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8日              攝氏19    

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17    晴天

P01.jpg

  台北終於放晴而且連續會10天的光景,重森ㄚ被今天來到大稻埕慈聖宮,記得真正來到大稻埕慈聖宮,已經是40年以前的事情,當時沒有手機好像傻瓜相機剛剛要出來。

P02.jpg

  大稻埕慈聖宮還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廟埕前的巨大老榕樹依舊在,不過廟前增加兩個白鐵的建物遮蔽兩邊,廟後記得有一片空地,好像沒有從前那種原汁原味。

P03.jpg

  大稻埕慈聖宮,又稱大稻埕媽祖廟、稻江媽祖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慈聖里的媽祖廟,為頂下郊拚後遷移的同安人所建立,今為臺北市市定古蹟,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稻埕法主真君廟並列大稻埕三大廟宇。

P04.jpg

  嘉慶年間,泉州府同安縣商人,為祈航海平安,從福建分靈請來海神媽祖神像,供奉於艋舺八甲庄。咸豐三年(1853年)頂下郊拚後,同安人的首領林佑藻在咸豐五年(1855年)於大稻埕籌建媽祖廟。同治三年(1864年)初建,廟又稱「大稻埕媽祖宮」,媽祖稱為「稻江媽祖」。

P05.jpg

  廟最早位在中街與南街的交界處,也就是現在的迪化街與民生西路口,早期的建街發展,即與此廟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息息相關。這兩間也與法主真君廟為大稻埕三大廟宇。

P06.jpg

  同治五年(1866年)廟再遷建至今日的民樂街和民生西路交叉口,廟面對大稻埕碼頭。

P07.jpg

  廟前龍柱、石碑、基地石材和雕花大樑均出自廈門港,並由同安師傅雕琢而成。當時廟後有一口俗稱「小劍潭」的水井,被傳言鄭成功拔劍刺地得到的劍泉,並有「汲井可受福」五字的匾,及由藍鼎元鐫記的勒文,但一說鐫記為林鶴年戲作。

P08.jpg

  1910年,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廟宇遷移,並保有原先建材。由陳應彬負責重建,1914年重建完成。至於舊址處的小劍潭井被填平,碑匾被移到天馬茶房右鄰的發記茶行庭園圍牆下,邱秀堂回憶在戰後曾見過該匾碑,之後茶行庭院拆毀,古物不知去向。

P09.jpg

  在19543月報導時,廟宇建物以及在市區內外等地所購置之土地,估計在新台幣二百萬元以上,逐年收租生息不少,但廟宇被記者以「蛛鎖塵封」來形容。其中部份土地座落於五常街,遭該廟管理人陳弈偽刻前管理員陳江流印章來侵占,後來台北地檢處法辦。

P10.jpg

  1994年重修前殿告峻,特舉行建成平安醮二天。

P11.jpg

  今址為保安街4917號,屬於慈聖里。廟前則是一排老牌的小吃攤,如魩仔魚炒飯、原汁排骨湯、鯊魚煙(煙薰鯊魚肉)、毛蟹、汕頭包子、四神湯。

P12.jpg

 

P13.jpg

 

P14.jpg

 

P15.jpg

 

P16.jpg

 

P17.jpg

 

P18.jpg

 

P19.jpg

 

P20.jpg

 

P21.jpg

 

P22.jpg

 

P23.jpg

 

P24.jpg

 

P25.jpg

 

P26.jpg

 

P27.jpg

 

P28.jpg

 

P29.jpg

 

P3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