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6                 攝氏28

新竹市東區榮光里中華路2445號      晴天

  我們逍遙家族925在臉書逍遙遊公告,訂於今天2018116(星期二)新竹古蹟逍遙游。

1541521116-734528432.jpg

 

  終於在今天上午第一集合時間:台北車站08:48,第二集合時間:新竹車站10:25

P02.jpg

 

  參考車次:台鐵1141車次 基隆→新竹 08:48台北出發 10:25抵達新竹 0137

P03.jpg

 

  還有中南部的逍遙家族,也配合這個時間,在新竹車站相聚於一堂,很可惜的有一些老朋友,因為工作和出國的因素無法出席,今天才20幾位成員參加,更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康大哥,騎機車受傷還從桃園上車,陪我們在台鐵區間車上相聚,區間車長久來好像變成我們逍遙游溫暖的窩

P04.jpg

 

  誠如我們的逍遙游成立宗旨:恩怨名利,放兩旁!活在當下,逍遙游。走入逍遙游,給自己的未來圓夢!歡迎彼此來逍遙游分享自己的作品,有關古蹟名勝、自然景觀和美食的感動!

P05.jpg

 

  我們有志一同,我們知道時間不等人!過一天少一天,但是我們努力過好每一天,大家加油!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新竹古蹟逍遙游!

P06.jpg

 

  台鐵新竹站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內灣線及六家線的鐵路車站,此外內灣線及六家線以此站為折返點。新竹車站是劉銘傳鐵路的終點。

P07.jpg

 

  日治時期時將原有路線部分改線,並計畫向南興建縱貫鐵路,同時將新竹車站改建為木造站房。

P08.jpg

 

  現今站體於大正二年(1913年)完工,建築樣式結合了巴洛克風格與德式哥德風,具有陡斜的屋頂,為整個車站帶來優美典雅的異國情調,加上厚實的紅磚牆壁,讓設計繁複的建築更顯莊重,線條分明的設計點綴著細緻的裝飾。

P09.jpg

 

  二戰後整修的樣子與原設計較不同。是臺灣最古老的現役站房,為二級國定古蹟。

P10.jpg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乙未戰爭時清兵為阻擋日軍前進而破壞鐵路,後日軍南下時陸續進行搶修。同時第一代站房被抗日軍焚毀。77日臺北至新竹的鐵路恢復運轉,以供近衛師團運輸兵員物資之用。9月臨時臺灣鐵道隊抵達基隆。

P11.jpg

 

  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臨時臺灣鐵道隊鑑於清朝所建的鐵路蜿蜒迂迴,將劉銘傳鐵路大幅改線。7月公布民眾乘車許可。於基隆~新竹段每日往返兩班列車,後增加為往返四班。75日設立第二代站房,遷移至今東大路與鐵路交會處北側,新竹貨站附近,位於原淡水廳城外。站房面積僅44坪,屋頂以杉木皮建成,十分簡陋卻仍是日治時期台灣鐵路的大站。

P12.jpg

 

  三十年(1897年)8月大湖口(今湖口)~新竹間橫跨鳳山溪的橋梁被洪水沖斷,8日起由新竹發的列車停留於鳳山溪左岸,由臺北發的列車停留於右岸,客、貨運過河互相換乘,列車折返。910日設立紅毛田臨時車站(今竹北車站),12月鳳山溪橋修復,紅毛田臨時車站關閉。三十一年(1898年)916日在受損橋梁以北加設新車臨時車站。三十二年(1899年)1月改新車車站為正式車站。新車~新竹間暫時以每天往返一班台車來營運,後改為每日往返三班。

P13.jpg

 

  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開始拓寬道路並拆除淡水廳城的城牆與城樓。新開闢的驛前大道(今中正路)成為往後新竹市區的中心。21日縱貫鐵路大湖口(今湖口)~新竹段改良完成後恢復通車,同時廢除新車車站。614日建造木造的第三代站房於現址,屋頂以文化瓦鋪成。

P14.jpg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開始建造第四代站房,站址與迎曦門連為一氣,成為新竹市放射型道路的中心點。大正二年(1913年)331日第四代站房(新竹驛)完工,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囑託松崎萬長設計,工程費22,500円。建築樣式屬於巴洛克風格,與台中車站等二層英式磚造建築不同,融合德式哥德式建築的元素,在《臺灣建築會誌》描述本站能夠呈現純粹的德國風格。

