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1日 攝氏35℃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8巷 晴天
本日參觀完一滴水紀念館-中秋紀行 ,來到一滴水紀念館上方的另外兩個景點- 滬尾砲台和淡水忠烈祠遊覽,這兩個地方算是老淡水的舊景點,應當有很多朋友都來過,很久以前帶家裡小孩來過算是舊地重遊。
滬尾砲台位於今台灣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8巷,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台。佔地約8公頃的該砲台興建者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建造,建造目的為捍衛台灣淡水港。
該砲台雖停用多年,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日本時代沒有加以破壞,因此保留狀態頗佳,不但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所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台數座。因此,中華民國內政部特地經此砲台列為台灣第二級古蹟。
位於紅毛城西方約500公尺遠的滬尾砲台,目前列為國家二級古蹟,建立於清光緒12年,這座在中法戰役中臺灣巡撫劉銘傳所修築的砲台,橫匾上仍留著其所提「北門鎖鑰」四字,有內外兩道城牆,外城牆係以泥土堆積高約丈餘,內牆則為三合 土構成,非常堅固,內部城垣、甬道、砲台都保留的相當完整,尤其是甬道部份,在開放民眾參觀後,目前陳列著淡水過往的歷史紀錄、相片、砲台故事等,展示彌足珍貴,若由甬道的樓梯往子牆登頂,則可放眼鳥瞰淡水河景觀風貌,不論是早晨或黃昏,都十分好看。
淡水昔稱滬尾,滬尾砲臺即指淡水砲臺,位在新台北淡水鎮油車里油車口的山坡臺地上。砲台今貌乃中法戰爭後劉銘傳所建,1889年裝配完工,門額上題有「北門鎖鑰」。由於是在1889年裝配完工,並未參與任何的戰事,所以仍保存的相當的完整。
滬尾砲臺,在淡水紅毛城之西約半公里處。清光緒初年原建有舊式砲臺,以防守淡水港口。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發生,清廷詔以臺灣為東南海疆重地,命令加強海防,於是重修滬尾砲臺,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並率領部隊駐守。是年八月,法軍自基隆轉攻淡水,戰事頗烈,砲臺被毀。嗣後,臺灣巡撫劉銘傳聘德國工程師重建砲臺,為二重方形城堡,面積約一‧五公頃,外圍城牆以泥土堆積三丈餘高,圍繞四周成方型;內牆係以三合土築成,並有甬道相通為營房,砲臺地基敷有鐵水泥。此砲臺工程浩大,為清代現代化臺灣之重要海防設施,不但富有歷史意義,且具有學術研究之價值。城門門額有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北門鎖鑰」,彌足珍貴。
滬尾砲台是1884-5年中法戰爭後,劉銘傳為防衛台灣海防,在光緒十二年(1886年)聘請德國技師巴恩士負責督造本砲台,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劉銘傳親題「北門鎖鑰」門額。砲台坐北朝南,為一隱蔽性的暗砲台。形狀為矩形,由外而內有:土坦、豪溝、子牆、砲座、被覆、甬道及廣場。砲座及子牆由昂貴鐵水泥灌鑄而成,光緒十五年(1889年)大砲安裝完竣。
滬尾砲台有四座砲座,分別為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兩尊,現皆已不存。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並沒有破壞滬尾砲台(清朝的台灣布政司衙門也保留下來),如果跟國民黨接收台灣時,將隔鄰的淡水神社破壞改成中國宮殿式的忠烈祠(很像鄭成功流亡到台灣將荷蘭政府所留下的普羅民遮城改為中國宮殿式赤崁樓一樣)相較,很明顯的可以看出統治者對這塊土地統治的信心和經營心態的不同。
下圖為中正路段8巷路口 2011年現照圖,當年為淡水神社鳥居現址,為進入新北市忠烈祠(日治時代的淡水神社)路口。
下圖為1949年所拍攝淡水神社鳥居實況,與上圖為同一地點。文片出於:北投埔林炳炎‧文書中の神社ととりい
緊鄰滬尾炮台的的淡水忠烈祠,即為日治時代的淡水神社原址。淡水神社鎮座於昭和十四年(1939),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明治天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從前兩柱祭神來判斷,淡水神社應是屬於金比羅信仰。
金比羅信仰是佛教東傳日本後,「神佛習合」的產物。神道的神社奉祀佛教護法神之中,保佑航海安全的金比羅神將。之後又加入了在保元之亂中被流放,死於讚岐的崇德天皇。明治維新後,政府頒布「神佛分離令」,佛教的金比羅神將被替換為大物主命,但是依然是討海人重要的信仰依歸。淡水神社,也曾經鎮守著淡水河出海口,庇佑著大海男兒們。
淡水神社老照片(翻拍自滬尾砲台佈告欄),或許很多人在想,如果淡水神社保留至今,必定成最佳的觀光和文化資源,如今改成中國宮殿式的忠烈祠,供奉中國革命先烈的忠烈祠,看不到遊客前往甚為可惜。
昔日的淡水神社拜殿及本殿一景..
〔記者黃其豪/淡水報導〕
日本文學家水上勉故居在淡水忠烈祠重現,使忠烈祠前身的淡水神社相關資料再度受重視,昔日神社拆除時,淡水鎮行忠堂主事者,以保存古蹟角度說服承包商,搶救20餘座燈座及2座日式亭子的屋頂,移置廟前廣場及步道區,使中國廟宇很有日本風。
淡水地區文史工作者,從已故淡水衛生所主任蔡坤煌當年拍下的淡水神社入口的泛黃照片,希望勾勒出今、古景觀變化的差異,照片中泥土路上有座高聳的「鳥居」(類似牌坊),兩側各有1組燈座,沿著上坡路有並列的燈座直至神社。仿照以往步道區排列,行忠堂李姓堂主說,台灣光復後國民黨政府逐步將日本人象徵性的標誌設施剷除,淡水神社於民國40年左右拆除,連同燈座也要以廢棄物清理,當時廟方花錢將這批燈座,連同進入神社時,供祭拜者洗手、漱口的亭子屋頂運回,由於當年進入行忠堂的小徑寬度僅能供牛車行經,為了運回這批具歷史價值的石雕燈座,還砍掉小徑兩側樹木增加路幅,好不容易才將這批石雕品,仿照神社排列方式,在步道區重現。
文史工作者表示,日本政府為了將日本精神在台灣這塊土地深植人心,於昭和13年,在全省廣設200多處最具日本道統的神社,後來台灣光復,神社被政府列為拆除重點,目前以桃園市虎頭山保存最完整,淡水與桃園的神社均屬該時期興設。
日神社前苑一景,神社石砌擋土牆上還可見相當完整的玉垣,.據瞭解淡水神社此處最早為中法戰爭滬尾之役的古戰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