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攝氏14℃
大分縣竹田市竹田2889 多雲
從大手門前往本丸,還有350公尺的距離,也就是說從岡城口到本丸就需要550公尺了,而本丸剛好位於岡城的正中間。
重森ㄚ被繼續走著,在貫木門貫木門、太鼓櫓(岡城跡) -日本駱駝的石垣前,可以看到岡城章的圖案角度,從右側的貫木門石垣到左側的平長屋高石垣,三段石垣的下方是一塊峭壁,搭配後方的群山,這是岡城最經典的畫面。
貫木門又稱「西中仕切門」是進入本丸區域最後的大門,西中仕切門是岡城最狹窄的部分,通道被石牆彎曲,以防止敵人直行。
另外,透過用門封鎖遠處,具有防止敵人從大手門進入岡城中心的功能。主圍牆東側有東中間隔,與西中間隔一樣,扮演重要防禦設施的角色。
貫木門即是岡城三の丸的入口,後方有存放武具的武具庫跡。
相傳三之丸是其他諸侯國的使者會見藩主的場所。
空井戸跡是位於二之丸入口附近的一口大井。相傳這裡自始至終都沒有水源,是一口空井,所以有傳說是被人利用的,或是藏有寶藏的。據記載,江戶時代的水深約60公尺。
瀧連太郎的銅像是由雕塑家朝倉文夫於 1952 年創作的,他小時候就與瀧連太郎在同一所學校。
瀧連太郎以他小時候的遊樂場所-岡城為背景,創作了著名歌曲《荒城之月》。
雕像的背面刻有朝倉文夫回憶童年時,在學校後面的岡城演奏尺八的瀧連太郎的記憶,而創作了這座雕像的軼事。
關於荒城之月-福島駱駝中的城具體是哪一座有多種說法。
1.土井晚翠的居住地仙台的仙台城,詞中「千代の松」的「千代」即是仙台的古稱。
2.導致江戶幕府倒臺、幕藩體制終結的關鍵戰役戊辰戰爭的發生地點會津藩的會津若松城。
3.瀧廉太郎小時候居住過的豐後竹田的岡城。
4.瀧廉太郎曾居住過的富山的富山城。
其實重森ㄚ被原本也沒有想到會來到豐後竹田車站,人生也是隨緣,除了體驗現代的阿蘇男孩熊本車站搭阿蘇男孩-日本駱駝,另一個原因就是探索已有超過800年的歷史,位於大分豊後竹田的岡城跡,為日本名城百選之一。
《荒城之月》(日語:荒城の月/こうじょうのつき Kōjō no Tsuki)是知名的日本民謠,瀧廉太郎(Rentaro Taki, 1879~1903)作曲,土井晚翠(Bansui Tsuchii, 1871~1952)作詞。
荒城之月最早載於日本明治時代五年制中學音樂課本,是1901年應東京音樂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編輯新音樂教材的需要而誕生的作品。
當時的著名詩人——土井晚翠受到東京音樂學校的委託,替中學音樂教材創作歌詞。這篇「荒城之月」的題目勾起了他的幽思,創作了四段優美哀悽的詩文,非常動人。
二之丸跡有觀月樓、澡堂等功能獨特的建築。這裡被用來作為迎賓和招待封建領主的空間。目前,成為岡城內的遊客休息區。
日文原詞
1.春高楼(かうろう・こうろう)の花の宴(えん) 巡る盃(さかづき)影さして
千代の松が枝(え)分け出(い)でし 昔の光今いづこ
2.秋陣営の霜の色 鳴きゆく雁(かり)の数見せて
植うる剣(つるぎ)に照り沿ひし 昔の光今いづこ
3.今荒城の夜半(よは・よわ)の月 変はらぬ光誰(た)がためぞ
垣に残るはただ葛(かずら) 松に歌ふ(うとう)はただ嵐
4.天上影は変はらねど 栄枯(えいこ)は移る世の姿
映さんとてか今も尚 ああ荒城の夜半の月
中文翻譯
春高樓兮花之宴 交杯換盞歡笑聲 千代松兮枝頭月 昔日影像何處尋
秋陣營兮霜之色 晴空萬里雁字影 鎧甲刀山劍樹閃 昔日光景何處尋
今夕荒城夜半月 月光依稀似往昔 無奈葛藤滿城垣 孤寂清風鳴松枝
天地乾坤四時同 榮枯盛衰世之常 人生朝露明月映 嗚呼荒城夜半月
譯者:茂呂美耶
春日高樓明月夜,盛宴在華堂。杯觥人影相交錯,美酒泛流光。
千年蒼松葉繁茂,弦歌聲悠揚。昔日繁華今何在,故人知何方?
秋日戰場布寒霜,衰草映斜陽。雁叫聲聲長空過,暮雲正蒼黃。
雁影劍光相交映,撫劍思茫茫。良辰美景今何在,回首心悲愴!
荒城十五明月夜,四野何淒涼。月兒依然舊時月,冷冷予清光。
頹垣斷壁留痕跡,枯藤繞殘牆。松林唯聽風雨急,不聞弦歌響!
浩渺太空臨千古,千古此月光。人世枯榮與興亡,瞬息化滄桑。
雲煙過眼朝復暮,殘夢已渺茫。今宵荒城明月光,照我獨彷徨!
(譯詞:昉雪)
賞櫻宴高樓 觥籌輝相映 月析古松枝 昔華今何處
秋麾霜染営 斷雁鳴空去 竪劍溯寒芒 昔榮今何覓
荒城夜半月 依舊嬋娟照 殘垣枯藤蔓 聽風嘯松椏
天地恆玄黃 人世幾滄海 桑田若朝顏 夜半荒城月
訳者 :ben Liew Beng Won
參考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