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28℃
新北市雙溪區中華路77號 晴時多雲偶陣雨
用完午餐蘇義興餐廳-雙溪駱駝,我們開始今天的雙溪散策。
離開海山餅店過橋不久雙溪真夏走街-雙溪駱駝,重森ㄚ被在派出所左轉,走進去感受那沒落的舊老街的寧靜。
在我們去渡船頭前,重森ㄚ被先帶逍遙游的好朋友,去探訪東和戲院舊址。
已荒廢多年的「東和戲院」做為藝術創作基地,俗稱「舊戲台」,座落於兩溪匯流的牡丹溪側,可遙望另一端古渡船頭、周家古厝處。
現今主體結構即使已經坍塌多年,但仍留存完好的售票亭。從售票亭的光影,重森ㄚ被可以感受到當年這裡帶給人們的歡樂。
藝術家重新活化放映廳的空間,成了露天的蚊子電影院,到了夜裡裝置藝術亮起燈來,整個戲院的氛圍會更美。
藝術家不只為了找回了居民的生活記憶,讓地方長輩、孩子能離開家裡的電視機,走出戶外到一個可以聊天、聚集的休憩場所,是藝術家對家鄉人深厚感情的傳遞,藉此來啟動這份「愛的記憶」。
臺灣「TR磚」與「S磚」的歷史故事: (文章內容摘錄並改編自網路)
台灣磚業的發展源起可上溯至荷據時期,但清代卻一直不被重視,磚瓦的使用並不普及,而至清末,也僅是有財力者自大陸引進優質磚瓦,做為建造房舍的主要材料。關於日後台灣磚瓦業的發展,首先須提及鮫島廣這位人物。西元1895年,台灣在日治初期,日人鮫島廣任職於台灣總督府文書課,因見總督府擬興築臺北至高雄間的縱貫鐵路,預計未來必有大量建材之需求,遂辭去總督府職務,於臺北大稻埕北門外創設「鮫島商行」。
初期,鮫島廣先於圓山地區成立圓山煉瓦工廠即「圓山磚場」,明治35年〈西元1902年〉,以一萬五千日圓在今高雄三塊厝 郊區創辦「鮫島煉瓦工場」,鮫島煉瓦工場具有三座傳統的「目仔窯 」為高雄第一家的磚仔窯。鮫島氏發跡時日雖不長久,但其知人善任、眼光獨到,任用了年輕具衝勁的後宮信太郎,鮫島氏辭世後,鮫島商行經營權轉賣,由後宮信太郎執掌。
大正2年〈西元1913年〉,南北縱貫鐵路已完成5年,台灣經濟起飛,建築業蓬勃發展,紅磚需求量日漸增加,後宮信太郎擴展鮫島商行規模,整合各地已有磚窯廠,在臺北成立「台灣煉瓦株式會社」,而三塊厝 的「鮫島煉瓦場」便更名為『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廠「現今的中都唐榮磚窯場」』,並設置新式機械製造方式生產煉瓦(半自動輪燒的八卦窯),TR紅磚於焉誕生,後宮信太郎也被冠上了「台灣煉瓦王」的名號。
發展十九世紀的日本西化運動,建築風格深受英國維多利亞式的紅磚文化影響,所以日人在洋樓構築上多採紅磚為主要材料,同時造就了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在製磚業的興盛。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所出產的紅磚分為四級,TR紅磚為其會社所產之一級磚,製程方式以一款乾式壓磚機所壓製,磚面上烙有「TR」二英文字母,其意為台灣煉瓦株式會社〈Taiwan Renga〉之英文縮寫,所以廣稱TR磚。
TR紅磚燒製後密度高重量十足,約四斤重,尺寸多為6x11x23公分,磚面具有花紋式樣及無花紋式樣的紅磚。具有花紋式樣的TR紅磚可分為凸式(陽刻)及凹式(陰刻)兩款,其上皆有稜形網紋以利於與水泥結實密合,另一款無花紋式樣則磚面平整光滑,燒製後在磚面上油,因此又稱「油面磚」,價格比其他種類高上許多。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在台所產之TR紅磚,可說是品質保證,一等建材,當時多用於公家機構的各種建物上,也漸漸取代了先前英資在台設立的「撒木耳煉瓦會社Samuel & Samuel Company」生產的S磚,如台南州廳、高雄州廳、鐵路隧道或巨賈豪宅等。
時代的進步,鋼筋水泥的出現,建築材料的換血,台灣磚業步入了夕陽,磚窯場一一歇業,燒窯裡不再熾火炎燒,只見高聳的煙囪面對凜冽寒風,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創造了TR紅磚,讓TR紅磚述說著台灣磚瓦產業的興衰往昔,也具體反映了台灣進入現代化的歷程。
從已經荒廢多年的「東和戲院」走出來,重森ㄚ被跟大家繼續雙溪行腳雙溪真夏走街-雙溪駱駝,往著渡船頭方向挺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