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4       攝氏24℃

西班牙馬德里機場            陰天

  重森ㄚ被昨晚離開太陽門廣場-西班牙駱駝後,我們搭遊覽車來到離機場不遠的飯店投宿,方便明天搭機返國。

P01.jpg

 

  再美麗的行程終有結束的時候,此趟伊比利半島之行帶給重森ㄚ被的是一種特別的回憶,八年前我來到這伊比利半島,沒想的今天又踏上這一塊土地,人生的劇本老天早就幫我們寫好,只是我們看不見。

P02.jpg

 

  一切隨緣,努力過好每一天,終究時間到了一切都帶不走。

P03.jpg

 

  也許您會相信時光真的能在此停留,向熱情的西班牙道聲再見,告別南歐熱情拉丁,之後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前往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搭機飛返甜蜜的家-台北,夜宿機上。

P04.jpg

 

  重森ㄚ被特別推薦,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的貴賓室挺不錯!休憩喝點小酒,環境很好偌大的落地窗,望著窗外的空橋和飛機,感覺挺好!

P05.jpg

 

  阿道弗·蘇亞雷斯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西班牙語:Aeropuerto Adolfo Suárez Madrid-BarajasIATA代碼:MADICAO代碼:LEMD)是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主要國際機場,位於馬德里市中心東北約12公里的巴拉哈斯區。

P06.jpg

 

  1928年落成,但直到1931年才正式運營,2014年起以該年逝世的西班牙民主轉型後第一位首相阿道弗·蘇亞雷斯冠名。現由西班牙國營機場公司Aena(西班牙機場及飛航服務)經營。在2006年擴建計劃完成後,該機場成為西班牙國內最大的出入境口岸,同時也是伊比利半島和南歐最大的機場。目前,馬德里機場擁有4座航站樓,在未來10年內,馬德里機場可能成為歐洲四大機場之一。機場在2013年的旅客吞吐量超過了39,729,027人次,在歐洲排第6位,在世界排第29位。

P07.jpg

 

  巴拉哈斯機場在1928落成之後,就一直作為歐洲航運的中心。機場是來自伊比利半島的旅客通往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重要門戶,同時也是歐洲和拉丁美洲之間的一個重要轉乘點。2007年,馬德里機場總旅客吞吐量已突破5211萬人次,2013年成為全球第二十九大機場、歐洲第六大機場(僅次於倫敦希斯洛機場、巴黎戴高樂機場、法蘭克福國際機場、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阿塔蒂爾克國際機場)。作為自己的樞紐機場和維修基地,西班牙國家航空提供了機場60%以上的航運服務,且空中航線主要是以商業性質為主。

P08.jpg

 

  機場的第四航站樓在200625日啟用,此航站樓是由知名建築師安東尼奧·拉梅拉(Antonio Lamela)和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gers)所操刀設計,且旋即在2006年榮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簡稱RIBA)所頒發的史特靈獎(RIBA Striling Prize)的殊榮。新航站樓的建成,有望在未來可以疏解超過7000萬的客流。

P09.jpg

 

  在新航站樓建設的同時,兩條新的機場跑道(15L/33R18L/36R)也在同時建設中,用來緩解機場日趨緊張的飛機起降和空中交通。新跑道於200625日(與新航站樓同時)投入使用。至今巴拉哈斯機場已擁有4條跑道,2條南-北向平行的跑道(間距1.8公里),以及2條西北-東南向的平行跑道(間距2.5公里)。平行跑道的設計使得飛機可以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且最大可允許的起降密度為120架次/小時(即起降間隔可以縮短至每30秒一次起飛或降落)。

P10.jpg

 

  馬德里機場第四航站樓總面積近760,000m²,包括一座主航站樓T4(面積470,000m²)和一座附屬衛星航站樓T4ST4 Satellite,面積290,000m²),兩者相距大約2.5公里。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和杜拜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落成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機場航站樓。新航站樓的落成形成了一個以第四航站樓為中心,銜接其他航站樓的大型機場格局。

P11.jpg

 

  第四航站樓希望給旅客營造一個無壓力的旅程起點,因此在建築上大致以大面玻璃和圓頂做主體。牆壁以大片防彈玻璃為主,希望旅客可以輕鬆觀看四周的美景及飛機的動態。而天花板以穹頂為主,這樣白天可吸收來自大自然的光線,並以繽紛的橘色和黃色作主色,如此一來顯得更加亮眼。

P12.jpg

 

  第一、二、三航廈主要以天合聯盟、星空聯盟及歐羅巴航空為主,而第四航站樓則是西班牙國家航空和寰宇一家成員航空公司專用。引文維基百科

P13.jpg

 

P14.jpg

 

P15.jpg

 

P1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