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4日 攝氏35℃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89號 陰天
柒、台灣西南空域
一、防空識別區
防空識別區(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ADIZ)指的是某一國以空防需要為由,單方面劃定的某一空域,以利軍方迅速定位、監視、管制進入該空域的飛行器。
設立防空識別區的法律基礎尚不確定,存在爭議。國際社會也不存在有關「防空識別區」的國際公約。是否建立「防空識別區」、如何劃定「防空識別區」完全根據各個國家自己確定,屬於國家自由裁量權範圍內的事項。
防空識別區與領空主權不是一個概念,也不同于飛航情報區。
一國對飛行器的定位、監視和管制,是在飛行器進入該國防空識別區之後。該國可以採取某種方式,如起飛戰鬥機監視飛行器,但直到飛行器進入該國領空前,無權對飛行器採取迫降、擊落等措施,否則將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飛航情報區(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FIR)是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所劃定,區分各國家在該區的航管及航空情報服務的責任區。
飛航情報區的範圍除了該國的領空外,通常還包括了臨近的公海。與防空識別區不同的是,飛航情報區主要是以航管及飛航情報服務為主。
歷史
防空識別區由美國首先設立。1950年代末,美國認為來自蘇聯的戰略轟炸機對北美大陸構成威脅,與加拿大一起創立了由5個區域組成的防空識別區。最初防空識別區主要針對來自蘇聯方向的飛機。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的北美防空識別區是一片環繞北美大陸大部分(也就是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空域,由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航空管制部門和軍方在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支持下共同管理,在這個空域內對大陸或者海洋上空的民用飛機進行預先識別、定位和控制。通常,任何未被授權在這些區域上空飛行的航空器都可以被識別為威脅。
隨著電子手段和洲際導彈的發展起以及蘇聯解體,北美防空識別區的地位顯著降低,但美國遭「9·11」恐怖襲擊後,防空識別區在近十年再次獲得了重視。
現狀
在美加首創防空識別區的概念後,澳大利亞、英國、挪威、韓國、印度等20多個國家也相繼設立了本國的防空識別區。
防空識別區目前引起的關注和爭議,主要是由於日本和中國先後劃定的防空識別區域都涵蓋了存在領土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列島)。
日本的防空識別區(日本稱防空識別圈)主要包括北、中、西、西南四個區塊,基本上覆蓋了日本單方面劃定的專屬經濟區。
2013年5月,日本宣佈把防空識別圈向中國方向擴張 ,範圍推至距離中國大陸130km。
2013年11月23日,中國宣佈在東海設立防空識別區,覆蓋大部份東海海域,要求在區域內航行的航空器得向中國通報飛行計劃。
中國聲稱,對不配合識別或拒不服從指令的航空器,中國「將採取防禦性緊急處置措施」。
二、台灣的防空識別區
台海上空界線的消長
我國的防空識別區,是美方在1950年代初期,協助中華民國、日本、菲律賓等盟國一併劃設,範圍也是當時美軍所制訂。
理論上說,台灣的防空識別區,經度在117度30分到123度之間,緯度在21度到29度之間。不過在這個長方形的右下方卻缺了一角,這是因為美軍經常要由日本、琉球飛往菲律賓,正好短暫穿過台灣ADIZ,為了避免麻煩,因此乾脆將其劃出。
識別區的左上方問題更大,因為已跨入中國的福建省甚至江西省。雖然我方堅持擁有大陸主權,但也無法控制「匪區」空域。兩岸從1950年代後半以來,在美方約束下形成默契:中共戰機不出海,我方戰機除了偵察任務,不飛入大陸海岸外15海里。至於美方協防台灣的戰機,或是有美軍顧問搭乘的我方戰機,則不超越台海中線(戴維斯線)以西。
我方擁有整個海峽空域的「好日子」一直維持到1990年代後半,隨著中共軍力逐漸崛起,當然不甘心在大陸東南不得出海。1995、1996年的台海危機,共機已有藉演習出海的紀錄。1999年兩國論危機發生,共軍大舉出海,甚至直衝海峽中線,引發高度緊張。從此之後,兩岸的空中勢力範圍,就由大陸海岸線退到海峽中線,我方喪失海峽西半的空域。
防空識別區vs.飛航情報區
飛航情報區(FIR)是由世界民航組織(ICAO)規定,負責進行區內航空交通管制服務。
相較於飛航情報區,防空識別區只有部分國家劃設,而且彼此可能重疊:台灣與日本的ADIZ是當初美方劃設,故無此問題,但中共於2013年宣布東海航空識別區,就大幅與日本的ADIZ重疊,與我方也有部分重疊。
