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7                   攝氏15
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26號淡江中學內     晴天
   馬偕博士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長成後擔任長老教會的牧師,1872 年來臺傳教, 娶妻張聰明,1901 年逝世於淡水,享年57 歲,葬於淡江中學校園中。淡江中學校園景色清 幽,為莘莘學子向學之地,現有警衛管制校門,閒雜人等不易進入,校園內的淡水女學堂及 八角樓兩幢由傳教士設計的建築物,和傳教事業息息相關,富歷史意義及建築藝術價值。


   馬偕墓園位於淡江中學校園一隅,穿越一座紅磚圓拱廊道,鄰近體育館及學生上課的教 室,就可看見以七里香綠籬為界,在西北方向開闢一約200cm 寬的白色小木門,由入口處可 見一座高聳直立的方尖碑,即是馬偕墓。目前園內有大大小小的墓共38 座,且園中種植有榕、 樟、楓、重陽木及山櫻花數株大喬木,均枝葉茂密,樹冠開展成一把大傘,成為視覺注目的 焦點,周邊


   配合種植小灌木,包括七里香、聖誕紅及變葉木等樹種,而草地植被更是綠意盎 然生長良好,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視覺景觀佳,但日後或可就園區植栽樹種做一整體規劃, 選擇適合之原生樹種。


   馬偕墓園位於一處地形起伏不定的山丘上,西北方入口處略低,東南方略高於入口處不 及盈尺,地形變化有趣,更因馬偕墓經多年多人仰慕參觀,竟使中央略低陷形成一自然走道, 增添園區內地形視覺變化,豐富多變的視覺效果。園內墓群均為石構造,但其所使用的材質 則包括青石、大理石及表面粉飾洗石子等不同材質構造,由現場觀看整座墓園,墓的本身整 體保存完好,僅少數幾座有裂縫產生或佈滿青苔,大體來說是保存非常完整的,顯示是有專 人定期打掃的結果。


 馬偕是加拿大人,他的父母來自英國(蘇格蘭),而他的教育也主要完成於英國,他的人生一半以上,在臺灣度過(1872-1885;1898-190總計二十六年),他的主要根據地在淡水,更遠征宜蘭、花蓮,他的足跡踏遍北臺灣,他的恩澤被惠漢人、平埔族與原住民。他是一位付諸行動的宗教家,他更是一位付出而不求回饋的哲人,他把台灣當作自己的家,他娶五股坑臺灣女子為妻(張聰明女士),他的兩位女兒也下嫁臺灣人(長女馬連嫁與陳清義牧師) (次女以利嫁與柯維恩),馬偕是臺灣女婿,馬偕是臺灣的親家公,馬偕死後葬在今淡江中學校園內,世界上校園兼具墓園的例子不多,淡江中學就是其中一例,淡江中學以埋葬馬偕為榮,馬偕生前特別交代,死後要葬在臺灣,他並且要求在其墓園周圍要砌一道牆,即使是矮矮的一道牆,好與其他的外國人牧師區隔,因為他自認是臺灣人,是不同於其他的「阿卓仔」(指尖鼻子外國人)


   馬偕他能夠說流利的閩南語,他在傳教中,曾被丟石頭、吐口水,中法戰爭、日軍侵台,更是殘害教會無數..可是他仍然無怨無悔,繼續醫療傳道,三十年間醫活人無數,他率先建立北部西式醫院,一手建立西式學堂,細數馬偕青壯年的功績,準可以列出一張大表,除此之外,馬偕還給了我們一種無上的精神感召,一種永無止境的人文關懷,至今平埔族人,仍有以”偕”為姓,以示感戴愛念之意!


   馬偕是一位牧師,馬偕不是醫師,他沒有受過醫學的訓練,可是他卻與醫學結了不解之緣,他拔牙的技術可是一流的,他一面傳教,一面替人拔牙,所以有人形容他是--拿著拔牙鉗的傳教士,他總共替臺灣人,拔了兩萬多顆蛀牙,與當今的牙醫師相比,是個天文數字。馬偕生前曾寫下:「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在那大浪拍岸的聲濤中,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找到我的歸宿。」為完成馬偕博士生前所願,二○○一年,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墓園追思會上,特地在墓園上種植金絲竹,如今竹林成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