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攝氏22℃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3段臨虎空山北麓 晴天
從寶藏巖(觀音亭)-台北駱駝再進去,重森ㄚ被來到一些舊有的違章建築。
寶藏巖歷史聚落(違章建築)本址位於台灣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3段臨福和橋以及自來水園區(公館淨水廠)之間該歷史建築所引申的廣義地理名詞,則指依山而造的違建集合而成的小鄰里社區。該社區地處,行政區屬中正區水源里。
該歷史聚落雖然不大,總面積只有3.97公頃。但擁有傍水山坡之戰後違建眷村等等人文特殊景觀,1997年6月後,受到部分台灣學者及民眾的普遍注意。經過整建與媒體報導,2006年,《紐約時報》將該聚落納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全世界第二高樓,台北101大樓齊名。
1930年代中期,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台灣總督府的台灣軍開始於寶藏巖增設高炮部隊,並於山麓南岸興建了幾個儲藏彈藥的地下碉堡與駐軍兵舍。1945年,二戰結束,國府開始統治台灣,寶藏巖附近台北公館地區的日治時期軍事行政建築,多數被沿用成同類型機關用廳舍。寶藏巖因地處高地,日治時期遺留下兵舍及軍事設施亦成為名為台北北區司令部的軍事要地,而1950年代的當時,寶藏巖除了觀音廟與該司令部外,民間違建只有三至五戶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本來新店溪採砂住戶或田園農家。
1960年代,兩岸情勢稍稍緩和,違建禁令鬆弛,司令部軍方默認外省人居民於寶藏巖週遭興建違建事實。於是寶藏巖開始出現居民,並陸續蓋起數十戶的平房住宅。這些與寶藏巖相鄰的住宅並非觀音媽廟的信徒,也與廟方毫無來往,多是單純的尋找住所的駐軍或榮民老兵或其家屬,於是這些違章建築漸漸成為聚落。1965年,寶藏巖下方之新店線鐵道(1921年開業)連同鄰近的水源地車站廢止。鐵路基地改建為公路汀州路,亦成為寶藏巖日後對外要道。
1970年代初,北區司令部遷移,違建興建速度更快,至1980年代止,已接近四公頃約兩百多戶人
只有一條巷道進入的寶藏巖違建社區建築依山形建立,除了三至五間將領用官舍及40間合法軍方單身宿舍較為寬敞之外,其餘多為自行搭建,就地取材(如新店溪的鵝卵石,荒棄碉堡的舊磚塊)的狹窄平房。因居住者多收入不高,即使改建,也為小規模整修。因此該地維持了1960至1980年代的原有建築風貌。引文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