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 攝氏25℃
花蓮縣光復鄉明德路1號 雨天
在滂沱大雨來到盛夏的軌跡-花蓮駱駝,重森ㄚ被入住的木屋在小火車鐵道旁(待續),幾乎埋沒在小森林中,更顯得陰暗潮濕。
重森ㄚ被禮貌上捕捉一些照片,趁天還沒完全天黑前,再繼續往南…
天色即將天黑,大雨中沿著九號公路繼續南下,來到大和老街文化故事牆-花蓮駱駝 (google地圖可直接查詢),右轉進去走到底便是大富車站。
前回重森ㄚ被來到大和老街文化故事牆-花蓮駱駝,因為天氣好拍得很開心,有時間大家不妨來到大和老街故事多!
唯一遺憾的就是當時要趕回花蓮車站搭火車回台北,沒有走進來大富車站,也因為留下這個遺憾,今天才會有天黑前雨中的幸會!
今天下著大雨,重森ㄚ被就沒有下車重拍大和老街文化故事牆-花蓮駱駝,趕著在完全天黑前造訪大富車站。
在日本時期,大富車站又稱為大和站,由車站為中心,以西為大豐村,以東為大富村,許多定居在此的客家人都在糖廠的甘蔗田工作,因此甘蔗成了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大富村在50、60年代,人口一度高達六、七千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客家人,此處就是光復鄉最大的客家聚落。
當時,糖廠甘蔗田收成的甘蔗會透過五分車送至光復糖廠,大富車站除了運送外也提供載客,因為多角經營成功,大富車站前的老街(明德路)也成了最熱鬧的一條街道,又稱「店仔街」,至今已有百年。
那時老街上有戲院、冰果店、中西藥房、雜貨店、西服店,甚至還有酒家與茶室,各式各樣的商店在此營業,為當時人口稠密、十分繁華的客庄聚落。
從大富車站經過熱鬧的老街,往下直便會通往台9線,以前台9線兩旁都是糖廠的甘蔗田,綠油油的一片,那是當地人眼中最美的風景,在花蓮糖廠不再製糖後,居民聚集了地方有志之士合力推動農村再生,向台鐵認養大富車站並重整車站,將客庄聚落的記憶保存下來。
現在的大富車站由社區居民協助維護,有人文歷史資料、過往照片可以參觀,也還保有區間車的搭乘,同時見證客家族群對於文化保存的不遺餘力。下次進入這裡,不妨停下腳步,看看大富車站,享受百年老街曾經的風華。引文花蓮縣客家產業館
大富車站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為臺灣鐵路公司臺東線的鐵路車站。
1918年11月1日:設「大和停車場」。
1945年:大和村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本站位於光復鄉大富村,故站名配合地名改為「大富」。
1986年3月24日:由三等站直接降為招呼站,並指定由富源站管理。
2013年6月19日:增建一座岸壁式月台,並停用原有之島式月台。2016年6月28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根據台鐵的分級大富目前為招呼站等級的車站,僅停靠區間車。
大富原本是設置有一座島式月台的地面車站,但在2013年6月於站房側增建了一座岸式月台後,舊有的島式月台就已棄置停用。雖然設有站房,但車站內無人駐守與售票,在2016年進行站房內的小幅度整修並增設多卡通刷卡機之前,站房曾一度荒廢。引文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