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攝氏25℃
基隆市七堵區光明路23號 晴天
重森ㄚ被說要來看七堵這個老車站,說了好久終於來啦!
七堵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老車站,50幾年前小時候,重森ㄚ被從台北搭火車北上,到了七堵、八堵就知道九堵(基隆)快到啦!
後來七堵車站被規模龐大的七堵調車場分隔,因此前站(西側,上行列車停靠)後站(東側,下行列車停靠)距離非常遠,幾乎形成兩個獨立車站,去的時候七堵站是舊舊小小的木造車站,回來的時候七堵站則變成灰色水泥站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並且將七堵車站轉型為調度始發站,台鐵在調車場南端建立新的站房,而因為鐵路路基原本就較高,所以就設計成月台在上、售票大廳和剪票口在下的底式車站。此外也有獨立站房,東側先完工,推測應該是給調度場人員使用;西側截至2012年9月也已完工,是共構商業用途。
這個改變之後,七堵成為絕大多數西線長途對號列車始發站,同時也取代了八堵的大部分功能,成為東線(宜蘭線、北迴線、台東線)聯絡基隆地區的轉乘大站。而七堵設置了4個月台,在高雄車站開始改建之後,也成為全台灣月台最多的台鐵車站!
七堵車站西側連結主要市區,東側則較不發達。拆除後重組保留的七堵舊站木造站房,在西側光明路上,往北約500公尺處,還模擬一小段月台,放置幾節貨車廂,總稱「七堵鐵道紀念公園」。
西元1891年,在大清帝國的劉銘傳主導之下,基隆至台北之間的鐵路通車,設立了八堵火車碼頭;西元1897年日治時期,改名為「七堵驛」,為木造的車站;1972年七堵停車調度場與七堵後站啟用, 七堵火車的站場空間被七堵調度站分割為前站與後站,因此南下北上的旅客便必須分別至前、後站搭車。
隨著鐵路地下化的影響,使用多年的七堵後站改建了新式站房與月台,七堵調車場也重新改建;2007年七堵車站全面統一使用新站場,七堵前站便走入歷史,停止使用。由於七堵前站擁有百年的木造建築,因此將保存此站場為歷史建築,並興建公園以保留其原貌。
位於基隆光明路上的七堵舊火車站,建於日本時代,至今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在全台鐵道驛站中,為少數自始未經拆建,然為了促進土地利用並配合地方發展,昔日七堵前站(舊站)於民國96配合台鐵路線切換裁撤,而木造舊站房則無償交由基隆市文化局接管。
經過文化局聘請專業設計公司,依照原始樣貌加以整修,將整個木造火車站木料拆卸,在昔日七堵舊站原址旁30公尺處的鐵道公園組裝重建,全木造的火車站也因此恢復原有的英姿,在保存舊有文化的同時,也營造出休憩環境。
七堵舊火車站(前站)為因應光明路拓寬,面臨拆除或保存的選擇,後經地方民意與文史團體的爭取,以及市府的大力推動下,獲得台鐵方面的同意,乃採取拆遷重組、移地保存的方式,盼留下台灣稀少的木造車站,同時豐富台灣鐵道資產的文化。
原本用檜木興建的七堵舊火車站,是一座設計非常漂亮,且組裝工法細膩的日式木造火車站,特別是樑柱之間都是直接用缺口卡位的方式銜接,跟其他木造車站還要用栓釘栓上的情況不一樣,相當的特別。因此,七堵舊火車站在拆解重組時,每項建材都一一的編號保存,遷至預定地後按編號一一的組裝回去,過於老舊的建材則是按照原有的材料及式樣打造裝回。
在組裝過程中還發現,許多樑柱木頭上都有寫上「總督府」的字樣,代表日本殖民時期,這座火車站的興建都是直接由台灣總督府下令監造,可見當時日本政府對七堵火車站的重視,另外,舊車站的屋脊都有電線絕緣用的「礙子」,相當的特殊,除了車站之外,兩棵已經有八十歲高齡的榕樹,也一併移植到鐵道公園。
七堵舊火車站除保有的木造結構外,並規劃月台及鐵軌區域,重現原七堵站的意象,遊客來到這裡就像拜訪老朋友一樣,頗具懷舊思古之情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