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攝氏21℃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89號 陰天
第肆章 對自由貿易協定政策戰略性的中國
第五節 自由貿易協定政策的戰略推動與中國國內的風險
總結本章,想貫通觀看整個事情。中國參加自由貿易協定的時間較晚,但由於其舉足輕重的舉動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一點不足為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政策傾向於優先考慮旨在擴大中國對經濟利益影響範圍的安全保障戰略。它已成為追求台灣統一、美國對等性以及對日本施加壓力的一種手段,最近,正在嘗試活用對印度的牽制與國際秩序包含地區次序再編的手段。
國內經濟發展是執行這些安全保障戰略與維持共產黨專政的重中之重。從FTA已被納入日本的改革計劃這一事實來看,可以斷定FTA已被定位為促進市場化與產業結構升級化的手段。但是,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許多小規模、低水準的FTA,並且很難評估結果。在國有企業在企業排名中的情況下,可以評估為「國家資本主義」正在加強而不是促進市場化。
由於也有大量的小規模與低水準的FTA,FTA談判尚未進入嚴肅的政治階段,未來,尚不確定大規模與高水準的FTA談判不會被政治化。在克服政治阻力並結束談判之後,產業的成熟度可能會加快,但是我們還必須考慮到與非關稅壁壘類似的問題的出現。
由於出生率下降與人口老齡化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國家力量的限制因素,對於習近平政權的「中國夢」或民族復興,盡快擴大勢力範圍,實現國際秩序的調整,將希望建立為既成事實。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將繼續建立全方位的自由貿易區網絡,以此擴大我們可以發揮主動性的空間。但是,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他們還肩負著保護自己的人員與企業的責任,並有與對手國以及第三國發生利益衝突的風險。
2015年10月5日,TPP達成一般協議。儘管直到生效前還是不可預測的,但是毫無疑問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對於中國而言,加入TPP並非易事,即使這是國有企業的問題之一。因此,促進RCEP談判,將成為FTAAP的基本框架。必須注意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政策及其連鎖反應,因為不僅影響東亞,而且影響全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