P15.jpg

 

  當時候車室區隔為頭等與三等2種等級,右側為頭等候車室,最左側則是三等候車室。三年(1914年)325日附屬的事務室完工,工程費12,000円。

P16.jpg

 

  昭和三年(1928年)331日站房增建右側辦公室。五年(1930年)新竹~香山間雙軌化完工。九年(1934年)紅毛(今竹北)~新竹間雙軌化完工。十四年(1939年)興建「北台海軍航空隊本部線」(新竹飛機場線)。二十年(1945年)515日站房屋頂遭同盟國軍轟炸而部分毀損,民國38年整建完成。

P17.jpg

 

  新竹車站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車站,並被列入國定古蹟。現役站房起建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至大正二年(1913年)竣工,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囑託松崎萬長設計,工程費22,500円。

P18.jpg

 

  松崎曾留學德國,於明治四十年(1907年)任職於總督府土木局,後也擔任設計基隆車站(已拆除)與台灣鐵道飯店(臺北大空襲時炸毀)的建築師。

P19.jpg

 

  松崎的設計採用德國哥德式建築的造型元素(例如鋸齒狀山牆),融合盛行於大正、昭和初期的巴洛克式樣,為德式建築於臺灣的代表作,除做為城市的玄關外,亦有誇耀帝國統治的意味,屬於樣式建築(Mannerism)。其建築風格迥異於同時期總督府所建造的其他官廳建築,包括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後者主要是採英國古典式建築風格。此外,新竹車站係採仿石壁建築,而非紅磚壁體,在正值台灣興起紅磚建築潮流的1910年代(如西門紅樓與三井倉庫),新竹車站是個異例。

P20.jpg

 

  站房具二段、四片急斜式馬薩式屋頂,上覆銅瓦,並以細短石柱收邊,以多立克式柱頭收尾,造型雄偉。屋頂前段下方開有兩個牛眼窗。中央盔甲式四面鐘塔取自羅馬式穹頂,在當時具有引進標準時間的報時意義。牆壁在戰後曾改為白牆黃柱式的粉刷,直至2000年新竹市政府復原其洗石子牆面,並將屋頂換為綠瓦,鐘塔的時鐘也同時恢復運行。

P21.jpg

 

  玄關設計為突出且比例修長的拱圈門廊,上方有三角形的山牆,曾一度被電子鐘遮擋。玄關兩側各置一個瓶狀圓柱,石柱的臺基刻意墊高,故柱子不長,屬於托斯卡納柱式,柱頭具豎條紋裝飾。大門與剪票口內側分別具有水平與三角形山牆,與托斯卡納壁柱的浮雕裝飾。站房前廊的鑄鐵柱以半球型的乳丁裝飾。站房屋簷下方對稱排列兩種拱窗,拱窗上有超尺度之拱心石,並以幾何線條裝飾。

P22.jpg

 

  站房柱體、牆壁轉角與開口部四周,都加強仿石造收邊。整體建築雖繁複卻不失莊重,嚴肅卻不失親和,屬於文藝復興時代後期的巴洛克式建築。裝飾較同時期的台中車站與基隆車站更為簡潔。昭和三年(1928年)325日於東側增建辦公室,耗資12000銀圓。

P23.jpg

 

  二十年(1945年)515日遭同盟國軍轟炸,辦公室部份被炸毀,1947年經臺灣省政府撥款整修,1948年初完工,包括東側延伸之辦公室、會議室,也增建西側列車車班站房等空間。在1968年建築增添西翼辦公室時,並沒有以與東翼取得相同工法進行協調,造成視覺上的違和感。1966年為因應縱貫線與內灣線(1951年通車)增加的貨運量與調車業務,更因臺灣肥料公司新竹廠擴建後之運輸需要,擴建貨運站,即今最東側之行李房。19696月完成啟用,客貨業務正式分開。1973年增建東翼鐵路警察辦公室。1998年由內政部指定為省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引文維基百科

P24.jpg

 

P25.jpg

 

P26.jpg

 

P27.jpg

 

P28.jpg

 

P2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