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8日                                      攝氏24℃   

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台懷縣塔院寺     晴天  

    離開五臺山大顯通寺-山西駱陀,重森ㄚ被來到了塔院寺,此刻接近中午時分,氣溫升高遊客眾多吵雜。


   塔院寺是五台山“五大禪林”之一、全山“青廟十大寺”之一,是來到五台山必定要參觀的寺院之一,塔院寺內有著名的地標「大白塔」,塔院寺原為大華嚴寺塔院,其傳承法系既有顯密,亦有藏密,塔院寺藏密,塔院寺坐北朝南,由橫列的殿院和禪堂僧舍組成,現今仍有許多僧人於塔院寺內修行,塔院寺在顯通寺南側,原是顯通寺的一部分,元代大德六年(西元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至明永樂年間獨立起寺,與顯通寺分開,院內修建白塔一座,取名為塔院寺。


    據史書記載,塔院寺內的高聳入雲尼泊爾式的大白塔是建於元大德五年(1301年),係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相傳釋迦牟尼火葬後煉成的舍利子被皈依佛門的印度阿育王供奉在八萬四千座塔內。它分佈在大千世界,中國有十九座,五台山臺懷鎮慈壽塔為八萬四千座中的一座,明永樂五年(1407年)修塔時,將慈壽塔藏在了大白塔的腹內,所以大白塔也被稱為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


   進入塔院寺最先見到的的是大慈延壽寶殿,後面分別是大白塔及藏經閣主要建築,大慈延壽寶殿原為大雄寶殿,明朝時期為了祝賀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娘娘延年益壽,遂改稱''大慈延壽寶殿'。“大慈大悲”為佛教用語,意為佛陀對人憐憫、慈愛。這裡的“大慈”,指的是李娘娘,認為她是大慈大悲的人。“慈延壽”即為大慈大悲的李娘娘延年益壽之意。


   明朝萬曆皇帝的母親尊崇佛教,萬曆皇帝受母親感染,他在位的四十多年中,始終禮遇僧人,大修寺廟,使明朝國佛教事業呈繁榮鼎盛之勢。李娘娘對五台山更是恩賜有加,對“佛門” 做了無量功德,''佛門”祝李娘娘萬壽無疆也在情理之中。據說,李娘娘去世後,佛教徒稱她為“九蓮菩薩'


    在塔院寺內見到了一位僧人正在虔誠地做大禮拜,我有問過佛教的師傅,做大禮拜有什麼益處呢? 師父說:大禮拜是禮佛最恭敬的禮儀,可以治療身心五毒,加上對佛禮敬可積累功德福德,最後一個優點是可以打通身上的脈門強身健體,是佛教禮佛最恭敬的禮儀。僧人非常虔誠的大禮拜,五體投地,一直到我離開塔院寺這位僧人一直在進行大禮拜沒有間斷,僧人禮佛之心虔誠專一沒有懷疑。 


   重森ㄚ被站在塔院寺大白塔下,向著歷經百年歲月的大白塔禮敬,據專家考證大白塔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因塔的形制為覆缽式的尼泊爾大白塔,俗稱大白塔,以前的慈壽塔置於大塔腹中。該塔工程之大,建造之難,為五台山首屈一指。建成後,最初作為顯通寺的塔院,明永樂五年(1407年),永樂帝命太監楊升重修此塔,並獨立起寺。


   塔院寺法輪,法輪後方是塔院寺大白塔。  


   大白塔下方大法輪,又稱轉經筒,遊人用手輕輕碰觸擊可轉動,上方刻有六字大明咒 


   大白塔的基座呈八角形,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八面,南面(即正面)緊對著大慈延壽寶殿的後墻,有三個很淺的石洞。中間的石洞設有一小的半浮雕佛像,右邊的石洞立有刻有釋迦牟尼雙足跡象碑,左邊的石洞有清康熙年間修塔的記事碑。佛教傳說,釋迦牟尼在臨死前將腳形印在石上,並對弟子說:“我最後留此足跡,以示眾生,誰能見到這足印,瞻禮供養,就能免罪消災。”於是,這裡就成了眾僧和到五台山遊覽的凡夫俗子也要湊熱鬧,頂禮膜拜的地方。所以要能擠上去,親眼目睹一下佛的聖跡也不是件易的事情了。不是嗎,我還沒等看清“聖足”是咋樣,就被後邊涌上的人擠走了,都想一睹這“聖跡”,祈求免災消難。 




