其中有七個沼澤池比較大,所以稱為『七星潭』。一九三六年日本人為了要在此興建『沿海飛行場』,將一些沼澤予以填平,而當初遷徙到海灣處的民眾,因習慣自稱為七星潭居民,外人便稱此海灣為七星潭。
定置漁業俗稱煙仔占,是一種長期將網具固定在三十至五十公尺的沿岸海域,利用潮汐漲落方向與魚群不會後退的特性,將魚網佈置成開敞的三角形,並將漏斗狀的網袋放置其中,因入口處窄小洄游路徑被遮斷,一旦進入就很難逃出了。
七星潭位於花蓮縣新城鄉東邊,是受大陸板塊與歐亞板塊造山運動擠壓的縫合線,所形成的一處美麗的月牙形海灣。七星潭海域因位於黑潮洋流帶上,大量追隨浮游生物之長程洄游肉食性魚類,順流群聚於此,帶動了柴魚的燻培技藝興盛。早期七星潭漁民捕魚方式稱為「牽罟」,也就是乘著竹筏出海撒網,再由人力拉拔上岸方式捕魚,直到後來才改為設置定置魚網的作業方式。
目前花蓮七星潭有德燕、嘉豐兩家漁場在經營定置魚網的捕撈作業,除了國曆七至十月間為休漁期外,每天的清晨六~七點以及傍晚的四~五點,在七星潭的海岸邊都可以觀賞到定置漁業在近海撈捕季節性的魚類。
七星潭社區人口將近一千人,約有一百七十幾戶;居民的組成有原住民、本省籍人士、外省籍退伍榮民…,族群呈現多元風貌。其中本省籍人大多為宜蘭漁民的後裔,日治時期先民從宜蘭捕魚至此,發現「七星潭」漁獲豐富,因而定居下來。外省籍退伍榮民大都為民國七十年左右由鄰近的空軍基地、海防班哨退伍,並娶原住民為妻在此落地生根。早年的平埔族人(加禮宛人),後到的泰雅人也陸續先後加入「七星潭社區」這個大家庭中。本社區人文風土自成一格,非常值得我們去探究和了解歷史上族群融合的軌跡,或記載、或口述、或錄像….,是人與人、人與大地共存共榮最真實的見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