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                    攝氏24℃
台北市忠孝東路1段1號               陰天
    自從上次重森ㄚ被去過台北賓館(原台灣總督官邸)-台北駱駝,今天參訪台北市役所(行政院)。



   來到這裡重森ㄚ被一直在納悶一件事,日治時代台北市20萬的人口,竟然有這麼氣派宏偉的市役所(市政府),國民黨逃到台灣,竟選擇這個地方當行政院,起碼台北州廳(監察院)的位階也比台北市役所大,蔣介石的心態是不是回不去中國?在台灣只想鞏固獨裁政權,所以中華民國行政院、省政府,總要擺個樣子....,找一個20萬人口的市政府用一用,然後把市政府趕到長安西路的建成小學(當代美術館)...。


   中華民國的行政院無論怎麼說,當時也說是泱泱大國,怎麼會選擇這裡當行政院,也許冥冥中注定中華民國的國運如此...。


   現在的行政院中央大樓歷經日治時期的「台北市役所」、戰後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台灣省政府」至今日的「行政院」,見證了台灣的近代及當代史。民國87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其前身為台北市役所。  


   日治初年,台北直屬台灣總督府管轄,所以沒有市長;直到大正9年,台北升格為市,台北才有市役所,也才有市尹,台北設市迄民國91年共八十二年。市役所即市政府,「市尹」係沿用中國古時候市長之稱,第一任市尹為武藤針五郎。市役所編制包括:文書課、會計課、庶務課、振興課、兵事課、防衛課、稅務課、學務課、社會教育課及商工課等,因規模逐漸擴大,先是利用樺山尋常小學的部分校舍辦公,後來才在昭和十二年大興土木,正式建造廳舍,興築了市役所新廈(今行政院中央大樓)。 


   清代台北市街的發展,最繁榮的地點是艋舺;後因閩粵族群械鬥及淡水開港,逐漸往大稻埕地區發展。清光緒元年(1875),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設台北府獲准;光緒八年(1882)台灣道劉璈召募工匠興建台北城池,台北府城於光緒十年(1884)底竣工。 


   台北市役所(現在行政院)現址涵蓋忠孝東路、中山北路、北平東路與天津街等街廓,原址在清朝並無建物,位於台北府城東北角,屬於台北城外之三板橋(大竹圍)範圍;其時溝渠、水田縱橫,附近有劉銘傳設立之全臺鐵路招商總局。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台灣受日本統治,日本逐步在台北實施都市計畫,拆除台北府城的城牆。1904年(民國前8年),開闢三線馬路,即今中山南路;後又開闢敕使街道,通往圓山神社(今圓山大飯店);通往基隆的道路,則從台北火車站前的三線道路向東延伸,即今忠孝東路。城內及城東新規劃的街廓多提供作為公共建築、機關建築及學校用地。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北城有幾個階段從事大規模的公共建築計畫。 


   在1900年(明治33年)初期的市區計畫中,拆除台北城牆;接著以城內區的中部及東部為重心,建造了台北驛(明治33年,台北火車站)、總督官邸(明治33年,台北賓館)、台北郵便局(大正8年,今博愛路口附近)、台灣銀行(昭和13年)、地方法院等,以及實施市區改正計畫。


   繼而在1911年(明治44年)之後,擴大官署建築之建設,包括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明治44年,原址改建成今日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台北州廳(大正4年,監察院)、軍司令部(今海防署)、總督府博物館(大正4年,國立台灣博物館)、專賣局(大正5年,公賣局)、總督府(大正8年,總統府),以及新公園(二二八紀念公園)、台北市役所(昭和15年,行政院中央大樓)等。 


   台北市役所的選定,是在第二階段的都市計畫行動中。 


   行政院前身台北市役所的基地位置在樺山町,命名為「樺山」,是為紀念台灣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此區在日治初期規劃為小學用地,最初稱為第四小學、城北小學校,1911年(明治44年)改稱樺山尋常小學校。 


   日治時期,國民教育分為「小學校」、「公學校」及「教育所」,除「教育所」屬警務局管轄外,「小學校」及「公學校」均屬文教局管轄。當時此三種學校不僅教學內容與課程編制不同,校舍與設備亦不同。小學校大部分招收日本子弟,臺籍學生非常少;台灣人子弟唸的是公學校。樺山尋常小學校的格局很像軍營,有操場和一棟一棟的教室。在行政院正前方二十公尺處,原來還有一排樺山小學校的教室,是二層樓的紅磚建築,也就是新聞局最初的辦公室,於民國60年代拆除。


   台灣總督府於大正九年七月三十日公布台灣市制,於同日公布台灣市制自大正九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同年八月十日公布州、廳的位置、管轄區域及郡市之名稱、位置、管轄區域,設台北市,隸屬台北州,於同年九月一日成立台北市役所。據昭和六年《台灣事情》的記載,當時台北市的面積為2.7052方里(約為41.7177平方公里),人口244,244人。 


   台北州管轄範圍包括台北市及七星、淡水、基隆、宜蘭、羅東、蘇澳、文山、海山、新莊等九郡,涵蓋今天台北縣市、宜蘭、桃園的一部分,州治設於台北市,州廳舍即今監察院。 


   台北市役所就是台北市的行政中心辦公室,成立之初,係先借用樺山尋常小學校的建築,將「台北市役所」的牌子掛在校門正式啟用。 


   後因市政業務不斷擴展,組織編制逐漸擴增,大正九年,編制僅庶務、財務二課,至昭和十六年擴增為文書、會計、庶務、振興、兵事、防衛、稅務、學務、社會教育、社會、商工、農務、土木、營繕、衛生、水道、自動車共十七課。在日據時期,市役所則先後歷經了十二任市尹(昭和十五年十月後改稱市長),其中以第一任市尹武籐針五郎在任四年三個月最久。 


