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攝氏28℃
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47號 陰轉 大雨
本來重森ㄚ被想要登上堤防,鳥瞰紀州庵-台北駱駝,天空突然下著滂沱大雨,我們就奔回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往西本願寺而去。
「西本願寺廣場」位於熱鬧的臺北市西門町一隅,這個在大馬路旁( 中華路一段國軍英雄館對面 )的靜謐廣場,是早年淨土真宗本派「本願寺臺灣別院」的遺址。
西本願寺曾為臺灣配置最完善的日式佛寺,寺院由於曾經歷大火燒毀,建物早已殘破而無法使用,後來市府在拆除當地違建時,發現該處竟然深藏著日本寺廟的遺跡,因此予以保留並列為市定古蹟和歷史建築,由於原本的規模已不可考,目前僅針對殘跡部分的原貌作修復,將當年的「輪番所」、「鐘樓」和弘法教育用途的「樹心會館」等都再經過特別整修,並定名為「西本願寺廣場」,現已開放供市民大眾參觀遊訪。
西本願寺是台灣日治時期建於台北市新起町的淨土真宗寺院,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建物群位於今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西側,長沙街與貴陽街之間,近台北捷運西門站。
1895年,從軍布教使、軍隊慰問兼開教視察使渡台。1896年開始布教,並設立台北教會。
1897年時,買收新築用地並創設婦人會,同時也開設龍谷學校。
1899年,臺北布教所獲得公認。新築工程則開始於1900年。
布教所在1901年昇格為臺北別院,並且入座木佛本尊。1903年時布教所成立少年教會。
1910年,成德學院開院,且開始蕃界布教。
1913年,發行雜誌《慈光》,並廢撤蕃界布教使。少年教會在1915年時改稱日曜學校。
1916年時,再創設大稻埕本島人布教所。前法主大谷光瑞則在1917年時視察台灣。1922年,成德學院讓渡總督府。
1923年,御廟所與鐘樓會館完工。輪番所(指佛院的負責人或住持的宿舍)則是在1924年新築落成。
1925年,臺北別院舉行了開教三十年紀念傳道,同年創立樹心幼稚園。
1929年改稱臺灣別院。新築起工式舉行於1930年,並在1931年上棟。1932年本堂正式落成,並舉辦入佛式與報恩講。同年開設台南家政女學校。新建築占地有390坪。
戰後西本願寺部份建築做為理教的理教公所及軍方和警備總部等單位使用,旁邊則有聯勤被服廠、反共救國軍及大陳島撤退的軍民居住。警備總部第二處設置在此,二二八事件後,王育霖、辜振甫等政治犯曾被囚禁於此。
但大部分建築於1975年焚燬。2006年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輪番所、參道、本堂、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2011年5月起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開始整修,2013年7月開放民眾參觀。2014年3月台北市文獻會遷入西本願寺廣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