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14       攝氏10    
荷蘭  烏特勒支省       晴時多雲偶陣雨  
    離開小孩堤防-荷蘭駱駝,之後重森ㄚ被來到有荷蘭心臟之稱的烏特勒支-荷蘭駱駝


    烏特勒支的很多建築物都是中世紀以後留下的古蹟,同時也是18世紀之後荷蘭的宗教中心,目前以烏特勒支主教座堂最為出名,同時烏特勒支主教也是羅馬教廷在荷蘭的天主教領袖。


    烏德勒支聖馬丁主教座堂塔樓(Domtoren),位於荷蘭烏德勒支,是荷蘭最高的教堂塔樓,高度達到112.5米(367英尺),塔樓為哥德式建築風格,也是這座城市的象徵之一。塔樓是一部分聖馬丁主教座堂的一部分,於13211382之間完工,埃諾的約翰負責設計。由於缺少資金,聖馬丁主教座堂沒有完全建成。未完成的教堂中殿於1674年倒塌後,聖馬丁主教座堂塔樓成為獨立塔樓。


    塔樓附近也是烏得勒支發跡(大約2000年前)的所在地。


    烏德勒支聖馬丁主教座堂塔樓是在14世紀歐洲最大的塔樓之一,目的是展示烏得勒支的​​教會力量。海爾特·格魯特以抗議建築這種巨型建築來滿足虛榮心,認為塔樓太高,過於昂貴,而且幾乎缺乏美感


    烏德勒支聖馬丁主教座堂塔樓由兩個方形結構組成,最上層則是比較輕的燈籠結構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扶壁。塔樓特殊的形狀與建築對荷蘭產生很大的影響,許多其他的塔樓紛紛仿效,包括格羅寧根的馬提尼塔樓。塔樓於1382年完工,高度達到109米。塔樓在1910年修復完成後高度達到到現在112.5米。


    塔樓是一個多功能的建築,除了​​鐘樓以外,一樓也包含一個烏得勒支主教私人小教堂。塔樓也被充當瞭望塔,衛兵可以部屬在二樓


    塔樓有14撞鐘,重達32,000公斤。1505年,Geert van Wou創造由13個鐘構成的和諧鐘聲。七個最小的鐘在1664年出售,之後於1982年被重鑄。最大的鐘:薩爾瓦托重8,200公斤,直徑227厘米。連同第十四鐘,這些鐘形成現存規模最大的中世紀鐘聲組合。


    1625年,雅各布·凡·艾克成為烏德勒支聖馬丁主教座堂鐘琴操作家。1664年,一個新的鐘琴安裝在教堂中。


    教堂的中殿是從來沒有完全完成,1674年龍捲風摧毀教堂一部分,但是這座鐘塔當時完好無缺。


    教堂和鐘塔從未被重新連接,中間被街道及廣場所隔開。在2004年夏天,人們建造一個模擬中殿以紀念教堂原先崩毀的部分。


    1836年,塔樓的頂樓遭到風暴嚴重損壞。當時教會認真考慮拆除塔樓,但是隨後鐘塔還是復原完成,總共歷時五年。


    塔樓內部設有遊客中心,並販售各種紀念品 ,並舉辦許多活動,包括定期導遊攀登到教堂塔頂。在晴朗的日子,遊客可以看到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售票處坐落在塔樓下的廣場,也可以舉行婚禮。


    塔樓電台也是一個廣播站,位於烏德勒支聖馬丁主教座堂塔樓中。電台從199964日至1999103日之間播放。


    塔樓廣播為調頻102.3兆赫,也是2000年全景展覽的一部分,由烏得勒支中央博物館管理。 部分引文維基百科





    烏特勒支大學校本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