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攝氏33℃  

台北市仁愛路一段21之33號     晴天

   來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原本是出國前既定的行程,因為工作丟不開而作罷,今天利用周六出來拍拍照。


   東和禪寺位於台北東門外,原稱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由日僧初建於一九0八年,設計者亦為日人入江善太郎。至一九一六年附設佛教學校,供僧侶與齋友的子弟就讀,學習佛教教義及普通常識,一九三五年改名為私立台北中學,戰後再改稱為泰北中學。


    一九三0年在大殿之前建造高聳的鐘樓,目前仍存在,已經整修完成,但大殿及其他古老的建築因曾被軍隊及民眾佔住長期遭到破壞,近年被拆掉了,至為可惜。


    鐘樓的建築深具特色,屋頂為單簷歇山,鋪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二樓內部懸吊一口大銅鐘,為重要文物。外部出挑的平座欄杆,頗富空靈之韻味。一樓用粗面石塊,闢拱門出入,有如城門。

 鐘樓的建築深具特色,雖屬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但細部皆採循章法製作,屋頂為單簷歇山,鋪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二樓內部懸吊一口大銅鐘,外部出挑平座欄杆,頗富空靈之韻味。一樓使用粗面石塊,闢門出入,有如城門。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至二十世紀,形成近代和風建築。


   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最早創建於1910年(明治43年),採日式傳統木結構造形式,1920年(大正9年)重建的大本山別院,本堂與鐘樓,皆為鋼筋混凝仿木構造。 


   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在日本近代建築史的分類上,屬於「近代和風」建築。是當時禪宗寺廟的代表作,南北向建築的空間的空間位序與組織,乃是依人體生理組織象徵作建築空間配置的,有禪宗的自然建築樣式,也有中國儒家禮教的空間(十字軸線所表現的),水泥塑造作工細緻富木頭韻味,有大木作的遺風,不脫禪宗建築主體,有日本、也有閩南特色。 


    山門之鐘樓,是通往東門町之地標,建築以鋼筋水泥模仿木造式石構風格,鐘樓二樓屋面採歇山頂,仿江戶時代作法,一樓拱門採貼石材面處理,仿桃山時代(即豐臣秀吉時代,1582-1598)風格。山門鐘樓,前有一小廣場,在別院正殿左側,興建一組純閩南式紅磚瓦作傳統建築風格的觀音禪堂。東和禪寺鐘樓之重要文物就屬古鐘為最,鐘樓做為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的山門,古鐘鑴刻銘文與圖騰,得以瞭解建廟的線索,古鐘的材質為紅銅所鑄。


   民國七十一年,立法院才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而自國民政府接收台灣起算,長達三十幾年,這個國家沒有古蹟保護的立法。學者指稱,三十年之間,是「歷史失憶」的年代。這其間,無數文物建築遭破壞而堙滅。然而一個世代的歷史失憶,其損失不只是那個時期的古蹟未遭妥善保存而已,其後遺症也包括那個時代所培育出來的菁英份子的心靈。東和禪寺的大殿,初期雖遭劫於軍隊及民眾佔住,但最後夷平它的劊子手卻是教育局。 


    民國八十一年,為了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台北市教育局計畫拆除東和禪寺和鐘樓,古蹟保存人士群起抗議。經過折衝,教育局只同意保留鐘樓,次年,市政府拆除東和禪寺大殿和佔用土地的違章住宅。 


    現存的東和禪寺新舊建築相雜,中日風格並存,但已偏向中國寺廟風格。寺前一對古樸的石獅、廟柱上提署「大正四年」年號,都隱隱透露出這座寺廟歷史悠久,而鑲於牆上的幾塊舊石碑記則詳述建廟始末,捐建者信徒名單,也不乏當時的社會名流,如辜顯榮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