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攝氏26℃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89號 雨天
第貳章 期待安全保障與社會不安定的日本
第一節 日本對自由貿易協定政策的特徵
1.政策的推廣與延誤
日本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和環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TPP)政策的特徵之一是,自1998年底的政策變更以來,它們一直在不斷發展。 第二,然而,政策決定和談判經常被延遲也是特徵。 換句話說,日本傳統上一直致力於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但是在小淵惠三(Keizo Obuchi)政權的管理下,它已改為與FTA並行進行的政策。隨後的所有主管部門都高度重視促進自由貿易協定。 因此,日本與許多國家穩步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 此外,日本提出了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CEPEA),作為廣域自由貿易協定概念的延伸,並於2013年7月參加了TPP談判並在談判中發揮了領導作用。 但是,與此同時,自由貿易協定的個別談判和開始談判的決定也看到停滯。
筆者在介紹本書時指出,亞太地區的FTA / TPP分為四個階段。 (1)從1990年代末開始採用FTA,(2)從2000年代上半年開始推展FTA,(3)從2000年代中期開始實行廣域FTA的概念,(4)從2010年左右開始進行廣域FTA談判。 日本領導著界定每個階段的運動,但每個階段也都出現了停滯。
換句話說,日本(1)在東亞首次實行了FTA政策,但比歐洲和美國落後了十多年。 (2) 即使在FTA的推廣階段,與韓國,墨西哥,泰國,澳大利亞等的談判也暫時停滯不前。 在提議與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進行FTA談判方面,他也落後於中國,並且在日本國內引起了關注和批評。 (3)即使在廣域FTA構想階段,日本在中國提出東亞自由貿易協定(EAFTA)約三年後提出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CEPEA)。 (4)談判開始大約三年後,才參加了廣域FTA的TPP談判。
積極推廣該自由貿易協定和部分延誤,為什麼看似矛盾的現象發生了?
2. 經濟的利益/利益集團政治的觀點
許多研究從基於經濟利益的利益集團政治角度描述了日本的FTA政策。 另一方面,為簡化起見,以日本經濟組織聯合會(經團連)為核心,大型公司及其組織希望通過擴大貿易獲得經濟利益,並與自民黨/民主黨成員以及經濟產業省(經產省)合作。 另一方面,諸如全國農業合作社中央協會(JA 全中)之類的農業組織已向自民黨議員和農林水產省提交了請願書,擔心擴大農產品進口的經濟劣勢。 他解釋了自由貿易協定政策在兩者之間衝突的構成。 這將與第一章中提到的工業部門之間的衝突理論相一致。 此外,利益集團,政界人士和政府機關在每個部門都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假設它已序列化。 這也與次政府的討論是一致的。
本章指出的FTA的普遍提升和部分延遲也可以從這一角度來解釋。 FTA的推廣反映了工業的發展,部分延遲被認為是對農業發展的回應。 但是,這種解釋存在矛盾。
第一.工業和政府政策的經濟利益並非始終保持一致。 例如,從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行業對FTA的興趣有限且缺乏廣度。 而且,正如稍後將提到的,日本經濟組織聯合會(經團連)強調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但政府對中國越來越謹慎。
第二,農業集團的政治影響力相對較低,它們是否有足夠的實力與工業集團競爭尚值得懷疑。 農業人口在減少,農業合作社的數量也在減少[1]。 此外,由於有影響力的立算法者的退休,選舉制度發生變化,因此農林族群的當選機會也相對較低。 此外,2001年出任首相的小泉純一郎對各派系和農林部落成員的存在持嚴格態度。 最初,農業和林業立法者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分為優先考慮本國農業的種族群體和表示國際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國際派團體(草野1983)[2]。
第三,如果工農業團體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難怪自由貿易協定成為一個高度政治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參加TPP談判成為一個問題之前,政治問題的程度是有限的。
如果是這樣,工農業組織之間的衝突的構成可能不足以解釋日本的政策發展。 是否有其他因素支持政府促進自由貿易協定,又有其他因素阻礙政府保護農業?
下面,我們將概述上述四個階段中日本的FTA / TPP政策的發展,並分析其影響因素。當時,很難弄清最終參與TPP談判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因為政治問題的進展和各種言論。因此,讓我們考慮對國會的審議是對這種話語進行深入研究的地方。
[1] 1970年的農業人口為1,025萬,1980年為697萬,1990年為565萬。 根據農業,林業和漁業部的一項調查,該數字在2000年減少到389萬,農業綜合合作社的數目在1970年減少到6049,在1980年減少到4528,在1992年減少到3073,在2002年減少到838。 ..
[2] 草野厚1983「日米オレンジ交渉歩一経済摩擦をみる新しい視点」日本経済新聞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