台北飛航情報區的範圍大致與我國防空識別區相合,唯獨飛航情報區的東界,是東經124度而非123度。這也使得台灣東方一塊空域(包括釣魚台上空),同時屬於台北飛航情報區,以及日本防空識別區。
這起公案的始作俑者,同樣也是美國人:當初美方以東經123度,作為台灣與琉球的空域分界,但不久就發現,以當時飛機性能,由台灣起飛後,到123度還在爬升階段,因此便將台北飛航情報區向東擴充1度,等到航管交接時,飛機已經進入平飛巡航狀態,不至造成困擾。
當時琉球尚屬美方,台灣又在美軍協防之下,FIR與ADIZ的邊界不同的問題不大。但等到美國將琉球移交日本,中華民國又與日本斷交,一度之差就成為敏感空間。
ADIZ不能限制進入,更不限制走出
如前所述,防空識別區是一種地盤與實力的象徵。劃設防空識別區,對闖入者進行監控與警告,都是在「鬥而不破」之下進行。
防空識別區的誕生,終究是因為飛機速度快,必須擴充縱深;至於其下的海域,有沒有類似的範圍限制?答案是完全沒有。除了各國的領海之外,其實都是公海,甚至在他國領海內,外國船隻仍擁有「無害通過」等權利。
近年中共航空兵力大幅成長,飛出島鏈到寬闊海域演訓,當然是「秀肌肉」表現,也必然穿入日本防空識別區。對日方而言,以現代的雷達與電偵技術,未必不能掌握對方身分;然日方仍必定派出戰機,飛到近距離跟監,以顯示不甘示弱,以及「你的行蹤都在我掌握中」之意。
台灣的防空識別區範圍較小,因此近年共軍飛機的跨海長航,通常都只是「逼近」而未「穿越」。然而,一旦共機真的飛入我方識別區,國軍雖然可以「監控」、「警告」,但同樣無權「阻止」。
因此,中共軍機是否進入我方防空識別區,其實是北京當局展現對台「溫度」的籌碼。一旦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共機不無可能在執行長航任務時,逕自切入我方ADIZ範圍。只要對方沒有進一步侵入領空,或在空中對國軍戰機採取不友善動作,我方即使吹鬍瞪眼,也不能逕自攻擊。
三、共機11天7度闖我西南空域
空軍司令部今(21)日表示,中午偵獲中共殲10型戰機短暫進入台灣西南空域,除廣播告警外,我偵巡戰機全程掌握,並驅離應處。這是近11天來,共機第7度進入我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有專家認為,共軍日後是否將透過戰機常態化前往這個空域演訓的機會,採取強勢作為,逐步實現對此一空域內空中目標的有效監控,甚至進一步壓縮我防空縱深,迫使我軍戰機從目前偵巡的空域朝台灣方向內縮,替這條空中走廊的北側翼爭取更多安全縱深,值得密切關注。
根據國防部對外發布的公開紀錄,我方在本月9日偵獲多架蘇愷30戰機進入我防空識別區西南角,12日再次偵獲運8電偵機闖入,16日又偵獲殲10戰機進入相同空域;17日則是運8及殲10等型機闖入我防空識別區;18日則偵獲中共殲10、殲11型戰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6月19日偵獲殲10單架機闖入;今天再偵獲殲10戰機單架機闖入。空軍今天指出,針對闖入的共機,偵巡戰機驅離應處。
這次共機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為本月9日以來的第7次。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日前曾評論指出,共軍可能藉常態化派遣戰機進入我西南空域的方式,重施1999年利用李登輝前總統發表「兩國論」的時機,打破兩岸自1958年後所形成「共機不出海,我機不進大陸」的默契,將我軍戰機空中巡航範圍壓縮到海峽中線以東的故技。
揭仲認為,在共軍空軍決定朝「遠征型空軍」轉型後,巴士海峽已成為共軍「體系化」空中兵力進入西太平洋的重要空中走廊;使強化對海峽中線南端與我國防空識別區西南角附近空域的掌控,成為共軍確保此一空中走廊北側翼安全的重要行動。因此,共軍日後是否將透過戰機常態化前往演訓的機會,採取強勢作為,逐步實現對此一空域內空中目標的有效監控,甚至進一步壓縮我防空縱深,迫使我軍戰機從目前偵巡的空域朝台灣方向內縮,替這條空中走廊的北側翼爭取更多安全縱深,值得密切關注。
新聞報導:撰稿:白墨 責編:伊人 <防空識別區>,BBC news》,發表時間:2013年11月27日 ,閱讀日期:2020年08月04日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3/11/131127_information_adiz
新聞報導: <中共、日戰機 都為了台灣這個區域>,《聯合新聞網》,發表時間:2017年10月25日 ,閱讀日期:2020年08月04日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0630
新聞報導: 洪哲政 <共機11天7度闖我西南空域 專家:圖壓縮我防空縱深>,《聯合報》,發表時間:2020年06月21日 ,閱讀日期:2020年08月04日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465053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