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6日 攝氏29℃
基隆市信義區六和街2號 晴天
靈泉禪寺開山堂,為兩層磚造洋式建築,採中西混合南洋形式,完工於1920年,現由基隆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物。
從靈泉三塔-大涅槃城 出來後,重森ㄚ被在性覺師父帶領下走到公路口,右轉往四腳亭方向行走,前往開山堂。
在走往開山堂中途,公路的左岸,深凹處見一青潭,潭水清徹,隱約中可見魚兒優游,性覺師父說前年有放生一些土鯉,被抓得差不多了吧!重森ㄚ被答以只要不電、不毒、不網,任由眾生垂釣享受山中樂趣,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謂資源共享。
性覺師父說此潭,乃是靈泉禪寺-基隆月眉山用剩之水,可見泉水之豐沛,重森ㄚ被見潭水泛藍足證清澈,不過見潭中對岸有繁殖力甚強之浮萍,潭水也有優養化之虞…
從靈泉禪寺走了約100公尺,重森ㄚ被跟性覺師父來到開山堂,大門口深鎖,感謝佛祖保佑,緣遇性覺師父,方得為ㄚ被引進。
開山堂-靈泉禪寺
特色:開山堂是一棟在細部點綴傳統風情的二層磚造洋式建築。正立面築有洋式的三弧形山頭,山頭的「開山堂」牌匾四周,襯有勳章飾及魚鳥花草泥塑;環繞開山堂一圈的迴廊,磚柱柱身上的灰泥裝飾帶,柱頭的裝飾性雕花及線條收頭,及二樓曲線多變的瓶形欄杆柱,都展現出開山堂的洋式建築風格;但雨庇上的泥塑傳統花樣,卻點出別緻的傳統風情。
興建年代: 1920年(大正九年)
為靈泉禪寺所屬,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福建鼓山湧泉禪寺之善智、妙密法師來台,駐錫田仔尾宣揚佛理,由於信徒日眾,遂發起建寺,並得到林來發捐獻大水窟菜園坡地一甲多以及江忠良、許松英等耆紳的贊助,在1901年興工建造,三年後規模略具,但二位法師相繼圓寂,善慧法師繼承衣缽,次第完成佛殿、禪堂、開山堂、靈塔等工程,,大正六年舉行慶成大典。
皇紀2600年紀念暨造路芳名碑
基隆市政府言此石碑字刻斑駁風化,多不復辨識,其實不盡然。碑文一開頭:「皇紀2600年紀念昭和庚辰秋獻納造路芳名如左」。 從碑文已經知道立石碑本意,時日本皇紀二千六百年,昭和15(庚辰)年,西元1940年。
建築特徵為二層磚造式洋樓,外廊為拱券外廊,裝飾性雕花及線條收頭等,為典型中西混合南洋式洋樓,構造為磚砌結構(承重牆構造);現況樓地板及屋頂板因年久已損壞,已更新為RC樓板。保存現況分為外觀、內部及石碑,外觀(貌)現況保存尚佳,唯左側外廊部份破損呈現裂縫,現已砌紅磚柱支橕使用;石碑上字刻為「靈泉寺」,刻有當時興築之過程及簡述,目前石碑字刻斑駁風化多不復辨視,經推估可能為當時興建是所興設之石碑。(200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管理單位:靈泉禪寺)
重森ㄚ被走上階梯,來到大門前,原汁原味的香爐古文物已被盜挖走,文明之恥,重森ㄚ被血壓又要飆高…
依依不捨道別性覺師父,何日君再來,緣起緣滅,繼續往四腳亭方向,揮別靈泉禪寺地界,猶屢屢回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