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攝氏28    
台中市大肚區王田里追分街13   晴時多雲
    重森ㄚ被從清水車站-台中駱駝搭上海線區間車,繼續續南下來到追分車站。


    來到追分車站日頭漸漸要落山,時間是有壓迫力,追成線的區間車班次少,一定要搭上才能到新烏日車站,轉高鐵回台北。


    追分車站是海線五座木造站房中,重森ㄚ被最後一個造訪的日式木造車站,無論時間再怎麼迫切,一定要利用這一次完成。


    追分車站位於臺灣臺中市大肚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海岸線、成追線的鐵路車站。「追分」(おいわけ)為日文漢字,為「分岐路」之意,因早期縱貫線行至追分這裡之後路線開始分歧,其中一邊繼續沿海岸線通往彰化,另一邊則經成追線通往山線之成功車站,形成三角線而得名,而在日本也有多個因為相同緣故而命名為「追分」的車站存在。除了站名的淵源之外,本站也因販售「追分-成功」紀念車票而聞名,其餘票證一律使用電腦製票。


    近來鐵路局所販賣的「追分-成功」紀念車票,讓追分車站再現人潮;讓我們回味追分車站的歷史,它建於日治時期,西元19221011日,距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比集集車站還要早八年興建。而較特別的是「追分」的日式名稱,意思是路的分歧處;追分車站正是海線鐵路的最末站,當海線的南下列車行駛至此,表示已抵達海線鐵路的終點,接著將進入彰化站與山線鐵路相會。而追分站的站房也很有自己的特色,木材結構全以檜木搭建而成,建構相當紮實,許多地方更留有原木的色澤;加上又是海線鐵路中少數未經改建的車站之一,因此特別受到鐵路局的青睞而得到完善的保護。


    海線南下的最後一站是追分,這是一個標準日式地名,意思是「分歧點」,其來源是「牛馬を『追』い、『分』ける場所」(驅趕牛馬時把牠們分開的地方),取其關鍵漢字成為「追分」。在日本也有好幾個叫追分的地名或車站,都位於道路或鐵路的分歧點。這個地名跟「落合」(合流點)剛好是相對的位置。而台灣的追分車站是位於成追線和海線的分歧點,海線原本先蓋好的是從王田(今.成功)~清水這一段(經成追線),後來1922年全通,並從追分這個地方分出一條路線直接往南過大肚溪到彰化,形成「三角線」的分佈。這條新建的路線後來被視為海線的主線,成追線反而變成較不重要的路線。


    海線五座木造站房中,追分站的規模最大,造型是差不多,但就好像是其他四站的左右加長版。


    站房內部空間也大很多,還有位置可以擺張桌子讓遊客蓋蓋紀念章。外觀深色的塗裝比日南還要對比鮮明,而內部則是黑色系。追分車站不只是站房大,站場規模也大,兩個完整的島式月台不說,中間還有通過軌,外加靠近站房這邊的三條貨運側線,很有大站的氣勢。不過,追分從很久以前到現在,都一直是沒有對號列車停靠的小站。另外,追分和大肚一樣,是沒有天橋或地下道的車站,要到月台得跨越軌道,要到第二月台更要先跨越四條路軌,爬上第一月台,然後下月台,再跨越三條路軌,才能登上第二月台,堪稱全台驚險程度最高的乘車動線。在這一站活動,安全最重要,站務人員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一直緊盯著我在月台上的移動,並建議我在適當時機趕快跨越軌道到站房去。


    追分站位於分歧點,調度上有其重要性,因此一直維持正常運作,並未被降為簡易站。經成追線列車一定停靠第一月台,海線列車則不一定,但南下往彰化通常停靠第二月台,所以在車站內及月台上都有提示,往台中在第一月台,往彰化在第二月台。


    追分車站附近有貓在活動,而且是站務人員所餵養。售票處有販售「追分成功」的硬式吉祥車票,但很明顯是停印後重新加製的,車種是「區間」。而這種車票的發售,很可能造成了追分車站的進出站人數統計極端不平均。2012年追分的年度上車人數有將近26萬,但下車人數只有約11萬,這15萬的差距或許就是「追分成功」的銷售數字。台鐵的吉祥車票都是可以實際使用的,所以列入統計,至於有沒有實際搭乘它是不會管的。而成功車站卻有完全相反的現象,下車人數比上車人數多了17萬多(請參考成功車站)。部分引文鐵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