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0日 攝氏34℃
嘉義市東區共和路482號 晴天
拍完檜意寫真-嘉義駱駝,重森ㄚ被就走過大馬路,來到附近的北門驛。
北門驛-森林鐵路蒸汽小火車的起點。
北門驛是森林鐵路蒸汽小火車的起點,也是阿里山鐵路貨運集散地,阿里山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地位重要。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世界僅存三條高山鐵路之一,具有獨特的魅力。
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譯,是由台灣紅檜木建造的,在西元1912年阿里山鐵路全線通車前興建完成。舊北門車站在二十年前興建新站後,即轉為車廂檢修人員之辦公室。本站面積約28坪,主要分為辦公室、票房、候車室三部分。
阿里山森林鐵路因有「螺旋狀鐵道」、「Z字型爬升」、「千分之 62.5爬坡」等罕見的特色而聞名國際。北門驛係阿里山鐵路的起點車站,車站建築全部使用阿里山的高級紅檜建材,造型古典雅樸。
日治時期,林業開發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北門驛附近有林業辦公廳舍、貯木池、製材所、火車修理廠、營林俱樂部等機關設立,木材產業使用功能完整,北門驛成為阿里山砍伐木材的集散中心,地位重要。
戰前由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經營,戰後改隸林務局。民國 62年10月,北門新站落成啟用,北門驛功成身退。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在北門驛附近, 帶動木場、木材行、鋸木及製材工廠遍布,南來北往的木材商,帶動旅館、餐廳、戲院等商機,人口快速增加,貨運業活絡,各行各業欣欣向榮。
阿里山森林鐵路世界僅存三條登山鐵路,具有其獨特魅力。舊車站雖於民國六十三年三月因新車站興建而失去功能,但其樸實外表及設施,極具文化資產價值,嘉義市政府已列為市定古蹟。
北門驛為日式造型木造車站,建築面積95.15平方公尺,主要分為票房、候車室與辦公室。目前規畫為鐵路文物展示館,驛前廣場與周邊設置「呼喚的地標」、「時空走廊」、「生態藝術牆」等公共藝術,藉以凝聚鐵道文化的集體意識。部分引文嘉義市觀光旅遊網
北門車站位於台灣嘉義市東區,為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之鐵路車站,也是阿里山鐵路實際上的起點,現任站長是林金五。北門車站最初的站房(當時稱為北門驛)完工啟用於1912年(明治45年),其實際的旅運業務曾一度轉至1973年(民國62年)落成啟用的新站處;原本的舊站則經整修後作為嘉義林業歷史展覽館使用,並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1899年時,日本人在台灣中部的阿里山地區發現了大面積的森林,因此開始研擬採伐計畫,其中包含阿里山鐵道的修築。1910年時嘉義至竹頭崎之間的路段通車,阿里山鐵道開始局部營運,而北門驛也在當年完成啟用。與當時鐵路沿線上的其他車站有點不同的是,北門車站並不只是一般的車站而已,它與嘉義車站分別構成一面積非常廣大的木材專業區之東界與西界,附近設有包括營林所、貯木池、製材場之類與伐木有關的設施,以及負責車輛維修調度的北門修理工廠。
在森林資源開採停止之後,阿里山鐵路主要的用途漸漸被轉為觀光客運方面。今日的北門車站分為位於鐵路北側的新站與位於南側的舊站兩部分,實際的旅客運輸業務完全是由北邊的新站負責,而舊站部分則保留作為紀念館與觀光景點使用。雖然阿里山鐵路是舉世知名的山嶽鐵路,但距離起點不遠的北門車站仍位於嘉義市的平原地帶,海拔只有31公尺。
1899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森林。
1912年:阿里山鐵道正式通車,開始有二萬坪至北門驛之間的木材載運列車開始行駛。
1918年:為服務鐵道沿線居民與登山者,林務單位開始在運材列車後方加掛客車兼營客運業務,稱為「便乘列車」。
1933年:位於嘉義與北門車站間的榮町車站,與位於北門與灣橋間的盧厝車站開始營業,阿里山鐵道開始具有通勤路線的作用。
1973年:北門新站完工啟用,原本的舊站則作為貨運與維修車站用途。
1998年:木造的舊北門車站在4月30日時被公告為嘉義市定古蹟,但卻在5月發生火災燒毀一半的房舍,11月時由嘉義林管處整修復原。
2001年:舊北門車站(北門驛)附近的景觀改善工程完成,門口前的道路被改為觀光用的行人徒步區。
2007年:7月1日上午9點07分,北門新站開出最後一班列車;7月2日,北門新站結束所有業務,站房重新移回北門舊站繼續營運。
2008年:宏都阿里山公司拆除北門車站,改建為阿里山麗星北門大飯店並與新的北門車站共構。
2010年:3月23日,林務局終止委託宏都阿里山公司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
2013年:6月28日,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判決,由於宏都阿里山公司違約,宏都阿里山公司應無償移轉阿里山麗星北門大飯店給林務局。部分引文維基百科