   塔基四角建有四個小亭,在小亭的襯托下,使大白塔顯得更加壯麗美觀。環繞塔基造有可避風雨的長廊,大白塔的下層是個殿,俗稱塔殿,殿內供奉著文殊、觀世音、普賢、地藏四菩薩和一尊釋迦佛像。在大白塔的圍廊裏還置放著喇嘛寺廟內祈禱、誦經所不可缺少的法物——120個法輪,它被又稱為轉經筒。法輪呈園桶形,轉動自如,在每一個法輪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個梵文字,這叫做“六字真言”,也被稱為“六字大明咒”。《大乘莊嚴寶王經》說,“若此六字大明咒,著于身,觸于手,藏于家,或書于門,即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所以凡到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瞻禮的遊客,都會挨個地去用手(據說得用右手)轉法輪轉經筒,因為每右轉一圈法輪就等於“六字真言”已觸于手,這樣就可以獲得平安、如意、吉祥。於是我們一行紛紛也加入轉經筒的隊伍,也想通過轉轉經筒,表達各自對家人、對自己、對事業一份虔誠的期盼。如今在塔基八面的淺洞裏,還存有為數不少的頭髮,據說這些頭髮都是佛教徒和朝聖者拜塔時所施捨的,先聖孔子曾說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向佛寺施捨頭髮,也意為願犧牲身體,表示虔誠。 


   望這巍峨的大白塔,不由得使人感嘆萬千,浮想聯翩。在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的七百多年前,中國勤勞勇敢的先人就能發揮出這樣高超的智慧和技術,用數以億計的磚石瓦塊壘起了這60多米高的大白塔。它不愧是中國古代建塔史上的一項奇跡。多少年來的漫長歲月,大白塔不僅經住了風雨的侵襲和地震的考驗,迄今仍完好地屹立著那裏,還成為佛教信徒們頂禮膜拜、磕頭還願的“聖地”。 


   在大白塔的下方圍繞著長廊,共放置著120個法輪,法輪又稱為轉經筒,法輪呈圓筒狀,在每一個法輪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個梵文字,這叫做“六字真言”,也被稱為“六字大明咒”。《大乘莊嚴寶王經》說,“若此六字大明咒,著于身,觸于手,藏于家,或書于門,即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位於大白塔後方的藏經閣,據說裡面有很多經典藏書,藏經閣內有一木製經架,叫轉輪藏,六角形,33層,高約10米,最上面一層周長11.5米,最下面層周長6.5米,構成上大下小形狀,每層分若干小格,放置經書。最下層底下有轉盤,人力捱動,能夠來回運轉。所以製成這種轉輪藏,按佛教的說法是轉動誦經,能為朝山拜佛者消災除難。藏經閣現存漢、蒙、藏多種文字經書二萬冊,其中屬於宋以後至乾隆年間版本的二千馀冊經卷為國家善本書。















   ”大慈延壽寶殿'內塑像依然遵循“大雄寶殿'的基本格局,正中端坐著釋迦牟尼佛。佛的左邊是文殊菩薩,右邊是普賢菩薩。這一佛二菩薩合稱'嘩嚴三聖”。這裡的文殊黑須男相,稱為黑文殊。五台山有五色文殊,即:菩薩頂供黃色文殊,羅喉寺供白色文殊,顯通寺供綠色文殊,j殊像寺供藍色文殊,塔院寺供黑色文殊。




   當重森ㄚ被走在塔院寺是相當舒服的,走在大白塔下用手輕輕撥動轉經筒,徜徉在佛法的國度,一只背包,一抹微笑,禮敬文殊菩薩聖地,感受世界小宇宙的偉大,這就是傳說中的清涼山啊,來到塔院寺建議可以傍晚時分來到這裡,遊人散去之時,令人感受到百年古剎的真貌,這就是塔院寺。 


   大白塔位於殿閣之間,旌偉挺拔,直指藍天,有氣蓋山河、一覽五台之慨。古人稱譽此塔:“厥高入雲,神燈夜燭,清涼第一勝境也。”塔基為正方形,環週83.3米,通高75.3米。大白塔也是朝臺佛教信徒的心中偶像。據說從前香客,多繞行白塔還願,一邊走一邊唸經或叩頭,一邊撫轉法輪。在眾多的佛塔中,要數塔院寺大白塔最著名,其他諸塔,猶如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