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 攝氏34℃
新竹縣新埔鎮竹14線2.5K處 晴天
經好朋友劉老師介紹他們宗祠-新埔雙堂屋,告訴重森ㄚ被國道一號南下在竹北交流道下來後,可以看見明顯的往新埔的路標,不久後就可看見往義民廟的路標,在參觀完新埔義民廟-義亂與忠奸 後,重森ㄚ被繼續往東,朝新埔方向前進。
途中偶然與新埔西河堂-菸店 相遇後,繼續往東行就發現左邊有一處客家聚落.高高的樹籬擋住視線,只能看到屋頂.入口引道狹窄,約只能通行一部車。進入後才發現另有天地,這裡是著名的三級古蹟:新埔劉氏雙堂屋,感覺上內斂而大氣,柳暗花明又一春。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劉氏祖先瑞閣公之妻詹氏,攜延轉、延臼、延楹等三子,由廣東省饒平縣渡海來臺,暫居於竹塹鹽水港一帶。長子延轉(字學悟)於枋寮墾拓開基立業,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仿照原鄉住居形式興建一座四合院袒堂,由於屋分前、後堂,故又名「雙堂屋」,當時建築僅以泥磚築牆、茅草鋪頂。至同治元年(1862年)毀於地方變亂事件,次年重修時改為瓦頂。
新埔上枋寮劉宅坐東北朝西南,原是一座二堂六橫的合院式宅第;近年因為右外橫屋改建為三層鋼筋混凝土建築,而使平面呈二堂五橫形式。堂屋面寬達五開間,前堂中央三開間為門廳,是祠堂的總門面,外側兩開間為通道式的過廊。
日治大正八年(1919年)劉宅進行整修,由劉氏後嗣亦為著名匠師的劉福清主持,加建左右三槓橫屋,共費時十年,成為「二堂六橫式」的平面格局,共計九十九間室,建築基地面積約三萬平方公尺,規模宏大,顯示劉氏家族人丁之旺盛。
雙堂屋後依蒼翠山丘,前臨廣闊平野,又有鳳山溪及燒炭窩溪環抱於前,形勢極為雄壯優美,五間起的建築,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屋頂兩對修長飄逸,弧度優美的燕尾。紅牆石窗,配上寬廣的前庭和上下台階的起伏,給人一種雄偉氣派的感覺。
劉宅前堂(第一進)為門廳,採燕尾屋脊,後堂(第二進)採硬山馬背屋脊。後堂為家祭祀空間,內埕形成迴廊,左右外側橫屋則為家族生活空間,遵循家族傳統尊卑,依序建構,層次分明,橫屋間的聯繫交通以過水廊相互連結。
橫屋之間庭院深深.,正身兩側各有3棟橫屋,高低各有順序,橫屋各房有門,向外這一面還有公共門。
劉氏祖訓規定雙堂屋子孫在外鄉成家立業,不得另立祖牌奉祀,並訂定每年正月初四及八月初二為春秋二祭之期,散居各地的雙堂屋子孫都要回來祭祖,也由於劉氏子孫的努力維護,使雙堂屋成為三級古蹟,這種慎終追遠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劉宅的特色在於其同時兼具有三合院與四合院式的配置精神,整體建築保持屋頂旁低中高,層層升起之形制,充分表現建築空間的尊卑倫理,中央的四合院強化了祠堂空間的重要性,也同時滿足了私密性與防禦性的需求,這種子孫圍繞著宗祠居住的建築環境,無形中讓客家人的家族觀念不斷地強化與傳承,這也是客家建築的特色之一。
劉宅仍著重客家建築構造-「卵石牆基」、「白牆」、「斗砌磚牆」、「穿瓦衫牆」的樸實風格。而窗楣、門額、亭廊、樑枋彩繪仍以前堂門面為視覺重點,裝飾亦較為華麗,而後堂正廳擺設則以莊嚴典雅,彩繪書畫以禮義氣節為主。
它先由層層橫屋與門廳合圍成禾埕,而形成ㄇ字型的空間配置型式,顯示傳統三合院式的配置精神。當由禾埕進入門廳內部時,隨即進入四合院的空間格局中。由前後二進與左右迴廊組成一封閉型的雙堂屋空間,是枋寮劉家的精神核心。
劉宅門廳上書寫「鐵漢家聲」堂號、正廳則為「藜照堂」,前者指宋朝劉安世及明朝劉公繹二人為人耿直,不畏強權,後人尊稱鐵漢;後者指的是劉向「祿閣校書,藜燄照十行之簡」的典故。兩者均有勉勵後代子孫多讀書、守法公正之意。
前廳門楣上橫批藍框紅底金字大書「鐵漢家聲」四字,字跡飽滿渾厚,驕傲的訴說劉安世與劉公繹威武不屈的鐵漢傳奇。大門門聯「自昔家風宗渡虎,于今門第挹雕龍」亦暗含劉家名人典故。
進入門廳後為中央的天井,兩側加迥廊,搭配後堂的祭祀空間,提高了正堂的儀典性,也讓公私空間有明確的分際。
