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     攝氏20

北海道函館市大町9-1     晴天

     重森ㄚ被來過函館山看夜景,已經好幾回不過都是跟團的重複景點,可見得這裡是菜市仔知名景點,相信很多人都來過!

P01.jpg

 

  不過今天比較特別的是天氣非常的棒!氣溫又非常的涼爽,來觀賞的遊客又沒想像的多,早知道就帶三腳架上山拍照!

P02.jpg

 

  重森ㄚ被在 十字街停留場-函館駱駝 下車後,步行到纜車站→搭纜車上山頂。

P03.jpg

 

  如果大家是從函館車站出發,到函館山看夜景基本上有幾種交通方式:

P04.jpg

 

  1.搭市電:十字街口站下車步行到纜車站→搭纜車上山頂

P05.jpg

 

   2.搭巴士:到纜車站→搭纜車上山頂

P06.jpg

 

  3.搭巴士直達山頂

P07.jpg

 

  4.來回都搭纜車 (來回套票1280yen、單程780yen)

P08.jpg

 

  有各種一日券或二日券可供搭配,請上網查詢

P09.jpg

 

  函館山的標高為334公尺,比東京鐵塔的333公尺高一點點。據地理學者研究,函館山本來應該是一座孤懸於渡島半島外的海島,當它與陸地之間慢慢被泥沙堆積後,形成有天然陸橋的「陸連島」。

P10.jpg

 

  換句話說,從函館站以西到寶來町一帶,過去曾是海域呢。正因為如此,所以今天在平緩的函館市區南側,卻有一座旱地拔起的寶山。

P11.jpg

 

  儘管函館山如今看似和市民很親近,又是函館吸引國際觀光客的重要賣點,但其實在二戰結束之前,有將近半世紀的時間,人們是不能靠近函館山的。

P12.jpg

 

  函館山一帶在1898年依據「要塞地帶法」被列為軍事管制區,和高雄的柴山相似。陸軍單位在此興建砲台、發電廠與觀測所等設施,一般民眾不僅不能上山,就連拍攝或繪製函館山的圖畫均被禁止。英國人曾將函館山稱為「北海道的直布羅托」,應該是這座大地末端的堡壘,讓他們想起了控制地中海門戶的軍事陣地吧。

P13.jpg

 

  日本投降後,函館山失去了防衛意義,因此於1946年12月解禁。民眾在相隔48年後,終於有重新登上函館山的機會。當年的御殿山第一砲台,後來被改建為展望台、電信基地以及停車場,也就是大家目前欣賞函館夜景的地方。這麼看來,擁有「世界三大夜景」頭銜的函館山,其實不算是很資深的景點呢。

P14.jpg

 

  我覺得函館夜景能獲得如此殊榮,跟城市地形有關。

P15.jpg

 

  三面環海的函館,讓遊客從市區南側的山上向北眺望,左右兩邊都是海岸,因此市區的夜景是呈現出一個「工」字型的圖案,寶來町一帶有著漂亮的纖細腰身,再加上市內建築多半不高,視野範圍很廣,因此備受人們喜愛。

P16.jpg

 

  近幾年更有玩家發現,函館市區道路的街燈,會排列出片假名的「ハート」形狀,也就是英文的「heart」,因此誕生了新的「函館山Heart傳說」!據說能看出這顆心的情侶,會彼此相愛一輩子。不過傳說的內容有提到,愛侶們必須是自己發現這顆心才有效,若是經過他人提點的話法力便會消失……。那麼,我就不放示意圖害大家沒機會獲得保佑囉!

P17.jpg

 

  另外,許多玩家會將函館夜冠上「百萬夜景」的封號!如此一來,如果當晚的觀景能見度不佳,便會打折扣剩下50萬夜景或10萬夜景了。

P18.jpg

 

  其實「百萬夜景」的稱呼原先並非用於函館,而是昭和20年代的六甲山夜景,亦即神戶的夜景。當時媒體估算神戶市區放眼所及的電燈代價為100萬元,因此有了「百萬夜景」的說法。而函館的城市規模不及神戶,且昭和20年代初期函館山也未解禁,因此用其稱呼函館夜景可能不完全適當。

P19.jpg

 

  不過參照同樣的概念,當航空業者在2013年推出名古屋上空的夜間遊覽飛行時,相對於70年前的價碼,現在想點燃名古屋都會區的萬家燈火,代價估計為110.7億日圓,因此業者宣稱夜間飛行能欣賞的是「一億夜景」!

P20.jpg

 

  咦,為什麼會從110億縮水到1億呢?因為當年「百萬夜景」的計算幣值,並非日圓,而是美金的「百萬Dollar夜景」。這麼算起來,參照目前大概1:100的匯率,「百億夜景」匯兌後再扣除手續費,就剩下「一億夜景」囉!

P21.jpg

 

  *本文摘自《鐵道旅人走進北海道:歷史‧文化‧鐵道‧北國,跟著牛奶杰,讀懂北海道,玩遍北海道》,出色文化出版。

P2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