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 攝氏5℃
日本北海道小樽市港町 晴天
離開北海道神宮-北海道駱駝後,重森ㄚ被搭上遊覽巴士來到小樽運河。
代表北海道小樽市的旅遊景點—小樽運河,開鑿於1914年,共花費9年時間於1923年完工,全長1,140公尺、寬20公尺~40公尺。小樽運河沿岸紅磚倉庫鱗次櫛比,印證小樽昔日媲美紐約華爾街的繁榮景象。隨著時代的發展,小樽運河已失去了往日作用,現今作為歷史觀光景點,舊日兩旁的倉庫及銀行,早已變身為餐廳、商店及博物館,向遊人展現當年浪漫風采。小樽運河以淺草橋為起點,沿岸設有全長1,120公尺散步小徑,沿路豎立著記錄著小樽歷史的浮雕版畫、人物紀念碑,隨時也可見街頭藝人獻技,能感受到小樽獨特的小鎮風情。運河兩側63隻的煤油路燈在入夜後、華燈初上,與點亮燈火的倉庫群共同營造出復古的浪漫風情,令人不禁油生懷舊之情。
自1873年在札幌市內發現煤炭之後,小樽成為煤炭輸出的重要商港,因而發展為北海道經濟發展的中心。但是由於小樽地勢多為山地,平地較少,因此在1889年展開填海工程,並在新形成的海岸線外著手興建人工島,為了取得填海的沙土,於是在1914年,在小樽內地開始開鑿運河,成為由港口運載貨物到各家倉庫的重要運輸碼頭。
但是這種靠人力卸載的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被淘汰。加上在大戰後,因為小樽與樺太等地的貿易減少,作為一個物流據點的用途,小樽運河已喪失其功能。日漸廢棄的運河,加上缺乏管理,運河兩端開始逐漸呈現淤積、發臭的情形,一到夏天,淤泥的惡臭成為小樽都市管理的重大問題,這時當地政府就推動填平運河的計畫,逾是小樽市在1965年決定把小樽運河轉換成道路。雖然當時全國各地展開了保留運河的行動,但是運河還是被填平大半,整頓成為現在的北海道道17小樽港線(名港小樽港灣線)。
不過,道路施工開展到運河區時,當工程將矗立在運河邊石造倉庫中一些有礙觀瞻的雜物清理後,意外讓居民重新發現小樽運河景觀的美麗與迷人之處,居民開始認為填埋運河改建為幹道的政策,有必要重新評估與調整,從此,開啟了小樽運河保存運動的濫觴。現在林立著運河的兩岸的倉庫使許多人回想當時。 ~日本見聞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