第二進門上一樣藍框紅底金字大書「黎照堂」三字與廊柱上聯語「世號五忠光世第,家傳七業振家聲」皆暗喻劉家傲人典故。正廳供奉劉氏歷代祖先,神案旁角落上保留有劉家來台祖延轉公之母使用的竹籃一只,劉家同時保有其十六世祖劉永廷捐輸貢生,清廷所發給的戶部執照與監照。在正廳的左邊山牆,保留了很特殊的「穿瓦衫」施工手法。雙堂屋的後方,是劉家新潮壯麗尖塔形的祖塔以及遍植花木的瑞閣園。
進門後是中庭,回望門廳,不設隔屏,也是敞廳做法。周遭白粉牆與卵石砌成的台度,表現客家人節儉實用的風格。另一項比較特殊的是中庭兩側不設房間,只設迴廊與住家隔開,具私秘性,且增加嚴肅的儀典空間,也可產生一種迴環的效果。
鐵漢的由來,則是出自宋朝蘇東坡對御史劉安世的讚賞。宋代劉安世字器之(1048-1125),任諫議大夫時,不受章惇與蔡卞等人脅死,仍不為所動。蘇東坡讚譽為:「真鐵漢也!」爾後劉氏後人便以「鐵漢」為堂號,以追念祖先鐵面御史劉安世。而最常見之堂號有「鐵漢家聲」、「鐵漢樓」。
在建築構造上,劉宅只有入口門廳屋頂使用起翹昂揚的燕尾脊(翹鵝),其餘都採渾厚的圓頭馬背(棟頭),兩種屋頂構戚明顯的對比。牆體則採用就地取材的鵝卵石、斗砌或平砌紅磚及白灰粉刷的構造技巧。廳堂的山牆使用「穿瓦衫」,以瓦片保護牆內的泥磚。劉宅的窗子以磚砌的直櫺式為主,廳堂出現竹節式窗櫺與泥塑的錢紋圓窗,左右側門則為半圓拱形的彎光門。另外牆面還以書卷形的彩繪裝飾,上書「禮門」、「義路」、「竹報」、「平安」,充分顯現教化與祈福的願望。
「藜照」源自西漢御史中郎劉向的傳奇故事。有一天晚上,劉向在天祿閣校書,忽然燈火盡滅,出現一位黃衣老翁,以藜杖點火,扣閣而入,為其開闢前事解天地之惑,離去前留言:「太乙之精,聞卯金氏,子好學,而下凡觀焉。」而自七十九代劉向之後,即有以「藜照」、「天祿」為劉氏堂號。而「校書」、「太乙」、「卯金」亦常出現在劉姓的廳堂對聯匾額中。
廳堂中央供奉祖先牌位,最早的神龕相傳為乾隆二十年(1755年)劉瑞閣之妻詹氏攜子渡海來台時所置,至同治二年(1863年)修建時才改置較大的神龕,廳堂內懸掛「克繩祖武」匾額,教育子孫不忘祖訓。而堂屋兩側的橫屋則為生活的基本空間,由層層橫屋與門廳圍成的大禾埕,是劉家人生活的重心,舉凡與族群生活、節慶、產業等等活動均在此進行。
綜觀劉宅之建築佈局、結構、材料與裝飾,體現台灣傳統歷史人文與親族倫理文化,並呈現古建築藝術傳承之美,值得我們仔細觀賞。傳統的廳堂,一般是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空間之一,它既是文化蘊育與香火延續的場所,也是傳統家庭面對大自然的空問、源遠流長的時間與文化薪傳的資源三者的交會點,它既是禮教所在之所,也是家人聚會、待客、大典…之場所,堂之功用大矣!新埔雙堂屋正是廳堂的代表作。
1983年為紀念被劉氏後裔奉為開基祖的劉瑞閣,子孫出資興建一座規模宏大、景觀壯麗的家族墓園,命名為「瑞閣圃」。劉氏祖訓規定遷居他鄉立業者不得另立祖牌奉祀,劉姓家族遂以此祖堂為凝聚全家族精神之所在地,並訂每年農曆正月四日為春祭、八月二日為秋祭列祖列宗之日,是時千人共同祭祖之盛況,可謂本縣客家親族倫理文化之代表。
天祿堂建於日治大正四年(1915年),係劉氏先民自淡水登陸經商後,遷居新埔上枋寮現址。劉宅承襲客家維繫客家橫屋傳統的「卵石牆基」、「白灰牆」,並融入閩南三合院形制格局,正堂挑高便於次間與稍間作成閣樓用途,以增加空間的利用。
天祿堂建置面積不大,位於義民路二段500巷弄中,宅身埋於椰林之中,正堂視野開闊,毫無遮障,寧靜雅緻,恍如塵囂中的一方淨土,無怪乎慈蘭女士喜歡返回新埔「天祿堂」老家作畫。劉家後世子孫仍延續傳統逢年過節必定返老家團聚,對於天祿堂古厝更是愛護有加,而天祿堂妥善的結構與完整的形制更是台灣民居宅院中難得一見的。
「天祿堂」係屬私人宅院,入內拜訪務必取得同意。
乾隆二十年(1755年),劉氏祖先瑞閣公之妻詹氏,攜延轉、延臼、延楹等三子,由廣東省饒平縣渡海來臺,暫居於竹塹鹽水港一帶。一個婦人要有怎樣的環境與勇氣,才能衝破那個時代的禁錮?帶著三個兒子搏命一擲,那是怎樣的心情流轉?結束新埔雙堂屋的參訪,重森ㄚ被充滿敬意與好奇,這是劉家子孫的驕傲,也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