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6          攝氏22

新竹縣湖口鄉湖鏡村湖口老街     小雨

     重森ㄚ被走進老湖口天主堂逍遙游-湖口駱駝後,我們繼續向左行。

P01.jpg

 

  我們逍遙家族在濛濛細雨當中,走進了湖口老街,雖然在台灣沒有冬天,卻也增添些許的寒雨,恍惚走進時光隧道一般。

P02.jpg

 

  湖口老街是位在臺灣新竹縣湖口鄉的一條街道,其中包括街頭、橫街、新街三條街。其興衰與鐵路密切相關,這一帶因為劉銘傳所鋪設的鐵路延伸至此,設有「大湖口火車碼頭」而繁榮,並在日治時期整建成今日風貌,但後來因為鐵路路線調整,「湖口驛」移到下北勢而使街道商業衰退。街道上有新竹縣縣定古蹟湖口三元宮與歷史建築老湖口天主堂,而湖口天主堂即是在舊車站原址上建造而成。近年來經由居民與政府社區總體營造之下,翻修老街牌樓、店亭、石板路與綠化工程,湖口老街有了新風貌。

P03.jpg

 

  湖口地區舊稱「大湖口」或「大窩口」,原是平埔族竹塹社屯墾地,清乾隆時期開始有漢人進入開墾。此地因為是台地與山區的交界,而發展成貨物集散地,後來光緒十八年(1892年)鐵路鋪設到老湖口,更是促進了當地的發展。光緒十九年(1893年)正式通車後,新竹與基隆間每天約有六班車,平均每天載客量為400人。

P04.jpg

 

  後來進入日治時期後,日本大幅變動臺北到桃園間的鐵路路線,但桃園經大湖口到新竹間的路段則未有太大變化。後來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完工後,大湖口便成為了新竹北部的商業重鎮。由於「湖口驛」一帶日益繁榮,當地以羅氏家族為主的鄉紳與富商遂在大正五年(1916年)開始在車站東南興建起今天的湖口老街,當時稱為「新街」,以與湖口地區已有的「老街」、「橫街」區分。大正七年(1917年)時,村民還配合新街走向重建了三元宮。

P05.jpg

 

  然而在昭和四年(1929年),日人認為楊梅到湖口間路段坡度過陡且路基不穩,便將鐵路路線改從楊梅以西丘地,途經伯公岡(富岡)而到下北勢的新站。自此人潮便流向數公里遠的新湖口,老湖口因而沒落,但老街的風貌也因此完整保留。

P06.jpg

 

  近年來透過營建署、文建會等政府單位的援助,湖口老街居民統合地方力量並積極於社區總體營造,目前已完成管線地下化以及整體綠化工程,並且把地面翻修為成適合步行的石板路,而且老街牌樓以及店亭也整修完畢。老街居民因取得天主教會信任,長期借用教堂的部分空間,以傳統宗教公益組織架構,設立了大窩口促進會。

P07.jpg

 

  湖口老街以三元宮為轉折點,主要部分呈現「L」型。短邊位於廟北,長約120公尺;長邊位於廟西,長約640公尺。建築多為磚造牆面,正面一樓為單拱,二樓則開有三扇拱型或方形的窗戶。在臺灣老街之中,此處的騎樓與拱圈較為寬廣,約有45公尺,而其外觀裝飾不多,可能與當地居民多為客家人有關。

P08.jpg

 

  當地的宗教信仰主要為在老街尾端的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還供奉有觀音菩薩、媽祖、註生娘娘與伯公(即土地公)等神。另外還有有幾座不同姓氏的家廟與天主教堂,天主教因教友人數減少,天主堂便在1993年停止活動,並閒置下來。直到後來大窩口促進會獲得文建會補助下,將閒置的天主堂改建成文物館。引文維基百科

P09.jpg

 

P10.jpg

 

P11.jpg

 

P12.jpg

 

P13.jpg

 

P14.jpg

 

P15.jpg

 

P16.jpg

 

P17.jpg

 

P18.jpg

 

P19.jpg

 

P20.jpg

 

P21.jpg

 

P26.jpg

 

P27.jpg

 

P28.jpg

 

P33.jpg

 

P36.jpg

 

P37.jpg

 

P38.jpg

 

P5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