   日本昭和十二年間大樓開始興建,至昭和十五年竣工,昭和十六年遷入新大樓辦公,歷經了石井龍豬、木原圓次二任市尹。 


   台北市役所的設計者是總督府營繕課的井手薰,他1906年(明治39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於1911年(明治44年)來台,在台長達三十四年,曾設計許多著名建築,包括:濟南基督 長老教會(大正5年)、前美國文化中心(昭和6年,原台灣教育會館)、司法大廈(昭和9年,司法院)、中山堂(昭和11年,原公會堂)、台灣大學舊總圖書館 (昭和3年)、台大文學院(昭和3年)、師大禮堂(昭和4年)等。 


   中央大樓是哪一個營造廠蓋的呢?當時為人津津樂道者,就是「台北市役所」居然是由台灣的營造廠承做。承攬這座巨大工程的營造廠商為 大同公司前身協志營造廠,主持人為林挺生的尊翁林尚志(舊名林堤灶)先生,協志營造廠在戰後轉型為電氣及鐵工廠,製造大同馬達及電扇、電冰箱。因為協志營造廠曾承包總統府正後面一座電信局(大正14年,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頗獲好評,才得以承攬台北市役所這項公共工程。台北市役所新大廈落成,費時三年四個月。當時基地面積為7441坪,為四層建築,局部設置地下室,總建坪為3371坪。 


    台北市役所是日治後期所建的少數大型政府辦公大樓之一,每層樓面積都達一千多坪,展現當時之現代建築設計潮流,設計頗為新潁 。平面呈日字型,四周為辦公室,中央為集會堂 。中央大樓入口大廳為四層樓,其餘為三層樓。 


   平面雖仍為古典的對稱式平面,但造型頗有新意,主入口正立面有一對巨大方柱,使用簡化的柱頭裝飾。內側設有迴廊,外側則突出陽台 。陽台轉角處作成弧形,強調水平流線型,皆三○年代現代建築常用之建築語彙 。原來外牆貼褐色面磚,只有柱子與門亭為白色,為具有防空襲效果之所謂國防色面磚 。


   大樓屋頂不再作古典的希臘式三角頂或圓頂,也不作尖塔,而是水平的屋頂,外觀特別強調水平線,室內牆面亦然 。這是日本國勢鼎盛時期(昭和12年)的建物,建築風格明顯受到當時全世界流行的現代主義的影響 。 


   台北市役所建築時大特色:


   1. 建築設計總體而言,反映了1930年代的世界潮流,當時受到德國包浩斯(Bauhaus)設計學院所提倡的機能主義(Funtionism)影響,內部空間強調功能區分明顯,外部造型強調簡潔方塊體與水平線條之組合。 


   2. 行政院中央大樓平面呈日字形,採對稱式佈局,其主從空間分明,內部設迴廊環繞,樓梯的分配也很平衡,合理地解決人員出入及各層樓互相之間的聯繫問題,內部兩個中庭自然營造出一個寧靜的環境。 


   3. 中央大樓東、南、西三面外牆設陽台,具有遮陽擋雨之作用。近年室內雖添設空調設備,但對台灣炎熱多雨的氣候而言,陽台仍具有節約能源的輔助效果。 


   4. 建築物四個角隅的陽台及女兒牆在轉角處均呈圓弧形,線條流暢而造型簡潔,使外觀呈現柔和具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流線形的造型。陽台及欄杆的水平線條與中央入口的垂直巨柱,構成明朗的對比,這是1930年代現代主義(Modernism)築設計的特徵之一。 


   5. 簡化的圓柱,不作柱頭,反映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力學特色,中央入口上方則用一對方柱,並有水平雨淋片似的簡潔裝飾,具備較為凸出之形象,強調入口的意象,這種方型兼具水平線條的柱子明顯受到美國建築師萊特(Frank Loyd Wright)之影響。 


   6. 外牆貼以褐色的二丁掛瓷磚(Tile),在當時被稱為國防色面磚,具有防空保護色之作用,近年外牆加塗一層色彩較淺的油漆,色澤較淡,大體仍保持莊嚴、協調之感。 


   7. 大樓立面不做三角形的山牆屋頂,整棟多為平屋頂。造型已經脫離折衷主義(Eclecticism),比台北中山堂更為進步,邁入真正的現代主義風格。正立面中央牆體有菱形裝飾,主入口有一對變體柱呈現Art Deco風格,北向背面入口亦有相同之變體柱頭。 


   8. 日字形平面中央的二樓為大會議室,其屋架為鋼骨桁架,跨度達二十四公尺,為當時進步的構造技術下的產品。中央大樓的設計圖出自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官方營繕課,當時的課長為著名的井手薰,同時期他也設計了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 


   9. 室內牆壁用磨石子呈現不同色澤之水平帶裝飾,屬於預鑄式工法,施工非常精緻。使用之石材為產自宜蘭的寒水石或七厘石。 


   10. 樓梯的扶手及欄杆,形式簡潔,不做裝飾,是1930年代後期流行的設計風格。樓梯位置與眾不同,並非如常設於角隅,而是設在四邊的中段地區,係採用具備良好耐震性的鋼骨鋼筋混凝土式(Steel Reinforce Concrete)建築結構。


   ~部分參考官方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森ㄚ被 的頭像
    重森ㄚ被

    游重森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