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 攝氏19℃
苗栗縣三義鄉勝興72號 晴天
重森ㄚ被在用勝興客棧逍遙游-苗栗駱駝完餐,大家不約而同的往勝興車站集結。
勝興車站位於苗栗縣三義鄉,清朝時稱『伯公坑』,因為附近樟木叢生,曾有十六座樟腦蒸餾寮,後來所以改稱『十六份驛』。
勝興車站是台灣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車站內設有一座標示海拔高度402.326公尺的紀念碑;勝興車站建於明治39年(1906年),至今已有111年的歲月,整棟建築以木頭為建材,且每根樑柱皆不使用釘子,勝興車站外觀洋溢著濃厚的日本時代風味,特殊的是勝興車站這棟建築不使用一根釘子,經過一百年歲月卻還能屹立不搖。
勝興與泰安兩個舊火車站因造型優美並有富古意,雖然舊山線如今已經停駛,倒成了中部的熱門旅遊據點,欣賞古詩古意的鐵道,是一另類古蹟巡禮的活動。
舊山線三義到豐原是縱貫鐵路最艱鉅的路段之一,除上述兩車站外尚有三座橋樑與七座隧道,沿線蜿蜒於山谷中,忽而鑽入山洞,忽而凌空飛渡,是自然景觀豐富保存最古樸也是最令人情緒感觸的路段。
開天隧道建於西元1905年,全長726公尺,由於民國24年4月21日台灣中部大地震時受損,但是並不嚴重,仍然保持原來磚砌結構,開天隧道靠進勝興車站的北洞口上仍可看到後藤新平親題的『開天』字跡,而斜坡上的廢棄營房,則是戒嚴時期駐守隧道口的部隊遺址都十分具有歷史意義,相當值得民眾到開天隧道中體會歷史軌跡的丰采。
龍騰斷橋俗稱『糯米橋』,又稱『魚藤坪斷橋』,建於1905年,當時由廣東師傅來此興建,全橋沒有用到一根鋼筋,全以造型優美的圓拱來支撐橋面重量,既美觀又堅固,體現古早的造橋技術;但是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圓拱塌陷不堪使用,山線改道在其西側蓋了鐵橋,據說是台鐵山線最高的鐵橋,龍騰斷橋』的景觀成為台鐵第一奇景,但是隨著山線改道和停駛,民眾便無福觀賞到奇景了;又到了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又使部份結構崩塌,成為奇景。
勝興火車站是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站內月台有一座紀念碑,標高 402.326公尺,為西部縱貫鐵路中最險峻、自然景觀最特殊的一段。勝興車站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為一日式虎牙式木造建築,虎牙式設計據說有避邪祈福的作用。
勝興火車站興建於明治39年(1906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站內設施有許多日治時代的設備,例如與泰安之間作為列車通行證的「電器站牌」,現已改為中央控制系統,這套設備也就逐漸成為歷史。
民國87(1998)年9月23日晚上9點10分車次167最後一班南下列車停靠後,新舊山線完成切換,舊山線從此畫下完美句點。
現在到勝興車站的遊客卻多了一份緬懷,停駛後列車不再來,反而多了新人拍攝婚紗的懷舊場景,越野車手馳騁的新天地,還有三五成群的遊客走進隧道探險的新風貌。
擁有多項第一的勝興站,在各方的關愛下已於民國88(1999)年4月16日經苗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至此深富歷史與觀光資源的文物得以保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