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                    攝氏22℃

花蓮縣花蓮市舊鐵道文化商圈      晴天   

    從牛山.呼庭(Huting)-花蓮駱駝 回來,過了花蓮大橋,重森ㄚ被回到花蓮市區,趁普悠瑪來之前,我又來到舊鐵道行人徒步區。

 

   甲午戰爭後,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為了能夠有效統治各地,發展交通成為首要任務。當時的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898年開始探勘台灣東部的鐵路路線,並於1910年2月1日開始建設花蓮至璞石閣(今玉里)間的輕便鐵路,採762mm軌距,但也前瞻性地保留了1067mm軌距的建築標準,以期日後能與西部縱貫線相互銜接。該段鐵路於1919年5月17日完工,共費時7年4個月及434萬日圓。    
 1979年,北迴鐵路通車, 1980年,花蓮火車站由舊站搬遷到新站, 1982年,田浦火車站拆除,

 1992年,舊花蓮火車站拆除。

 

   以前花蓮的鐵路是會繞進市區的,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常常要停下來等火車經過,時常在老照片上看到,鐵道旁那些更改了的店家和不變的大馬路,當時的鐵道成了今日的交通要道,少有觀光客注意到他們走在昔日的鐵道上。

 

 徒步區建造在昔日穿越"花蓮市區"至"海邊火車總站"全長1.8公里的火車鐵軌上。這段鐵路是當時"花東鐵路"的一部份,因為當時北迴鐵路(蘇澳新站-花蓮)通車後,交通重心轉移而逐漸沒落。如今走在舊鐵道行人徒步區仍然相當有懷舊的氣氛,不但可體驗舊市集,在這個山城中的小城市裡,還可以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

 

   徒步區中還有許多藝術造景如."街道家具"與"立面視覺景觀",以及旁邊的"人造水池"、"木造涼亭",牆面上也都塗鴉著火車頭的圖案,相當的繽紛有活力。

 

  有時沿途還有一些表演活動,許多街頭藝術家都會在這裡表演或演奏及演唱。藝人歌手們若要在花蓮舉辦簽唱會,也都會選擇在此舉行,加上周圍林立的店家,讓這裡儼然變成是花蓮的"台北西門町"。

 

   在這裡,沒有刻意規劃得一致的的景觀,商業大樓和老舊平房也許只隔一條街、喧鬧和寧靜也許只差幾步路,或許雜亂,卻有一種真實的味道,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絕對不是因為完美,往往是其散發的那股特殊且無法取代的韻味。

 

   徒步區連接中正路和明義路,並不長,頂多一百公尺,但也足夠了。走在上頭,覺得很有意思。步道旁的黑板樹和小葉欖仁像是張開了手臂熱情歡迎著我們,充足的綠意讓這裡洋溢著活力。

 

   走累了,還有石椅可坐。不過,話說回來,光走這段短短的、令人感到舒適的徒步區,根本不會累。倒是對遊逛花蓮鬧街的人來說,可以順道轉進來悠哉悠哉一番。鐵道邊還有咖啡店。看這街景,彷彿是在國外,西餐廳門前方有架電子琴,晚上還會有人唱著英文歌招攬客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