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17                          攝氏27

基隆市仁愛區獅球里獅球嶺頂      晴天 

    從獅球嶺隧道出來後,右側有一間小廟叫做(先生祠),旁邊有一條上坡步道可以到達獅球嶺砲台,步行時間約莫30分鐘,如果各位朋友先來到獅球嶺隧道-基隆駱駝參觀,重森ㄚ被建議大家走步道去獅球嶺砲台,因為重森ㄚ被開車前往獅球嶺砲台,怎麼繞都在社區裏頭(基隆的路是這樣而出名)繞不出去,GOOGLE告訴你的卻是一條僅供機車的專用道,也因此讓重森ㄚ被這次出遊,在這個地方真的是動心忍性。

 

   事實上如果直接從台北國道一號北上,下基隆國道一號端,右轉忠四路繞行一圈重上交流道,由大業隧道前右側路口上行即可到達。

   一走上步道就發現石燈籠,上面的"大正"字樣曾經被挖掉過,現在的"大正"二字是近年才補貼,不過依舊有被破壞的痕跡,很多人都以為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改朝換代必經的陣痛期,但經過這幾年來重森ㄚ被走訪各地名勝古蹟,才發覺好像當時的國民政府和蔣介石都概括承受(其實不然),事實上應當是1972929日台日斷交,一幫國民黨的狗腿子為了吹拍捧,消費社會情緒所做的破壞古蹟行為。


   仔細一看,石燈籠最頂端的部份不見,為什麼ㄚ被也不清楚。

 

   又再看到一對石燈籠,真好奇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石燈籠呢?重森ㄚ被一度還懷疑這裡日治時代是不是日本神社的表參道。

   從照片左邊這條柏油路上去便是獅球嶺砲台,重森ㄚ被先行右轉上山參觀平安宮。
 

 

 

   看到這氣派的山門,真難想像裡面主神是土地公,不過神歸神,事在人為^^

   獅球嶺一直是看夜景的好地點,基隆港區一望無遺。

   看這個90年前(大正十二年)的石碑,應當可以證明這裡是一個台灣廟,而不是日本神社。

   本來想進去平安宮問個石宮燈的究竟,進去裏頭才發覺跟氣派的山門相差甚遠,仔細觀察才發現廟裡裡外外都重新換上中國進口的速成石雕,粗造不堪充滿匠氣毫無藝術價值可言,只有一位廟婆在,態度很差依重森ㄚ被看,應當也沒程度去了解平安宮的緣由,裏頭大辣辣地貼著粗糙的臨時海報紙禁止攝影說是亵嬻神明,或許有不可告人的斂財行為否?就不得而知。 


   獅球嶺砲臺位於台灣基隆港南方,國道一高速公路大業隧道上,為基隆市市定古蹟,早年為扼守基隆港口、屏障台北盆地的重要軍事設施。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據傳為清巡撫劉銘傳為鞏固海防,抵禦法軍入侵,聘英國技師所建。作為基隆港區內地勢最高的砲臺,獅球嶺砲台無論是在中法戰爭或是在乙未之役裡,皆發揮了禦敵功能。台灣日治時期,獅球嶺砲台被荒廢,漸失軍事功能,目前保存為古蹟的是中砲台,僅存石造指揮所、砲座與彈藥庫。由於視野遼闊,獅球嶺砲臺附近也開發為公園,已成為民眾遊憩景點之一。 

   獅球嶺砲臺標高150公尺,位於基隆港南方,因其地勢高且位居內陸,成為基隆港的重要防線,在此可俯瞰整個基隆市區,最遠時可見基隆嶼,能有效掌握整個港區船隻進出及移動狀況。砲台位居台灣東北角,亦是日本菲律賓航線的中點,往來船隻必須於此運補。因此,自十七世紀以來,西班牙與荷蘭殖民者、明鄭王朝、清朝、日本和中華民國都意識到獅球嶺砲臺的重要,並對之進行防禦建設。獅球嶺砲臺是觀賞基隆港夕陽及夜景的好地方,前往砲臺可開車由中山高速公路北上,出基隆交流道後,右轉忠四路直行,再右轉成功路,過成功路橋後右轉可以抵達。

 

   光緒十年(1884年),清廷與法國因越南統治問題,而爆發中法戰爭。法國為避免戰線過長,後方補給不易,改以福建海域為主要戰場。福州、基隆遂淪為主要戰場。是時清廷以劉銘傳親自前往督師,於獅球嶺指揮,以大砂灣砲臺為基地,對法展開攻擊。法軍李埤斯(Lespes)以側擊方式,猛轟基隆達二日,劉銘傳命大軍撤至水返腳(今汐止),基隆港不久後即淪陷,獅球嶺砲台也因守軍撤離而失守,轉為法軍的防線要地,同年十二月底開始,清軍向獅球嶺發起多次反攻,但均未能成功奪回獅球嶺,直到法軍在久戰後感到不支,與清廷簽約講和,乃退出基隆港。 

   中日甲午戰爭後,光緒二十一年323日(1895417日),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由於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協議事前並未徵得台灣軍民共識,因此在429日(1895523日)台灣官紳發表了〈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成立台灣民主國軍隊,發起了乙未抗日戰爭。清廷之前在基隆港建立的要衝自然成為守軍抗日的主要憑藉。但日軍選擇在鹽寮登陸,避開了守軍在基隆港的主力,使得當時大多的砲臺要衝無法發揮預期戰力。只有獅球嶺砲臺,恰好對著日軍登陸的地點轟擊日軍,使日軍進攻失利。 

   據日軍記載,189563日,日軍趁著守軍內部意見不合之際,攻克該據點。至此乙未抗日戰役終於落幕。

   光緒時代之前,基隆的砲臺建築是為了應付敵人的襲擊而趕工。光緒元年(1875年)隨洋務推行的風潮,以及清廷受日本入侵刺激,對台軍事規畫改為「廣建洋式砲台」。光緒十九年(1893年)在獅球嶺設置「獅球嶺礮臺」,火力配備為5吋英國前膛砲一尊。光緖二十年(1894年)的火力配置為12吋前膛加農砲及6吋加農砲各一門。 

   日治初期,基隆港被規畫為足以取代淡水區的商港,也計劃若戰事爆發,可以其優異的條件做為軍事支援港。基隆施工最早的紀錄為明治33年(1900年)3月興建木山堡壘。然而獅球嶺不在整建計劃之列。直到明治42年(1909年),才在施工的計劃中,比起其他基隆砲台要晚。1934年到1945年,獅球嶺的火力有所變動,分別佈署2門加農砲及一門加農砲一門野砲。許毓良推測是日軍利用前清陣地規劃的陣地,配有牽引式的大砲而沒有固定建築。這時代配置的火力已較先前強大,可以合乎海防的需求。

   現在的獅球嶺砲台遺跡包括砲座、彈藥庫與指揮所,主材質皆是砂岩。砲座呈扇形,面對東北方的基隆港,其前方的胸牆內存有十個彈孔以供緊急發砲之用;彈藥庫為回字型的雙重牆體,前有兩道拱門,開口朝南。

   另外,距其2公里則還有一座隱密的西砲台,目前被雜草遮蔽,僅能由一個指揮所入口辨認,基隆市政府已有整修計畫,希望能早日使砲台恢復全貌。 

   另外,於獅球嶺砲台,可將整個基隆港與基隆市周圍的美景盡收眼底,如詩如畫般的開闊視野,令人心曠神怡。尤其是夜晚來臨時,在夜燈閃爍的點綴陪襯下,其景致更顯浪漫,於視覺上是最為華麗的饗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