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8 攝氏30

義大利羅馬 晴天    

    參觀完梵蒂岡博物館、西斯汀禮拜堂 ,重森ㄚ被一行來到前頭的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拉丁十字架的結構,造型是非常傳統而神聖,它同時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在現今的聖彼得教堂長達176年的建築過程中,幾位建築或藝術史下留下大師名號者都曾參與聖彼得大教堂的興建,例如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羅塞利諾(Rossellino)、山格羅(Antonio da Sangallo)、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貝尼尼、巴洛米尼(Borromini)、卡羅馬德諾(Maderno)、波塔(Giacomo della Porta)、馮塔納(Demenico Fotana)等,可以說聖彼得大教堂集合了眾多建築天才的風格於一體,在宗教的神聖性外,它的藝術性也是很有看頭的。

   米開朗基羅接手大教堂的裝修工程時已經72歲,雖然在完工前他就過世了,但世人還是把外形美麗結構完整的圓頂的榮耀全歸於他;接手米開朗基羅工作的是馬德諾,現今聖彼得大教堂的立面就是他在公元1614年完成的。
  

   聖彼得大教堂是羅馬天主教的中心,建於基督門徒聖彼得的墓地上。耶蘇曾經對彼得說:『你就是彼得,我將在這塊磐石上建造我的教堂。』這座長方形教堂是基督教最大的教堂,在加上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的穹頂,使得它在世界上聞名遐邇。聖彼得大教堂的原址是君士坦丁大帝建造的一座早期教堂,16世紀時,在這座教堂的地基上建起了聖彼得大教堂。這座偉大的建築有許多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其中包括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聖殤像(Pieta)”和主祭壇上貝爾尼尼的青銅鍍金華蓋。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的,於公元326年落成。16世紀,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天獨厚教堂,並於是1506年破土興建。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文藝復興時期幾乎所有重要的建築師都曾參與過教堂的設計和裝飾。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成為第一位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師。他果斷地拆毀了幾乎整個君士坦丁時期建的舊教堂,他計劃把新教堂建城希臘十字架形。但開工幾年後,教皇朱利奧二世與布拉曼特相繼去世。並且,由於當時的政治和經濟形勢的影響,這項巨大的工程未能取得多大進展。直到1546年,教皇保羅三世任命著名的藝術家—70歲的米開朗基羅為首度建築師方見起色。米開朗基羅在建設聖彼得大教堂中充分表現出他的天才。米開朗基羅的設計方案由後來的一些建築師完成。教堂圓拱頂是由德拉波波爾達完成的,卡洛.馬德爾諾完成了教堂中殿及教堂的正面。並根據教皇五世的命令將新教堂改成拉丁十字架型。16261118 才正式宣告落成。

   教廷瑞士籍警衛隊的制服是由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的。本來梵諦岡有各個國的警衛隊,在後來一場戰役裡,各國衛士都只顧自己生命,只有瑞士籍警衛誓死保護教宗至安全的處所。所以後來梵諦岡教廷的警衛工作只雇用瑞士籍的警衛擔任。

 








 

 

   聖殤像在教堂右側的第一個小堂那裡保存著整個教堂裡最優美典雅的雕塑“聖殤(Pieta)”。米開朗基羅在雕刻個作品時只有24 歲,這尊雕塑將聖母與聖子兩個人物完美和諧地結合在一起,聖母眼簾低垂面部表現出無限悲傷地看著懷中的耶穌與那種順從上帝意願的表情。聖母的容貌年經和藹,充分表現出母愛的溫柔。而她身上的衣衫顯出皺褶。如此逼真傳神的形象誰會想到是用僵硬的大理石勾勒出來的。

