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24               攝氏20   

捷克布拉格PRAGUE                晴天

  從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Basilica -捷克駱駝 出來,我們就順著路來到黃金巷(Zlata Ulicka)。

 

 

   黃金巷在聖喬治修道院與玩具博物館之間,拐進一條小巷後到了這個小屋林立的黃金巷,宛如童話故事內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詩情畫意的街道。黃金巷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有此名稱,然而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

 

   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小店家,現在每家商店內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例如16號的木製玩具、20號的錫製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19號的外觀最有看頭,是花木扶疏的可愛花園小屋。

 

   黃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是布拉格最詩情畫意的街道,因聚集了許多煉金術士而得名,而文學名著「城堡」的作家卡夫卡曾居住過的22號,目前是一家小巧可愛的書店,而這裡也成為販賣各類紀念品和手工藝品的主要街道,漫步在石塊砌成的步道上,極具古風的酒館與販賣藝品的小舖,昏黃的煤油街燈,令人有種時光倒流的感受。

 

   黃金巷16號的木製玩具、20號的錫製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19號的外觀最有看頭,是花木扶疏的可愛花園小屋。

   回顧二十世紀,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中,卡夫卡(1883-1924),在俗世只有四十一年生命的前衛作家,再度印證了有人是死後才開始活的。一生幾乎都在捷克布拉格度過,在寂寞和孤寂中創作的卡夫卡,留下的作品對後世產生的影響簡直難以估量。

 

 卡夫卡出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父親艱苦創業成功,形成粗暴剛愎性格,從小對卡夫卡實行“專橫有如暴君”的家長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親,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強大的“父親的陰影中”。母親多愁善感。這些對後來形成卡夫卡孤僻憂鬱、內向悲觀的性格具有重要影響。卡夫卡小學至中學在德語學校讀書,後學會捷克語,自幼酷愛文學。1901年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德國文學,不久迫於父親之命改修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卡夫卡中學時代就對法國自然主義文學,對斯賓諾莎、尼采、達爾文等産生極大興趣。大學時代,接受了存在主義先驅、丹麥哲學家基爾凱戈爾的思想並受到中國老莊哲學的影響。在愛好文學的同學馬克斯布洛德的鼓舞和支援下,開始文學創作。並與布拉格的作家來往,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寫成了他後來發表的首篇短篇小說《一場戰鬥紀實》(1904)。在法院實習一年,在“通用保險公司”當見習助理後,1908年到工傷事故保險公司任職。1921年卡夫卡肺結核復發。19226月辭職。養病期間除繼續創作外,遊歷歐洲各地。1924年因肺病惡化,醫治無效,於同年63日病逝於維也納近郊的基爾靈療養院。

 

 

 

 

 

 

 

 

     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成長在一個狹窄擁擠毫無隱私的環境,形成了孤獨憂鬱的性格。他害怕生活,害怕與人交往,甚至害怕結婚成家,曾先後三次解除婚約。德國文藝批評家龔特爾安德爾這樣評價卡夫卡:『作爲猶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爲不入幫會的猶太人,他在猶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爲說德語的人,他不完全屬於奧地利人。作爲勞動保險公司的職員,他不完全屬於資産者。作爲資産者的兒子,他又不完全屬於勞動者,因爲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裏,我比陌生人還要陌生"』安德爾十分準確而形象地概括了卡夫卡沒有社會地位、沒有人生歸宿、沒有生存空間的生活環境,同時也是對形成卡夫卡內向、孤獨、憂鬱與不幸人生的較爲完整公允的闡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森ㄚ被 的頭像
    重森ㄚ被

    游重森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