嘉義市東區共和路482號 晴天
拍完檜意寫真-嘉義駱駝,重森ㄚ被就走過大馬路,來到附近的北門驛。
北門驛-森林鐵路蒸汽小火車的起點。
北門驛是森林鐵路蒸汽小火車的起點,也是阿里山鐵路貨運集散地,阿里山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地位重要。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世界僅存三條高山鐵路之一,具有獨特的魅力。
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譯,是由台灣紅檜木建造的,在西元1912年阿里山鐵路全線通車前興建完成。舊北門車站在二十年前興建新站後,即轉為車廂檢修人員之辦公室。本站面積約28坪,主要分為辦公室、票房、候車室三部分。
阿里山森林鐵路因有「螺旋狀鐵道」、「Z字型爬升」、「千分之 62.5爬坡」等罕見的特色而聞名國際。北門驛係阿里山鐵路的起點車站,車站建築全部使用阿里山的高級紅檜建材,造型古典雅樸。
日治時期,林業開發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北門驛附近有林業辦公廳舍、貯木池、製材所、火車修理廠、營林俱樂部等機關設立,木材產業使用功能完整,北門驛成為阿里山砍伐木材的集散中心,地位重要。
戰前由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經營,戰後改隸林務局。民國 62年10月,北門新站落成啟用,北門驛功成身退。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在北門驛附近, 帶動木場、木材行、鋸木及製材工廠遍布,南來北往的木材商,帶動旅館、餐廳、戲院等商機,人口快速增加,貨運業活絡,各行各業欣欣向榮。
阿里山森林鐵路世界僅存三條登山鐵路,具有其獨特魅力。舊車站雖於民國六十三年三月因新車站興建而失去功能,但其樸實外表及設施,極具文化資產價值,嘉義市政府已列為市定古蹟。
北門驛為日式造型木造車站,建築面積95.15平方公尺,主要分為票房、候車室與辦公室。目前規畫為鐵路文物展示館,驛前廣場與周邊設置「呼喚的地標」、「時空走廊」、「生態藝術牆」等公共藝術,藉以凝聚鐵道文化的集體意識。部分引文嘉義市觀光旅遊網
北門車站位於台灣嘉義市東區,為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之鐵路車站,也是阿里山鐵路實際上的起點,現任站長是林金五。北門車站最初的站房(當時稱為北門驛)完工啟用於1912年(明治45年),其實際的旅運業務曾一度轉至1973年(民國62年)落成啟用的新站處;原本的舊站則經整修後作為嘉義林業歷史展覽館使用,並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1899年時,日本人在台灣中部的阿里山地區發現了大面積的森林,因此開始研擬採伐計畫,其中包含阿里山鐵道的修築。1910年時嘉義至竹頭崎之間的路段通車,阿里山鐵道開始局部營運,而北門驛也在當年完成啟用。與當時鐵路沿線上的其他車站有點不同的是,北門車站並不只是一般的車站而已,它與嘉義車站分別構成一面積非常廣大的木材專業區之東界與西界,附近設有包括營林所、貯木池、製材場之類與伐木有關的設施,以及負責車輛維修調度的北門修理工廠。
在森林資源開採停止之後,阿里山鐵路主要的用途漸漸被轉為觀光客運方面。今日的北門車站分為位於鐵路北側的新站與位於南側的舊站兩部分,實際的旅客運輸業務完全是由北邊的新站負責,而舊站部分則保留作為紀念館與觀光景點使用。雖然阿里山鐵路是舉世知名的山嶽鐵路,但距離起點不遠的北門車站仍位於嘉義市的平原地帶,海拔只有31公尺。
1899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森林。
1912年:阿里山鐵道正式通車,開始有二萬坪至北門驛之間的木材載運列車開始行駛。
1918年:為服務鐵道沿線居民與登山者,林務單位開始在運材列車後方加掛客車兼營客運業務,稱為「便乘列車」。
1933年:位於嘉義與北門車站間的榮町車站,與位於北門與灣橋間的盧厝車站開始營業,阿里山鐵道開始具有通勤路線的作用。
1973年:北門新站完工啟用,原本的舊站則作為貨運與維修車站用途。
1998年:木造的舊北門車站在4月30日時被公告為嘉義市定古蹟,但卻在5月發生火災燒毀一半的房舍,11月時由嘉義林管處整修復原。
2001年:舊北門車站(北門驛)附近的景觀改善工程完成,門口前的道路被改為觀光用的行人徒步區。
2007年:7月1日上午9點07分,北門新站開出最後一班列車;7月2日,北門新站結束所有業務,站房重新移回北門舊站繼續營運。
2008年:宏都阿里山公司拆除北門車站,改建為阿里山麗星北門大飯店並與新的北門車站共構。
2010年:3月23日,林務局終止委託宏都阿里山公司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
2013年:6月28日,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判決,由於宏都阿里山公司違約,宏都阿里山公司應無償移轉阿里山麗星北門大飯店給林務局。部分引文維基百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