米開朗基羅創作這件作品時才22歲!據說,聖殤於聖彼得大教堂展示數天後,有人傳出作者是別人,憤怒的米開朗基羅於夜間帶著工具到聖彼得大教堂,在聖母像的胸前刻下『MICHEL ANGELUS BONAROTUS FLORENT FACIBAT』,也就是『從翡冷翠來的米開朗基羅做的』,這是米開朗基羅的所有做品中,唯一一件有署名的作品,由於事後米開朗基羅極度後悔,因此決定不再為作品署名

 

 

 

   除此之外,教堂內尚有一座13世紀留下的聖彼得雕像,傳說摸著雕像的腳許願,就能有祝福上身﹔有趣的是,或許因為被摸得太過頻繁導致損壞,目前該腳已經不是原本的腳,而是套上新鑲上的銅腳,這應該可稱為聖彼得的義肢。聖彼得教堂內處處都是雕像與壁畫,滿滿都是藝術味,搭配建築本身的天窗與側窗設計,進入之後,面對著眾多朝聖者的聖潔眼光,一種神秘的寧靜感就會湧上心頭﹔聖彼得教堂內部非常大,也非常高,將近120公尺、40層樓﹔站在教堂內由下往上仰望,例如畫在屋頂邊的字、遠看或許不大,但只要有人順著階梯爬上,搭配著人看,就會發現每個字的大小都與一個人差不多高,工程建築與藝術成就都非常驚人。

 

貝爾尼尼的青銅鍍金華蓋

在教堂最裡面的中心位置是一座造型華麗的聖體傘(Baldacchino),建於1624年,這也是教宗的祭壇所在,就建於聖彼得墓穴的上方。 聖彼得寶座

四根高達20公尺的螺旋形柱子,頂著一個精工雕琢的頂蓬,大師貝爾尼尼運用巴洛克式極其誇張和暑華的設計,將此聖體傘雕琢出無比耀眼的光芒,可說是整座教堂的舞台所在。

 

 

   彼得寶座在中殿的盡頭,貝爾尼尼的兩件作品相當引人注目:一是青銅“聖彼得寶座”(Cattedra Petri)。彼得寶座由教會初期四位聖人的雕像支托:前面兩個雕像是聖安博羅焦和聖阿戈斯蒂諾。他們代表希臘教會;後面兩個是聖阿納斯達絲奧和聖約翰克裡斯托莫。他們代表拉丁教會。藝術大師的這個作品充分表現了教會的統一和它那至高無上的權威。青銅寶座上有一張點綴著象牙飾物的木椅。相傳是聖彼得曾用過的那張椅子。然而近年來的研究證實,這張椅子是查理二世贈送給教皇約翰七世的。通過教堂左側的交叉通道,來到大殿的對面,可以看到貝爾尼尼設計的教皇阿勒桑德七世紀念碑,它是這位不倦的天才藝術家在近八十高齡時創作的最後一件不朽的作品。

 

   聖門(Porta Santa)位於聖彼得大教堂大殿門廊最右端,這銅門後面的通道是完全用磚牆堵起來的。這扇門象徵人們要通過基督才能獲得救恩。在聖年開始時才由教宗以特別的禮儀開啟。教宗先行雙膝跪拜禮,然後用鐵鎚在堵封聖門的磚牆上敲擊三下,並誦念道:「天主,請恩准你的教會歡渡這慈恩的時刻。你願意在這時刻敞開這扇大門,讓你的信眾進去向你呈上他們的祈禱,好能在符合你聖子福音生命的道路上快步前進…。朝聖者經此聖門,進入大殿,可得大赦。(在聖年結束時,此門還要由教宗以另一種儀式將其封閉。)聖門上方有兩塊石碑,一塊紀念1975年由保祿六世主持的常規聖年,另一塊則紀念1983年-1984年由若望保祿二世舉行的特殊救贖聖年。

 

 

 

 

 

 

 

 

   聖彼得大教堂最引人注意的是大圓頂,它幾乎是羅馬市的地標之一,設計者是米開朗基羅,但實際完成的是馮塔納和波塔,也正是這個圓頂,聖彼得大教堂更穩固了它列名世界偉大建築之一的地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